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110-120(第21/36页)

适宜,夜晚较冷,从温度上来说,也更方便大家拍冬天的戏。

    虽说在棚里被灯光照着还是热,但演员们还是愿意相信,这里会比在通市拍摄的三个星期要舒服点。

    剧组落地,修整好后,第二天一大早,统筹在群里发消息通告各组,明天要拍摄第一集,也就是韩雅清和四个孩子相遇的剧情。

    这一幕的布景导演早就派人前来搭好,现在只等机器就位。

    《大树下的儿女》的导演叫范学芹,是央视特意从中部制片厂调来的。范导今年58岁,身体硬朗,精神旺盛,虽然没有多少拍摄年代剧的经验,但她善于请教,做事也仔细认真。剧组的布景、道具,她从年初忙到年中,每一件物品都亲自确认,为了防止疏漏,她还特意向其他有经验的导演请教过。

    在摄影棚拍摄,由灯光调控时间,剧组的工作时间便不再昼夜颠倒。

    早上8点,甘琼到达化妆室。服装上身,做好造型,她照着镜子,侧着身子打量着细条纹花格子的上衣,“怎么样,有那个意思吧?”

    她这件外套是前段日子特意回家,从妈妈那里拿回来的。

    上世纪80年代,她的母亲正值风华青春时期。

    石韵之在旁边点头,“真精神,而且质量真好。”

    “那个时候的物件啊,耐用。”甘琼从助理手里接过深蓝色的袖套,熟练的挽上,又拿来一条红围巾,包住了半边脑袋戴着。

    石韵之也是差不多的打扮,衣服以整洁、简便为主,符合人物的形象与小摊摊主状态。

    1983年,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鼓励“下海”经商,当时有“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路上”的说法。在这种大环境下,韩雅清和她的以前的工友焦丽娟也在路口支了个摊子,卖老豆腐和油条。她们早餐摊的用料干净、实诚、童叟无欺,很快就积累了一批忠实顾客,每日的收益金额也逐渐稳定下来。

    这天早上,突然来了三个孩子,求着说大娘能不能给口吃的。韩雅清看这几个面黄肌瘦,衣服也脏兮兮的,心头一软,发了善心。

    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甘琼和石韵之来到片场,三个小的已经到了,正聚在一起听导演范学芹讲戏。

    在棚里工作,全靠大灯照明。

    灯光之下,导演的面色十分严肃。

    “现在天气暖和,没办法给你们制造环境,所以得演出来冻着的感觉。公平起见,你们各自来一段,谁演得好,我待会儿给谁特写镜头。”

    廖源年纪大些,先上。看完他的表演范学芹也不评价,直接把视线转移到莫芸涵和苏亚身上。

    廖源最会看脸色,他怎么会不明白范学芹动作背后的意思?好在他有一颗平常心。他都能接受【何晓强】这种贪小便宜、自私、没主见的人物了,在片场因专业能力不好而受点小打击又算什么?

    饰演孙国强的苏亚沉思之后,来了一段身体发抖,咬牙强撑的小品。

    他的角色在设定里是郑云开绝对的拥护者,为此,苏亚更想往深沉里演。

    但是范学芹现在需要的不是深沉。

    最后一个表演的莫芸涵在苏亚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牙齿打颤的细节。

    顺便带上台词,“大,大娘,您行行好,给我们,给我们一点吃的吧。”

    她说得极其可怜,眼睛都配上了水雾。

    范学芹的心里立刻有了决断。

    其实在她心里,她也是倾向于让莫芸涵来体现这个环节的。小女孩不管怎么说都要招人疼些,宋金红又是几个孩子里设定最小的。

    她的扮演者莫芸涵能撑得住镜头,最好不过。

    为了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范学芹又教了她一些能把这一幕表演更细化的技巧。

    在导演调教演员的同时,甘琼和石韵之来到了自己的“摊位”前。

    范学芹和石韵之都是南方人,家里没有吃面食的习惯,可以说,她们大半辈子都没有揉过面团。但接了这部戏,戏里有要求,她们还是在开拍前做准备工作时学了一手。

    不说学的怎么样,至少有个模样功夫。

    今天的通告单里描述得很清楚,韩雅清在摆摊时下的油条需要拍清楚全程,趁着现在还没开机,她们要抓紧时间,熟悉好自己的面团子搭档。

    摊位上摆好了几团发好的面,那是余寻光昨天睡觉之前帮忙准备的,他做事细致用心,今天早上起来又醒了一遍才送过来。

    石韵之洗好手,拎起一个面团,看着上面的气孔,啧啧称奇。

    “小余真是什么都会啊。”哪怕她不是行家,也能看出来手里的面发得有多好。

    说曹操,曹操到,换好服装的余寻光一进片场就往这儿来了。

    他明显是来看面团子的。

    石韵之没注意,她两巴掌拍在面团上,有种自己在玩解压玩具的感觉。

    甘琼招呼他,“余师傅,快来指导一下。”

    她喊得急,余寻光以为有事,小跑了两步。

    待靠近了,一看面团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余寻光手上化了伤妆,没办法动手帮忙,只能指挥:“把面团加点油揉开就行。”

    石韵之是个“好学生”,听闻立刻动了起来。

    余寻光在旁边仔细地看着,说话的同时演示手法。他教她揉开面团、静置,再擀成薄片,切成条状,然后叠压,拉长。

    为了确定面团能顺利炸成油条,石韵之开了锅,先试着下了一条。

    等她炸糊了两轮后,余寻光开口指挥她翻面,控温,和出锅的时机。

    这一幕真有厨房里,大厨带小徒弟的架势。

    等到模样金黄,还带着香气的油条顺利出锅,甘琼大力鼓掌。

    这一路来得不容易,石韵之仿佛听到了礼花和更多欢呼声。

    “你做到了!”

    “我真的做到了!”

    石韵之拉着甘琼的手。喜极而泣。

    趁着这俩忘年交耍活宝,余寻光就地取材,拿袋子裹好油条,塞进嘴里吃了起来。

    他现在吃东西的姿势有些变化,嘴部的肌肉用了些力,那是他在沈众康的饭馆里打工时,得空观察顾客得来的素材。

    性子比较宽,比较放的人就会这样吃东西。

    郑云开就是这类人。

    石韵之一抬头,就看到余寻光在嚼巴嚼巴。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炸的油条是属于能吃的东西,有那么一瞬间都愣住了。

    她的脑子明明告诉她,刚才她在玩厨房游戏。

    她要是把余寻光毒死了怎么办?

    不不不,面团是余寻光发的,油和锅是剧组准备的,火候是余寻光自己掌握的,就算他食物中毒,也不能找她。

    甘琼比较关心的是味道。见余寻光吃得香,她紧张又期待地问:“怎么样,好吃吗?”

    余寻光咬了一大口,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