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250-260(第15/59页)
能生乱了。
唯一不太安分的李斯则是个圆滑的人,很懂审时度势。
两个同僚一个是安分的中立党,一个是难搞的保皇党。他无法拉拢到冯去疾一起对付蒙毅,那就唯有蛰伏起来乖乖干活的份了。
[汉武帝]:如此看来,始皇帝留下的旧臣应当大多都很服从于他。
能用蒙毅来牵制李斯,仗的不就是蒙毅对始皇帝的忠心吗?
但对先帝忠心可不一定代表着对新帝也忠心,多的是先帝心腹担忧一朝天子一朝臣,于是倚老卖老疯狂攫取权利。
何况秦国还有新王收拾小妈的传统。
刘彻自己就是从太子登基成皇帝的类型,也继承了他爹刘启留给他的不少心腹。旧臣里不说所有人都服气刘彻,大半还是很听话的,尤其是那些将领。
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刘彻自己争气之外,刘启对这个儿子的宠爱也十分重要。
刘启死的早,导致刘彻十几岁就已经继位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给儿子提前加了冠,尽量做好了一切布置,自然也不会忘记交代群臣尽心辅佐太子。
和刘彻这个景帝的掌上明珠相比,扶苏要惨一点。始皇帝驾崩得太过突然,恐怕没来得及交代这些。
但扶苏也有自己的优势。
身体孱弱的他自然更得父亲呵护,所以始皇帝平日里在太子和群臣之间多费了许多心思调节。
刘彻有些怀疑,秦始皇该不会跟心腹都叮嘱过诸如“太子病弱,朕难以安心,还需诸卿妥善照顾他”的话吧?
让群臣帮忙养儿子?
李世民也陡然想到了这一点。
李世民眼前一亮:
“观音婢,这招朕也可以学啊!”
他家雉奴也是体弱多病,多么惹人怜惜?他和贞观旧臣哭诉一番,叫他们多看顾一下雉奴,把雉奴当自家子侄呵护。
李世民心想,自己都死好多年了,唐人还能靠着怀念他鼓起战意,给大唐续命几十载。贞观旧臣到时候肯定更怀念他,更愿意帮他照顾孩子,尽量不跟雉奴对着干。
虽然李世民现在还没纠结好继承人的问题,但不妨碍他未雨绸缪,先给李治把路铺好。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觉得,丈夫这么搞可能会翻车。
倒不是臣子那边翻车,而是他提前给小九铺路会惹得承乾和青雀多想。
幸而二郎没把雉奴打击世家的事情说给群臣们听过,不然他们怎么都不可能如二郎的意。臣子们多是世家出身,知道真相后根本不可能把雉奴当柔弱小可怜。
秦政握住儿子的小肉手:
“阿苏,明日起朕为你挑选一些伴读入宫吧。”
要加强群臣和儿子之间的联系,将他们的二代继承人都绑上太子的贼船就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旧臣闹事不就是怕自己的权柄被削、怕自己家族的未来衰落下去吗?那就给他们一个家族繁荣的希望,让他们看到太子也会重用他们的家族。
不过秦政其实可以活千百年,根本不会有二世上位后群臣不听话的压力。只是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避免臣子不够重视他家太子。
扶苏好奇地问道:
“会有谁来陪我玩呀?”
这一世扶苏出生晚了七八年,差不多跟蒙恬他们家中的长子同龄了。也有如王离这种出生早的,比扶苏要大些。
好在不要紧,都能玩到一起去。
秦政便让儿子自己选:
“你先挑你喜欢的,阿父再给你补几个其他家的孩子。”
扶苏就掰着手指盘算起来,到时候要带小伙伴们去哪里玩。
听在秦政耳朵里就是——扶苏已经开始计划带他们去哪里闯祸了。
秦政:……算了,朕什么都没听到。
群里陈寿还在分析扶苏的制衡操作。
[陈寿]:因始皇帝是巡游途中驾崩,当时李斯伴驾,蒙毅提前赶回关中祭祀山川为始皇帝祈福,冯去疾则坐镇关中协助太子监国。
[陈寿]:是以唯有李斯受驾崩一事牵连,二世认为他未曾尽到人臣本分,看顾好始皇帝的身体。于是勒令他闭门思过半年,半年后李斯官复原职,从此越发小心谨慎。
[陈寿]:私以为,二世此举是为了弹压这位大一统功臣的气焰。避免他见始皇帝离世后便自恃再无人能挟制他,在朝中大肆揽权。
[陈寿]:先弹压再复用,李斯本就谨小慎微。再加上冯去疾与蒙毅的分权,之后的几年内他果然兢兢业业、不敢乱来。
[赵匡胤]:他这么做,居然没被骂?
赵匡胤心想扶苏这不就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就罚了李斯吗?根本站不住脚,李斯是个外臣又不是侍奉始皇帝的仆从,始皇帝驾崩怪不到他头上。
要是换到他们大宋,自己拿这个借口发落文臣。那些文官肯定立刻抱团跳出来叽叽歪歪一通,认定他迫害读书人。
扶苏这么搞,名声居然还没受损?
[秦始皇]:李斯是法家之人。
[汉武帝]:李斯又不是儒家的。
[唐太宗]:秦朝儒风不盛。
喜欢用名声对付皇帝的是儒生,儒生可不会给法家弟子打抱不平。
[陈寿]:不错,当时的儒家上下口风一致,都称赞二世英明。他们以为二世处罚了法家的领头羊李斯之后,就轮到儒家上位了。
[陈寿]:毕竟二世曾劝说过始皇帝不要将方士罚得太狠,方士多出自齐地。齐地儒风昌盛,为了安定齐地百姓,要以怀柔为主。
史册记载,扶苏曾经说过:「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后世人提起偏远地区,想到的是位于边陲的省份。但大秦提到偏远地区,首当其冲的其实还包含了齐国地区。
六国中也就是齐国的儒风最昌盛了,方士中领头的譬如徐福就是齐地人士。始皇帝泰山封禅,泰山也在齐地,当时齐地大儒就搞了不少小动作。
所以考虑到齐人受儒家影响偏爱仁德的君主,方士又不少是齐人。如果重刑惩处方士,必然导致齐地的反抗越发激烈,更难归心。
[陈寿]认为:二世很懂针对性的手段打击不同国家。他针对齐地使用的是怀柔之策、捧杀儒家,针对楚地却改为使用欺诈之法,针对中原则分化贵族与庶民,针对燕地时利用了匈奴与东胡。
[陈寿]:他还借用儒生之口,让自己打压李斯的行为不仅未曾受到口诛笔伐,还大获称赞。
[陈寿]:李斯闭门的半年中,儒家确实获得了一些重用。但半年后李斯出关,刚冒头的儒家立刻又被压了回去。
[陈寿]:而儒生并未意识到这是二世在制衡儒法两派,误以为只是李斯作为法家领头人的私人行为。
[陈寿]:在儒法相争之时,有一个曾经备受欺凌的新学派开始展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