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90-100(第40/41页)

他们过去拉车,工钱必须涨!

    而且衙门好像还管事了。

    哪家要是拖欠工钱,告到衙门里去,竟然会责令商户立刻给钱,甚至还要交罚金。

    这就让他们底气更足啊。

    渐渐地,拉车的葛辉他们又开始“挑活”干了。

    甚至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

    干活,先选有链条车的,那样省劲轻便,路上耽搁的时间还短,可以快点回来。

    当然了,这样一车货肯定比普通货车的货重,那也没关系啊,他们还能挣卸货的钱。

    其次选普通马车,但配备棉衣,以及工钱高的。

    最后?

    最后就是工钱不高,马车也不行的。

    这部分的活,基本没人干了,只能骗骗外地刚来的人。

    但外地人干个两三回摸到门路,就会立刻离开。

    这让商户们不得不更换马车,把链条车提上日程。

    两三年下来,虽然日子依旧磕磕绊绊,但葛辉明显感觉日子越来越好。

    他跟娘两个人,甚至攒下不少积蓄,活也没之前那么累了。

    就在去年,葛辉终于买了心心念念的两亩田地,再把家里的房子修了,还说了亲事。

    今年的日子,就跟他梦想中一样。

    农闲的时候出去拉车,农忙就回来干活,家里种麦子,种油菜,种棉花。

    再加上他跟娘的工钱,家里的锅碗瓢盆,衣柜桌椅,都慢慢添置上。

    用姚秀兰的话说:“这像个家了。”

    是啊,这就像个家了。

    葛辉前几天成亲,妻子是她娘带过的一个学缝纫的学生,也是个苦命人,当时学缝纫都是东拼西借交的学费。

    可她性格坚韧,就是要学,就是要自己干活。

    听说她有一部分学费,是去弹棉花挣来的。

    弹棉花那么辛苦的活她都能干,还有什么是不成的。

    葛辉正傻呵呵笑着,想自家以后也要种上良种时,妻子刘思提着饭食过来了,还道:“咱们攒攒银子,买个弹棉花的机器吧。”

    “到时候闲的时候,就走街串巷弹棉花,这手艺不能丢了。”

    葛辉不用多想,就直接点头。

    好啊!

    他打下手,帮忙抬着弹花机,刚刚好!

    再想到未来的生活,葛辉跟刘思都是高兴的。

    这般有盼头的日子,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听到良种时,整个曲夏州的普通百姓,几乎都是这个反应。

    他们相信良种,更相信自己也能种上。

    怪不得整个曲夏州的气氛都这般热烈,如同这个夏日一般。

    曲夏州这边在向往美好生活,曲夏州之外,可就不同了。

    关外的岭鞍部落首领南门金听说曲夏州要普及麦子良种,深深吸口气。

    人家那边在拼命发展,他们这边在拼命打仗。

    自从他回来,每日枕戈待旦,就等着跟人血拼。

    唯一能得慰藉的,便是妻儿在安丘县过着安稳日子。

    不仅是他的妻儿,还有得力部下的老婆孩子都送过去了。

    刚开始大家还不愿意,觉得是陷阱。

    可知道那边的日子之后,便马不停蹄送人。

    在安丘县,至少不会随时被抓,就算他们战死了,他们也能过上安稳日子。

    那边不说有什么优待,但至少不像关外这般乱。

    现在大家的最大想法便是,平定关外的乱子,让所有人不再打仗。

    再稳定个几年,他们就能回来,一家便能团聚。

    不过岭鞍部落其他人明显发现,他们首领这次回来之后,更加沉默了,做事也极为狠辣。

    可有一点没变,让他们不要起背叛平临国的心。

    那边有钱有人,还有火器,实在不是对手。

    与其当对手,不如好好合作,来得更为实在。

    这也是岭鞍部落其他人的内心想法。

    真的打不过。

    怎么都打不过的。

    那火器实在太厉害了。

    “尽快打完,咱们就能接家人回来的,就能卖矿了。”

    不只要打,还要谈。

    让所有部落都知道,平临国需要他们去运送矿石,虽然肉眼可见的,知道又苦又会死人。

    但总比现在要好。

    说起来。

    关外什么都好,就是给的盔甲和冷兵器实在太破了。

    难道他们把旧都给这边,自己用新的吗?

    实际上,给这些东西,西北常备军都是不情不愿的。

    不是他们小气,而是真没有富裕的。

    朝廷是送来一批,但数量太少了,实在不够用的。

    还好火器填补这部分空缺,否则旧武器都不想送给岭鞍部落他们。

    曲夏州州城。

    廖知州一直想纪楚聊这件事。

    之间插了良种的喜讯,便把这事暂时搁置了。

    等五月底,夏收基本结束。

    这才找到时间。

    纪楚被喊到知州书房的时候,还以为是良种分配的事。

    全州三处试验田的,一共五百亩的良种,差不多产出二十多万斤的种子。

    这些种子如何分配,衙门都快抢破头了。

    钱在地上,谁不知道捡起来?

    这么好的种子不抢?那是傻子吗?

    就连陇西其他地方,都有这个意思。

    但纪楚跟户司卓主事商议的时候,倒是有别的想法。

    廖知州看他兴致勃勃,又把想说的话压住,开口道:“你是什么想法?准备如何分配。”

    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的。

    纪楚道:“给曲夏州最穷的几个县多发,尤其是还要被救济的人户发。”

    廖知州听着,并不觉得意外,无奈摇头:“这事,只有在咱们州能这么干。”

    良种便是真金白银,换个耕耘不够深的地方,各地县官都能不同意。

    各地乡绅大户,更会有意见。

    这些良种,多半会分给富户,又或者纳税大县。

    根本不会像他们这里,分给穷地方,还要优先需要救济的孤寡之家。

    但廖知州对此是没有意见的。

    毕竟他知道纪楚的行事作风,这便是他的性格。

    虽然不爱说,却最怜贫惜弱。

    纪楚道:“曲夏州发展了,总要人人都得到好处才行,若再发给有钱人的,岂不是富者越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