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寒门首辅养成记》 20-30(第13/18页)

开蒙的事,梅长湖道:“明年八月底王苍和文嘉两个才去考府学,可要等到师兄把他们两个送走才给二郎开蒙?”

    “不用等到八月,待到五月《周史》讲完,余下的就看他们俩自己潜心学习做准备了,我得了空就给二郎开蒙。”

    “五月开蒙倒是好天气,不冷不热,二郎也坐得住。”

    二郎长得胖,天太冷容易困,天太热酷夏他身上难受。

    听师弟念叨来念叨去,孙浔叹气道:“你呀,这样不行那样不对的,照你这般说,一年才能读几日书?”

    梅长湖摇头晃脑地念叨起乡下的童谣:“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困欲眠,秋高气爽正好耍,收起书箱等明年。”

    闻言,屋里几人都笑了起来。

    梅长湖笑叹:“罢了,罢了,以前爹在时总教训我,读书要有常性,只要自己想读书,天上下冰雹都是读书的好天气。”

    “说的正是,读书真那么容易,天下也不会是如今这模样了。”

    四人说说笑笑,等到午时,两家合做一家,简单用了饭食,下午小憩了会儿,起来又是喝茶闲聊,等晚上那顿团圆饭。

    天色刚黑,南街上各家陆陆续续点了炮仗,梅长湖领着一大家子给祖宗烧纸,又请了神,随后才抱着儿子去大门口点鞭炮。

    鞭炮噼里啪啦响起来,梅长湖抱着胖儿子往屋里跑:“吃年夜饭了哦!”

    梅二郎哈哈笑,他爹抱着他跑得快,让他的笑声十分有节奏地一抖一抖的。

    “小心着些,大冷天的你逗他做甚,小心把冷气吃进肚子里。”

    梅长湖笑着拍拍胖儿子的肚子:“二郎呀,大过年的咱们不吃西北风,咱们要吃肉。”

    二郎附和他爹:“要吃肉肉!”

    梅家的鞭炮响了,隔壁贺家的鞭炮也热闹响了一阵。

    关上门来,屋里各处屋檐下的红灯笼影影绰绰,灯下的下人穿着新衣往来,一边准备着年夜饭一边互相拜年,热热闹闹的,过完了元吉十四年。

    早几个月梅长湖就答应了儿女,正月时要带他们去叙州府看灯会。

    叙州府的灯会呀,每年都很热闹,尤以元宵节那一日为最。

    贺文嘉、渔娘两人正月初八就要开课,贺文茂夫妻正月初六就要出发去东山书院,所以也不必等正月十五了,正月初二两家人就约着一起去叙州府看灯会。

    大年初一时于氏受了点凉,身上不舒坦,孙浔夫妻俩就不去了。

    去看灯会不必去得太早,正月初二中午用了午食后,渔娘带着弟弟睡了一会儿才起身,换了外出的厚衣裳跟爹娘去码头坐船。

    贺家早到一会儿,渔娘下马车时,贺文嘉从船上跳下来,跑来迎接,他大笑道:“渔娘,你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跟二郎似的穿一身红。”

    “哼,你懂什么,过年穿红,寓意从年头红到年尾,这一年定然顺顺利利的。”

    “这话是林婶婶说的吧。”

    渔娘不搭理他,上船跟孟氏坐到一块儿:“孟嫂嫂过年好。”

    “你也过年好。”孟氏笑着拉她坐。

    阮氏夸道;“渔娘肤白,穿这一身红真衬气色。”

    “是吧,我也说她穿红色好看,偏她别扭,说小姑娘才穿红色。”林氏好气又好笑。

    “大姑娘了嘛,有自己的想法正常。”

    “快上船,咱们到叙州府应该就天黑了。”

    这次去叙州府,渔娘发现两岸隔十里就搭了一个棚子,棚子里堆放着许多干柴,这是做什么?

    “叙州府内已经出告示了,过完年,二月初一就要开始淘河道了。去年秋收各州县收了许多粮食,除了上交的,其他都准备用在疏浚河道上,建的这些棚子,估计是留作做饭用的。”

    田知府是有来路的,他上奏给朝廷请求疏浚河道,银粮都批复得快,虽然数额不多,不过田知府年前办宴募集的银子足够这次花用了。

    “叙州府粮商去年收了许多粮食,他们都得了田知府的吩咐,留了一半没有往外卖,听说那次宴会后,衙门加了几文把粮食收回去了。”

    贺文茂赞道:“也只有田知府这样有手腕有靠山的有为之官才做得到。”

    若不是如此,有钱有粮的地主老爷们,可没那么好驱使。

    梅长湖:“挺好,田知府从我等手中收了许多银子,能用到河道上,给服役的百姓一碗热乎的稀粥,我也就满足了。”

    这大冷的天下河淘洗河道,苦着呢。

    天色将黑,船到了叙州府,两家的管家带着人把行李送到提前预订好的客栈,渔娘等人欢喜地坐马车去主街。

    主街两侧鳞次栉比的商铺屋舍都开着门,门口都挂着彩色灯笼,大街两侧的纸扎灯就更新奇了,半人高的莲花灯、活灵活现的狮灯、高低起伏的飞龙灯等,把主街装点得分外热闹。

    “哇!爹爹,狮子好大!”

    “我要我要,我要兔子灯!”

    走街串巷卖兔子灯的小贩吆喝着卖灯了哦,一群小孩儿就被吸引住了,扯着娘亲衣带要买。

    贺文嘉跑去买了四盏灯,分了一个给渔娘:“给你兔子!”

    还有一只羊灯给了梅二郎,一只莲花灯给了大嫂孟氏,贺文嘉自己提着一盏牛灯。

    阮氏笑道:“怎的只买四盏,还不分给我?”

    “哎呀,昨日娘还说不喜欢走路提着灯,怕挤来挤去的不好拿,这会儿改主意了?娘若是想要,我再去给您买一盏。林婶婶可要?”

    林氏摆摆手:“我跟你娘一样,嫌麻烦。”

    阮氏逗儿子罢了,也没说要:“再去前面瞧瞧,若是有更新奇的再买。”

    贺文嘉捂住包:“我的月银不多,娘若是想买新奇的贵的,叫我爹我哥出银子。”

    贺文茂攀着他肩膀:“行,我出银子。”

    贺文嘉咧嘴笑,提着灯道:“那好,咱们走。”

    渔娘挽着林氏胳膊,举起兔子灯给她娘看:“外头用彩纸糊了一层,里头用竹丝扎的,做得倒是精巧。”

    “这不算什么,咱们去前头看各家扎的大灯,每年叙州府内各家都会在灯会上比拼一场,每年都会选一个灯王出来,那些送去比拼的,做的才叫精细。”

    叙州府主街上的商铺是最贵的,开在主街上的铺子大多是经营了几代的老铺子,背后都是在本地有钱有势的人家。比如杨家,叙州府主街的铺子有小半都是他们家的。

    铺子赚了银子,到灯会这种时候,说是比灯选灯王,实则也是出银子凑凑热闹,让街坊百姓们乐呵乐呵。

    跟着摩肩接踵的人潮,一家一家的彩灯看过去,偶有造型惊艳的,大多也只是寻常。

    走到一家三间连成一间的丝绸铺门口,这家门前扎了一头三米高的粉色大肥猪,门口有三个伙计给路过的行人送小的猪灯,好些人往前涌。

    渔娘一行人被人潮带着涌到台阶上,渔娘拉着她娘:“咱们先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