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180-200(第16/30页)
这么想着的他,全然未曾念起半分梦中那个被他辜负结局惨淡的姑娘。
村里的桃树结了新花苞,春风吹遍每一处角落,太阳越发温暖,温度逐渐上升,枯寂了一冬的甜水村终于迎来了春天。
哞哞叫的黄牛在水田里任劳任怨犁地,阮父指挥下,窝冬的村人们脱去厚重的棉袄,开始了新一年的耕种。
而颓废已久的知青们,在生存的压力下,再顾不得那些没用的烦恼,投身繁重的劳作。
一向被认作处事公平公正的阮父,小心眼发作,毫不手软给某个看不顺眼的知青安排了更多更累的活计,这就是大学里的阮柔所不知道的了。
三个月时间就在众人的忙碌中飞快略过,学校里的学生们满心欢喜迎来五一,长达三天的假期,足以他们在京城撒欢一遍了。
而阮柔,则寻摸给阮大哥找一些关于汽车的资料,光是会开车可不行,最好还得熟识车的结构、懂汽车维修,才能趁早转正。
第191章 四年的大学生涯,就跟蜻蜓点水一般,眨眼即逝。 若让阮柔评价,那她会斩钉截铁地说!
四年的大学生涯,就跟蜻蜓点水一般,眨眼即逝。
若让阮柔评价,那她会斩钉截铁地说,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更是人生路上的指明灯,更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在学校里,未曾步入社会,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保存着一丝纯真与质朴,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和勾心斗角,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学习新知识中,那种单纯又热烈的追逐让阮柔想起仍旧有些怅然,等出了大学,恐怕就很难再看见了。
然而,时间不给她太多呆愣的时间,因为大四毕业,即意味着要选择未来的道路。
这时候依旧还是包分配制度,俗话道人往高处走,大家在京城呆了四年,难免想要留在此等繁华之地,阮柔亦如是。
只是可惜,分配是由上级部门统一安排,并没有他们置喙的余地,或者说,过去四年的学习成绩基本决定了他们的去留。
阮柔作为班级中的佼佼者,更是学了一手硬技术,她猜测自己留下来的机会还挺大,导师也隐隐跟她透露过口风,京城已经有厂子来对接了。
阮柔学的是化工,专业是塑料工业学科,其实更偏向于材料学,专攻高分子化学材料研究,只是如今没有学科分属不清,上面的人也在稀里糊涂摸着石头过桥,什么金属热处理、焊接、硅酸盐研究专业,乱七八糟什么都有。
她在大学四年,尤其是大四,跟着导师参与了不少新型塑料的研发与实验,表现相当亮眼,故而也入了外面不少厂子的眼。
材料学在国内如今是新兴学科,建国之后刚刚起步,如今就如蹒跚学步的婴儿,分布在不同科系,但随着高考的恢复,国家对人才培养思路转变,材料相关学科变得颇受重视。
别看塑料相当不起眼,其实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不小的作用,小到衣服纽扣、电灯插座,大到农业薄膜、交通运输、电气化工建筑等等,皆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阮柔的导师是塑料行业的专家级教授,其教导的学生自然也颇受外面塑料厂的青睐。
“恬恬,真的不留下来继续研究?”
“不了。”阮柔摇头,不是她不想继续,而是待在学校里一心做研究固然好,可她更想看着自己实验的成果能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得到应用,且大学里说是简单,可继续往上攻读,其实也没那么单纯。
不说别的,单是研究经费的申请,就是一个大难题。
塑料工业重要不假,可如今这年头,科技发展如同百家争鸣,电气、汽车、计算机样样都有巨大的研究价值与潜力,每年光是抢研究经费,每个导师都抢得跟乌眼鸡一样。
阮柔见多了,便心生了别的想法。
在学校里固然好,可真正落地到工厂中去,就能更快地保证材料从研究到应用的过程,同理,材料应用回笼的资金,也更能促进材料的研究进展,可以说是互相成就。
“唉,你呀。”导师早明白这位学生的志向,知晓她不会出了学校就浪费四年所学,倒也没有强求,只是有些可惜罢了。
“你可有中意的去向,我给你牵牵线?”导师问道。
阮柔“嘿嘿”笑了两声,早就有了,先前也跟他们的一个主任联系过,不过要是有您的推荐,那就更好了。
“小滑头。”导师笑骂,随即还是任劳任怨写了封推荐信,信是写给对方厂长的,可谓对这个学生大夸特夸。
“谢谢导师,以后要是研究遇到困难,还得导师您帮着看看。”
“那还用你说。”导师笑过,严肃道,“恬恬,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吧,国家很缺你这样的人才。”
“是,老师,”阮柔同样认真保证,“作为第一批大学生,我清楚知道我的价值和努力方向,定不会辜负老师您的一番教导。”
“那就去吧,别的不用多担心,还是那句话,研究需要的就是耐心与细心,只要坚持,科学总会给你答案。”
“是。”阮柔立正,随即转身离开。
收拾着行李,她心中忍不住激情澎湃。这实在是个特殊的年代,人人心中都有信仰,为了心中那团光,他们愿意为之奋斗终身,恰好,她也有了追寻的目标。
几日过后,心仪的工厂再次投来意向,双方恳切交谈一番后,对方当即表示,会向上面调她过去,阮柔欣然应允。
这就是除学习成绩外另一项重要因素了——人脉,不拘是老师、家人抑或其他,只要有了关系,能牵线搭桥,就总比一般人多了些许机会。
临近毕业,学校里久违地燃起了股离愁别绪,作为高考后第一批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即将奔赴各自的岗位,或许留在京城,也可能天各一方,再不相见。
如今的分配制度,一般而言,会优先打回原籍,故而比起本地人,外地的同学更多了几分急躁,找门路的找门路,联系人的联系人,但到了如今,其实基本都定下来了。
宿舍里,有人默默垂泪,既是为即将的离别,也是为了回归家乡的无奈。
“好了,不管被分配去哪里,大家都是为国家做贡献。有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今终于到了咱们学以致用的时候,应该高兴点才是。”说话的是东北的一位姑娘,性格粗犷豪迈,一向是宿舍里的大姐大。
“大芬,你就不伤心吗?”有人问道。
“伤心什么,”名为大芬的姑娘十分爽快,“如今东北是重工业集中区,我回去了,还有的忙活呢,我已经迫不及待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了。”
“噗嗤。”众人皆忍俊不禁,不知不觉中竟然释怀不少。
“是啊,大芬说得对,咱们以后大多数还是要从事研究和制造,以后有什么问题,大家还是得多交流多沟通,就跟之前一样才好。”
“就是就是。”一人提议,其他人纷纷附和,不管在哪,对于未来她们都有着殷切的期盼。
几人之中,唯独本京城本地的左安婷低垂着头,仿佛对她们所说的一切都没兴趣。
阮柔悄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