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320-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320-330(第16/35页)

其他的。

    之后的王献臣就这样跟着江芸芸在屯田里到处走,五天后总算是稍微看明白她到底要做什么了?

    “你在查这些没有登记的地?”

    “先排查一下。”江芸芸站在田埂上,寻思着这片农田,目测了一番,“瞧着是上等田,快有二十亩了。”

    “看着土都被掀开了,应该是有人耕种的。”王献臣说。

    “嗯,肯定有人,地上有一文钱都有人捡,这么一大片土地怎么会没人要,我们先随便看看。”江芸芸收回视线。

    王献臣看着她手里的册子:“可这里没人登记啊。”

    “所以当真可恶啊。”江芸芸冷笑一声。

    两人又逛了不少地方,五日时间,竟然把西面的土地逛得差不多了。

    “听说你们这两日就打算启程了?”回城时,江芸芸说道,“回头把蒙古使团的册子带上去。”

    王献臣震惊:“你还真的让他们都乖乖填好表格了。”

    江芸芸笑:“当然,我又不是和他们过家家,还跟他们开玩笑不成。”

    “他们竟然还听了?”王献臣不可置信。

    “因为我说我们这里要建立一个巨大的贸易市场,就跟我之前在琼山县推广海贸一样,你们距离我们这么近,按道理应该是最好的伙伴才是。”江芸芸笑眯眯说着。

    “他们听了?”

    “听了啊。”江芸芸点头,“现在出发去京城,等那边回来正好可以再我们这个市场上买卖,他们可不是要抓紧,两天时间就办妥了。”

    自来钱财动人心,蒙古人整日掠夺边境,大部分的原因不就是为了钱嘛!

    王献臣又没说话了。

    这边他们刚离开,原本他们站着的那块地里就冒出几个人影,盯着江芸芸的背影许久,然后才匆匆跑了。

    江芸芸这边在暗搓搓准备清丈土地,那边寇兴则忙着和准备回去的钦差对接。

    “陈参将?”寇兴核对到要押解上京的人,看到第一个人名,就脸色大变,失声说道,“他,他也算守城有功啊。”

    “根据锦衣卫的情报,他身边最多的蒙古人奸细,而且当时就是他听了其中一个参将的话才回城的,差点失了城门。”马文升叹气,“陛下也很是震怒,如今唐伦和周伦也都有追击敌人的功绩,他这个,不好算啊,前头有江芸,后头有王总制。”

    寇兴眉头越听越皱,嘴角紧抿,可到最后还是坚持说道:“可他确实就是守城了,论迹不论心,他当时确实被蒙蔽了,但后续也是将功补过了,而且当日就是他死守在天水门等待援军的,这事江同知时候可以作证的,如何能把他带走,守备营当日可是损伤人数最多的!”

    “我自然知道,我原本是想着三人都带回京的,可蒙古人还在呢,少了将军,这后面的仗,难道还真的要江同知一个文人上嘛。”马文升继续说道。

    寇兴脸色阴沉着不说话。

    “下官倒是觉得还是都带回去比较好。”门口江芸芸面无表情说道。

    “边上不是还有王总制在吗,他一连两次大胜,威名赫赫,正是能震慑蒙古人的时候,我们现在趁热打铁把内奸之事审得条理清楚,最好能杀一儆百,这样后面来替补的人才能一心一意为兰州,不会有这些弯弯绕绕,免得我们腹背受敌,做一点事情还是想这想那。”

    马文升脸色一变:“上官说话,你一个下官如何敢插嘴。”

    寇兴也跟着紧张说道:“你怎么来了?也不通报一声。”

    老管家连忙告罪。

    说来也是委屈,江同知一日能找知府四五次,时间久了,老管家都不管他了,所以他都是直接来的,哪里要人通报。

    “下去!”马文升见状呵斥道。

    寇兴对着她打了个眼色。

    江芸芸垂眸,巍然不动:“不论是讨论内奸,还是当日守城……”

    “下官一凭功绩,二凭品阶,也能听一听……”

    江芸芸看了过来,逆光处的脸看不清,但明亮眸光依旧冷静:“不是嘛。”

    第三百二十六章

    钦差来兰州, 主要有两个事情。

    第一自然是看看江芸现在这个泼天的功劳到底有没有掺水,也顺带核实具体伤亡情况。

    就这个事情,作为主钦差的马文升有意和这个后辈打好关系,并不打算为难他, 而且按照目前得知的情况, 这个首功确实是要给他的。

    兰州的衙门有意买卫所和锦衣卫的好, 他也非常配合, 就完完全全按照寇兴的折子报上去,就当给这个年轻人结个善缘。

    这件事情他个人是完全没有意见的, 底下人有些不服, 他也只当没看到。

    江芸是一个锐进的年轻人,挡了很多人的路,但他是愿意扶持这样的年轻人上路的。

    第二件是京城有流言, 说肃王不安分, 基于大明国运上是有藩王成功的案例, 陛下也很担心, 这才让马文升来看看。

    但据马文升观察, 肃王很是安分, 衙门和卫所都不联系,一心待在王府里修道, 如今又逢喜事,整日在府中吟诗作对,王府也少有人拜访, 世子沉迷种地,整个肃王府倒也安静, 他自然也不会主动去触霉头, 老老实实把事情都报了上去。

    这两件事情办的都很好, 但也办得不好。

    这么多人在兰州城呆了半个多月,结果样样都是别人的好,那算下来就只剩下自己不好了,这一趟下来什么也没捞到,平白辛苦,就算自己无所谓,手下人也会有怨言。

    马文升从愣头青的御史到现在的兵部尚书,历经四十八年的官场风风雨雨,起起伏伏,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应该是有点事情的。

    江芸是他看好的后辈。

    王爷是他惹不起的权贵。

    蒙古人是个不好弄的刺骨头。

    那剩下的挑挑捡捡,便看上了三个卫所的头头。

    他们身边有奸细的事情,是当日他去誊抄折子时意外发现的,是锦衣卫特意秘密呈上来的折子,陛下不说,他不问,但陛下没说,却又把锦衣卫的密折放到普通的折子上,这事却非常值得深思。

    一开始马文升就只当自己不知道,按理他不该掺和到这件事情上的。

    但兰州的情况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好,江芸是真的有本事,他既有本事挑衅蒙古人,也有本事当众下他们的面子,城内的百姓被他保护的好好的,城外的百姓说起他也都是一脸开心,推行农耕,整顿商税,桩桩件件都是政绩。

    他不想触江芸的霉头,那就挑不出可以值得说道的错来。

    所以卫所内奸的事情不得不提上台面。

    此事说起来也很诡谲,他摸不透陛下的想法,又想着这折子既然在这里,那肯定不是让他视而不见的意思,所以他想也许高举轻放,轻轻敲打,是陛下想要的。

    那处理这件事情就有一个原则:既不能做得太出格,毕竟陛下也碍于一些面子,不想放大此事,但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