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340-350(第32/35页)
其他要求。”
“听闻你们前朝有个文成公主去西藏,拿了很多书籍和工人。”脱脱卜花·娜仁的目光打量着江芸芸,突然笑了笑,“不知江同知可否效仿一下前朝公主。”
江芸芸瞬间不笑了。
——天塌了,被人惦记上了。
—— ——
一场谈判有来有回,到最后大家脸上都露出勉强之色,但手底下盖章的动作却不慢,一人一份国书,结束后又飞快离开了。
“这个女人好生厉害。”走远之后,王华对着江芸芸说道,“蒙古竟然有这样的女人,可别是又要出一个萧太后了。”
“我们又非大宋。”江芸芸笑说着,“蒙古的情况也比我们知道的还要复杂,稳定一个永谢布,让他们在前头冲锋陷阵才是最好。”
“若是他们后面反水呢。”王守仁忍不住凑上去问道,“他们言而无信,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要是送了这么多书籍匠人,回头打我们呢。”
“那就打回去啊。”谢来凉凉说道,“是吧,陈将军!”
陈继想也不想就拍着胸脯,大声嚷嚷着:“一定把他们打得和这次一样,落花流水,屁滚尿流。”
王守仁不服气,直勾勾盯着江芸芸看:“你也是这么觉得嘛。”
“如何如此无礼!”王华拧眉,“还不退下。”
江芸芸笑着安抚着王华,又对着王守仁说道:“你会种地嘛?”
王守仁一怔,摇了摇头:“不会。”
“种子一旦种下,野心就会发芽,便是他们以后想要先一步退了,我们也有办法为他们加肥力,送天雨。”江芸芸微微一笑,“稻子抽穗,是天意,是不可抗力,只要永谢布的人有野心,一开始上了称,那可就由不得他们了,你我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们到底还有一些家底。”
王华一听,大喜,抚掌夸道:“不错,不错,内阁让你来这里,真是锻炼出来了。”
他回头教训着自己的儿子:“你且要多学着点,何来一上来不思考就发问的,你要知道政务之事,非你我他三人的事情,也非简单的起因经过结果,若是你今后也是一地长官了,就要考虑清楚这件事情若是真的朝着最坏的方向去了,你能不能把握住,诚意正心,做人可以由心,做事不行。”
王守仁露出沉思之色。
“他一定行。”江芸芸笑眯眯说着,“读了这么多书,看了这么多事,也该要实地践行才是,现在对他这么高的要求也太苛责了。”
王华叹气,看着年轻的儿子:“只求他能真心,好好的做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后不后悔每一个选择。”
“肯定行!”江芸芸笃定说着。
王华笑:“那真是借小状元吉言了。”
一行人就这么回了衙门,把最后的事情收尾了,临走前,王华对着江芸说道:“这事既然解决好了,我们也该回京了,你且交接好你手上的事情。”
江芸芸点头,又亲自把人送到门口,只是一扭头,却看到谢来和王守仁一左一右跟个门神一样,站在自己的案桌前,一个赛一个脸色阴沉,见她回来有齐刷刷抬头去看她。
“这是做什么?”江芸芸眼皮子突然一跳,看着两人警铃大响。
“你怎么回来了?”对王阳明说的。
“你怎么还不走?”对谢来说的。
第三百五十章
“我有事找你。”王守仁神色凝重。
“哎, 找我吗?”江芸芸短暂地摘下自己的滤镜,谨慎地问道。
“只有你能帮我了。”王守仁上前一步,想要握住她的手,大打柔情牌。
江芸芸眼疾手快躲开了, 更警觉了, 大眼睛滴溜溜转了一圈, 直勾勾的盯着王守仁看, 哼哼唧唧说道:“你要不先说说?”
王守仁扑了一个空,顿时露出哀怨之色。
江芸芸想也不想就避开他的视线。
她不仅避开他的视线, 心里还在疯狂回想刚才有没有做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
——可别把大圣人的路给耽误了。
可她仔细想了好一会儿, 也没想到哪里不对,刚才不是都在干活嘛。
不应该。
这不应该!
江芸芸愁眉苦脸,没想到王守仁比她还脸色凝重。
“你能跟我爹说, 让我留在兰州吗?”王守仁看着江芸芸, 认真说道。
“啊?”
“只有你说, 我爹才能勉同意的, 要是我自己开口, 他能拿棍子打我的。”
“哎?”
“我算是看出来了, 虽然我年纪比你大,但我爹就是特别喜欢你。”
“这?”
两人大眼瞪小眼, 愣是半晌没说话。
“万一,你爹也打我呢?”江芸芸尴尬搓了搓手,“他和我师兄是好友, 我师兄手握我老师给的棍子,四舍五入, 他说不定也会打我呢, 说不定还会告状, 让我师兄揍我呢。”
“你也挨过揍嘛?”王守仁震惊。
江芸芸皱了皱鼻子:“我是觉得我没错的。”
“我也是都这么觉得的。”王守仁信誓旦旦点头。
第三人谢来气笑了。
——你别说,这两人能成为朋友,这张硬邦邦的嘴还是挺合适的。
“你为什么要留在兰州?”江芸芸回过神来,不解问道,“别看我们和蒙古达成协议了,那也只是其中的一支,到时候真要打起来,那可是刀剑无眼的,你可是家中兄长,父母弟妹都需要你照顾呢,可不能可不能出事了。”
“我知道。”年轻的王守仁注视着窗口的夕阳,任由冬日的风吹到他脸上,大笑着,“可我总要去走自己的路。”
江芸芸还是劝道:“这事不比寻常,你还是和王谕德回去好好商量吧。”
“他肯定不同意。”王守仁想也不想就说道,“他希望我能按部就班地走下去。”
江芸芸倒是持不同意见:“我倒是觉得王谕德为人仁恕坦直,有话直说,并不矫言伪行,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你若是真的有自己的想法,他是愿意听的。”
就算江芸芸带着滤镜看王阳明,也不得不说年少时的大圣人也实在是令人头疼,桩幢都是出格的事情。
开始读书没多久,就和先生犟嘴,认定天下最要紧之事,并非科举,而是读书做一个圣贤之人,自此一战成名。
开始读理学时,为了了解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不说,人还病倒了,自此落了下病根。
十五岁时,又听说石英、王勇、石和尚、刘通等人的起义,虽只是一介读书人但屡次试图上书,献策平定,哪怕被父亲斥为狂妄,依旧不甘心。
同年,他甚至敢独自一人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此番纵观塞外,回来后有了经略四方之志,彻底热爱谈论军事之策,连着读书都松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