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吉祥如意》 20-30(第17/25页)
涂黑的那一条,刚好就是一千两!八成就是钱记古董铺了!
难道帚儿没有撒谎,说谎的一直都是王嬷嬷?
张家为了拆迁吉庆街,真的做了这等栽赃嫁祸灭门夺画的坏事?
如意心中翻江倒海,王嬷嬷说道:“天还早,你跟我去东府走一趟。”
如意没想到后头还有事等着她呢,简直要疯,不禁问道:“什么事啊?我是西府的丫鬟,在颐园当差,去东府作甚?”
我只想看空房子,多清闲的差事啊,我以前怎么不知道珍惜呢,稀里糊涂揽了一兜子事儿。
王嬷嬷问道:“月钱还想不想要了?”
“要啊。”如意急忙道:“要不当差作甚?我还想拿了月钱,给娘买好东西。”
王嬷嬷说道:“想要就拿着你刚做的账本,跟我走吧。”
如意连忙把账本装进一个毡包里背着,跟王嬷嬷走了。
上回书说过,东西两府为了方便去颐园,就把横在中间的一条吉庆街给拆迁了,并入东西两府,在东西两处院墙各开了一扇后门,给两府人进出,
如意和王嬷嬷就是从东门进的东府,刚好吉祥就在此地该班,看到如意进东府,很是惊讶,但有王嬷嬷在,吉祥不敢多说什么,笑嘻嘻的给王嬷嬷叉手行礼,说道:
“王嬷嬷要去那里?我给您老人家叫一辆车驾送一送?”
王嬷嬷说道:“不用,我就去咱们府里二门找我姐姐说说话,走着去就行。”
红霞曾经告诉过如意,王嬷嬷是东府大管家来福的小姨子,也就是说东府大管家娘子来福家的,是王嬷嬷的亲姐姐。
来福家的,同样也是颐园的大总管,总理颐园官中各项事务,月钱当然从她那里支。
如意着急放月钱,她和王嬷嬷从东门出去的时候,连吉祥朝她疯狂使眼色她都没看见!
脑子里全是月钱,没有吉祥。
吉祥很委屈,憋了一肚子话都没法说。
他不死心,就远远的跟在如意后面,一直跟到了东府后花园,守门的婆子拦住他,“你这小厮,瞎跑什么,前面就是东府的二门,冲撞了夫人小姐,打折你的腿!”
吉祥只得悻悻而归,看到了胭脂过来,忙扯出笑意,“胭脂妹妹,有东西要捎给九指叔么?”
胭脂闲时,会做些针线,比如袜子冬衣什么的,要吉祥捎给家里,家里都是男人,没人会做这个。
胭脂摇摇头,说道:“就是问你一件事——你们这些个改班小厮的月钱发了没有?”
吉祥还没想到这一茬呢,他算了算日子,“对哦,今天都二十五了,发月钱的日子。我们还没发,你们发了没?”
月钱,对于有钱的家奴来说,并不重要,吉祥有亲娘鹅姐贴补着,每月零花远不止这个数,他的钱袋没有空过。
但是对于家境贫穷,家里永远有个需要请大夫吃药病人的家奴来说,是数着日子等发月钱的。
胭脂忧心忡忡,“我们也没发,但听说松鹤堂和大厨房的人都发了,所以我忍不住来问你了。”
吉祥说道:“这还不到中午,你再等等呗。”
想了想,吉祥低声道:“是不是家里有啥事等着月钱救急?我这里有些碎银子——”
“不不不。”胭脂连忙说道:“我就是长这么大,头一回领月钱,心里着急,沉不住气。”
吉祥听说没事,放下心来,问:“刚才我看见如意和王嬷嬷去了东府——如意不是承恩阁看房子吗?她去东府做什么?”
胭脂说道:“去东府我不知道,但是听红霞还是蝉妈妈说,如意得了王嬷嬷的眼缘,她识得一些字,不像我们这些睁眼瞎,王嬷嬷要她看账本呢,我们这些个三等丫鬟,就属她最出挑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如意跟随王嬷嬷去了东府二门,东府的当家主母周夫人据说被陪房周富贵噎死在烟花巷的事情气病了,卧病在床,一堆家事都暂且交给大管家娘子来福家的料理。
虽说东西两府,一母所生,同气连枝,但如意是第一次到东府,毕竟是长房宗祧所在,这里的房舍花园都比西府更加敞亮浑厚,一副豪门大家族的气象。
东府议事的地方在正院旁边的一个暖阁里,东边的临窗大炕是主位,虽说当家主母周夫人不在,大娘家娘子来福家的也不敢上炕坐,她坐在东边一张罗汉床上,听各个管事媳妇回话,分发对牌。
大家族人多,又是预备过年,事情加倍,暖阁旁边的耳房里,坐满了来回事的人,她们手里大多拿着一张帖子,帖子上简明扼要的写着要办的事情、要领取的物件或者银两——这叫做起贴,大家族做事,都要有凭有据,光靠一张嘴巴讲是办不到什么有大量银子流水的大事的。
人多,大家都在排队耳房里候着等着传唤,王嬷嬷和如意没有去耳房,径直来到暖阁,无人敢拦,守门的婆子把大红猩猩毡门帘高高打起来,请王嬷嬷进去。
如意沾了王嬷嬷的光,也跟着进去了。
此时,屋里回事的正是在东府大少爷房里伺候的魏紫,她是王嬷嬷从小亲手调教出来的,有时候也会帮着王嬷嬷在颐园做点事、搭把手。
魏紫看见王嬷嬷来了,连忙把位置让出来,“嬷嬷有事先办吧,我出去等着。”
王嬷嬷坐在罗汉床左边第一张交椅上,说道:“不用,你先回事,我刚从颐园走过来的,先歇歇脚。”
这时立刻有丫鬟给王嬷嬷上茶,端点心。
如意当然没资格坐,她就在站在王嬷嬷椅子旁边,眼观鼻鼻观心,安安静静的。
魏紫拿出一张贴,双手递给来福家的,“大少爷要在外头开一个文会,来支银子和东西。”
来福家的身边有个打扮不俗的丫鬟,拿起帖子大声念道:“席面五十两、戏班八十两、川扇四十柄、打赏用的金银馃子各一百个、洒金笺纸两百张。另,借用府里锦缎帐幔十挂、锦缎椅衣四十副、锦缎桌衣十副、金魁星踢斗杯四十个、金松竹梅壶十把、金八角学士盘十个。”
来福家的问:“什么席面要五十两?请了那里的戏班子,要八十两?”
魏紫说道:“文会请帖一共发了四十张,叫了山东菜馆的席面,十两银子一桌,摆五桌。大少爷说,文会里南人和北人都有,两个地方听的戏不一样,为照顾每个人的口味,就请了两个戏班,一班唱南戏,一班唱北戏,现在年底,各种聚会多,戏班子乘机涨价,比以前要双倍的红封。”
来福家的点点头,“这么说,这两项支出还算合理。准了,还有,你从库里借出去摆排场的那些个金器,一定派人好好看管着,虽说是文会,请的一些文人墨客,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一个金杯好几两重呢,要下人看紧点。”
魏紫应下了,说话时,旁边的丫鬟执笔如飞,在一旁按照帖子上的内容登记造册,写好了,在帖子上写了个领字,盖上一个红戳,并一块对牌,一起交给魏紫。
魏紫拿着对牌和帖子告辞,去账房和库房领钱领物去了。
魏紫一走,就没有人再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