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270-2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270-280(第15/47页)



    “后世光是一个咸阳市,人口就有四百万了。”

    整个关中地区两千六百万。

    秦政让儿子醒醒:

    “他们有高楼大厦。”

    两千万人挤在关中,没有高楼大厦的话怕是住不下。

    扶苏想了想:

    “那就少一点好了,清朝中期陕西都有八百万人呢。”

    所以大秦整体拥有一千万,还是可以展望一下的。

    扶苏迅速打起了坏心眼:

    “下回我们再去一统天下前的大秦,就先把人口数量堆上去。然后用人数占领关外土地,到时候我们秦人才是各地人数占比最多的。什么六国贵族想要复国,就他们那点人还复国?”

    扶胥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未曾设想的道路增加了。

    心动的父子俩一拍即合,仗着自己手里有良种,十分嚣张。

    谁让他们的良种不是普通良种呢?

    而且他们也不需要养十四亿人口,也就养个几千万的样子。清朝那条件,一个省都能养八百万了,都是小意思。

    和父子俩格格不入地扶胥插不上话,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该怎么快速发展人口,人都麻了。

    扶胥选择告辞:

    “我去处理朝政。”

    不能什么事都丢给蒙卿一个人干,至少得留一位君上在旁边主持大局。

    秦政摆摆手示意他去,继续和儿子讨论人口的问题。

    其实庶民家中人多了,除了吃饭需要更多粮食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是他们要交的“赋”会增加。

    赋税赋税,赋和税其实是两个东西。

    看字形就能看出来,一个是贝字旁,和钱有关系,上古以贝壳作为货币。另一个是禾字旁,与五谷庄稼有关系。

    税谁都知道是什么,就是农民要上交一定比例的粮食,国库里粮食丰足了,遇到天灾人祸才有开仓放粮的资本。

    《礼记》中说,“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这当然不是单纯指代粮食,也包括财物等。毕竟先不说哪个国家有条件攒下够吃九年的粮食,又不是新华国,就算有它也存不住。

    少数种类的粮食可以存个五年以上,通过现代技术才能继续增加年限。古代没那个条件,一般存个三年就很不容易了。

    但由此记载也能看出来,我国人民真的很喜欢当囤鼠。从古代就开始了,不存点粮食和钱财简直没有安全感。

    和税相对的则是赋,赋是钱财。

    有些税收并不强行要求必须交粮,用钱财来抵也是可以的。比如算赋,就是汉朝征收的人头税,凡年龄15岁到56岁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交纳120钱。

    不过有一些是不能用钱抵的,只能交粮食。还有一些则是要求必须交钱,逼得百姓只能卖粮换钱。

    前者主要是为了保证朝廷的粮食储备,后者就纯粹是故意压迫庶民了。

    例如清朝的部分时期,就要求以白银交税。铜钱换白银本身也有比例的波动,严重的时候1300文才换一两。何况卖粮时还得考虑粮食价格的波动,这才导致清朝中后期的百姓苦不堪言。

    市场规则决定了物多则贱,农民收粮后正是卖不上价的时候。如果再有奸商压价,不仅粮食换不来多少钱财,换银子的时候还要被宰一笔。

    所以有时候看似赋税收的不多,其实那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人家私底下有的是法子压榨人。

    扶苏伸手拨乱了父亲才摆好的东西:

    “算赋这些也就罢了,有些朝代还有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

    西周的时候,周厉王规定喝水要交税。

    你说他要是自己建造了一套自来水设施,还给你把水净化得干干净净,那他收点钱也没什么。你自己去野外打水喝他还要收钱,真的过分了。

    还有什么明朝的养鸡税、清朝的厘金和捐税等等。

    秦政摁住了扶苏的猫爪子:

    “不许动。”

    他才放好的,又弄乱了。下次不能让儿子变猫了,本来就有猫咪的坏毛病,现在变本加厉。

    秦政对扶苏说道:

    “他们缺钱又无法从外头赚,自然只能从本国人里加赋税了。”

    好多赋税都是为了打仗才加的。

    事实上,就算秦政父子不加苛捐杂税,他们也只能保证自己不加而已。后世子孙如果搞这些,二人也拦不住。

    何况他们也没扶苏这赚钱的本事。

    扶苏只好把这件事先暂且抛下:

    “左右我们少收点。”

    他们多的是法子不用剥削庶民就可以维持朝廷运转,到时候庶民便可以多攒点余钱了,其他的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将军们在前线杀敌,父子俩在关中开始推广新种子。

    虽然现在再来增加人口有点晚了,估计赶不上占领六国。但种子左右都是要推广出去的,先让秦人占上便宜再说。

    各界时间不同,本位面目前还是冬日,即将开春。趁着开春前把种子分发下去,过一个来月就可以直接种了。

    关中庶民间渐渐开始流传起始皇帝回归的消息,证据就是朝廷发下来的仙种。这种子一看就不是凡品,一定是仙界仙人赏赐的。

    不少人都听说过陛下在寻仙,之前传闻他驾崩了好多人还不敢相信。如今终于确认,不是驾崩了,是成仙了。

    扶苏每天就在关中折腾这个,把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函谷关那边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好多入关的军队都有去无回,敏锐的人自然意识到了不对劲。所以现在好些势力陈兵在关外,一时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就跟那联军讨董的汉末群雄似的,搁那儿开会讨论到底发生什么了。整天开会开会开会,办办宴席喝喝酒,一提到入关去看看就都不接话了。

    一部分人认为:

    “肯定是秦国还有军队驻扎在关中,所以才叫他们有去无回!”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

    “如果是秦国军队,早就打出来平乱了,还会在关中装死?”

    两边就吵起来了。

    一个说:“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是故意在关中设陷阱埋伏,就等着我们进去自投罗网?”

    另一个说:“既然是埋伏,大军不敢出关,就算是秦国的军队,也肯定是因为人数不够战斗力有限。”

    还有个说:“依我看,分明就是有人假借秦国的名义,在里面伤害盟军。”

    阴谋论层出不穷。

    互相之前不信任又说服不了对方,只能天天在这里僵持。谁也不肯第一个进去,先进去的最危险,都想跟在后头摘桃子呢。

    李瑶一看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