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2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25-30(第13/18页)

:“阿大哥,拉着往岸上走。”

    “套着脖子闷死人了。”沈正从水里探出头来,脸色苍白地说道。

    沈持:“那也比呛水好。”呛到肺里更麻烦了。

    沈全再不把沈知秋拽出去,他也没气力了,沈持怕他们独立难支,对着荷塘对面高喊:“沈捕头,沈捕头……”

    因为沈煌常年在禄县巡逻,县中的民众一旦有事就会喊“沈捕头”,所以他顾不得许多,只好也这么喊招来人了。

    果然,听到呼救声,很快有两个后生跑了过来。

    他们一看有人落水,二话不说跳下去,很有默契地拖住草绳,轮番接力把沈知秋给搬到岸上。

    恰好有沈煌手下巡逻的人听到动静也从大老远跑了过来,见沈知秋躺在地上,沈持在给他压胸,立马把人抗在肩膀上让他吐水:“怎么落水了?”

    沈持轻描淡写:“我们几个在这里玩滑下去了。”

    这时候沈知秋哇地一声吐出水来,他略张开眼,双目痴呆无神地看着围着他的人:“……”

    沈持对着人深鞠一躬:“阿秋没事了,多谢几位大哥搭把手,多谢了。”

    说完他示意沈全和沈正,拉着沈知秋赶紧回家。

    到了家中,他们只字未提沈知秋跳河的事情,只说在荷塘边玩儿,反正夏天衣裳干的快,冲个凉换一身就是了。

    沈知秋像个提线木偶一般被张氏领回屋中,而其他三人对今日的事缄口不言,都说他们就是去玩掉进去了,这事儿就揭过去了。

    缓了两日后,一日吃完哺食,沈知秋拉着沈持,小声问他:“阿池哥,青瓦书院好吗?”

    “还……行吧。”青瓦书院是极好的,只是乍然让沈知秋转学,他心理受得了受不了要另说了。

    沈知秋:“其实我跟着苏秀才念书挺好的。”他笨,苏秀才教的正好是笨方法,他已经适应了私塾的教学,并不想换地方。

    说读个七八年去考童生,而后二十岁以上去考秀才。

    他娘张氏觉得太慢了,觉得沈持能在两年就考中童生,是青瓦书院教得厉害,苏家私塾不行,他也要让沈知秋去青瓦书院念书,赶紧考取功名。

    还有,青瓦书院的食堂每日不花钱吃喝的事情张氏多多少少也听到些风声,她有私心:沈知秋去了,沈持不好一个人吃独食,除去一年8两的束脩银子外,每日的吃食都不用管了。怎么合计都划算。

    沈持:“你不想挪地儿?”

    沈知秋点点头。

    沈持:他就知道。

    “多商量着来,”他有心无力地劝了沈知秋一句:“可别再想不开做傻事了啊。”

    沈知秋:“我记住了阿池哥的话。我会和我娘说的。”劫后余生他要遵从本心,不会再被他娘牵着鼻子走了,太累,太内耗。

    沈持拍了拍他的肩旁,有安慰,也有鼓励。

    假期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

    第29章

    沈持回到青瓦书院, 开启新一轮的读书。

    “县试学的文章,就是小儿走路,看见大人怎么迈步, 你怎么迈步就行,”程老夫子在讲台上不屑地说道:“案首的文章也不能跟府试最后一名比。”

    他说完还把沈持叫起来:“你服气不?”

    “先生说得对, ”沈持五体投地的口气:“我写的文章狗屁不通。”程老夫子气得瞪眼:“不是不通,是火候欠了, 不够。”

    沈持:“是,程夫子, 我再加把火。”

    程多龄表面上气得随时喘不上气来, 心里别贴多通泰了:“顽童。”沈持适可而止:“我错了, 再也不敢了。”

    “你们36个人全都考中了,就不再说县试这回事了啊, ”程多龄说道:“明年的府试没那么容易, 你们要愈发刻苦念书……”

    老生常谈,吧啦吧啦, 目的是要他们戒骄戒躁, 然后加作业, 更加花心思做八股文章。

    他们开始接触真正的八股文——历代乡试的真题。

    乡试与县试之间差一个府试,一个院试,你就说青瓦书院是不是提前学吧。

    每十日就要布置一道题目,当然, 在那个传媒和印刷并不发达的年代, 学生们起初并不知道他们在做的是以往殿试的八股文真题。

    一个个摇着头拉着脸诉苦:“太难了, 太难了,我考不过去取了,真的考不过府试了……我要回家种地了……”

    被程多龄打击昏了, 一个个在书院里看见孟度扑上去抱着他的大腿哭泣:“孟夫子,我是不是要经历府试落榜了……我肯定考不中童生了啊啊啊……”

    孟度闻着香气急着往食堂赶:“你们不兴砸我的饭碗啊,要考中,一定要考中……”

    学生们哭声更大了:“太难了孟夫子……”

    “什么文章难成这样?”孟度大惊。他每三年都要这般惊讶一次,没办法,孩子们哭得实在是太悲伤了。

    他看着于心不忍。

    学生甲抽抽噎噎地说出八股文的题目,孟度眉头一皱:“哦,原来是这个啊,别告诉你们程夫子,你听我的,先啃上三个月再回过头去看,看看还难不难了。”

    毕竟,有些做八股文的巧法按照课程表,都还没讲到呢。

    学生们看到希望,放开了紧抱他大腿的手臂,孟度趁机逃脱,好险,差点吃不上刚出锅的姜母鸭。

    是的,前几天食堂添了一道新菜,沈持出配方和做法,赵秀才操刀,练手数十只鸭子,终于做出了姜母鸭。

    他一路小跑冲到厨房,锅上炖着鸭子,赵秀才坐在长凳上,一五一十地数钱。

    “孟夫子,”他花白的胡须近来泛起黑色,怕是要逆生长:“食堂每月都有盈余,这钱?”

    孟度翻了翻账目,说道:“对这次考中县试的学生,下一年的束脩就免了吧。”

    赵秀才点点头:“孟夫子为他考虑的周全。”

    他算是看出来了,孟度想补贴沈持,却又不想他沾上“生意”的边,生怕日后落人话柄,叫人翻出来使绊子。

    免去此次考中县试学生的束脩最妥当,无论是书院还是学生,都叫人挑不出一丝错来。

    当朝的读书人,落魄的时候卖字卖画甚至卖水都可以,只是一旦涉足“生意”赚了大把的银子,那便是沾得浑身是铜臭味儿了。

    沈持有他的前程,还是留个清高的名声为好。

    赵秀才为了这份清高穷困潦倒大半生,如今不博前程再也不把它当回事了,他起身去揭开砂锅的盖子,姜香四溢,姜的香味已经浸透了鸭子的表皮和肌理:“好了,咱俩小酌一杯?”

    孟度从柜子里翻出一坛米酒,跟赵秀才就着鸭子对饮起来。

    ……

    端午节之前,继大量深入练习了破题、承题之后,开始精益求精地学习写作八股文的起讲部分。

    沈持继续画熊,他在圆圆的熊脸ber下面画了个熊脖子,起讲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