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160-170(第29/37页)

待游客的数量也会有一个上限饱和。最好找专人分析,算出牡丹园能够承载的最大人数,再在初期宣传时,就让游客在小程序上预约,订好规则开好头,从一开始就控制每日的人头,长远合理的发展。”

    小陶哥听他这么说,都愣住了:“余寻光,你从哪儿学来的本事?”

    这话一套一套的,可真是让他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了。

    余寻光笑而不语,他也是“开发”过景区的好不好?

    只是啊,这次回来,村里的老人又没了几个。

    连村长都换人了。

    余寻光跟着陶庆国去探望了前任村长夫妇,瞧着二老已经全白的头发,余寻光一时哀伤,眨了两下眼睛就开始落泪。

    村长的妻子于婶也是抱着他哭。

    陶庆国后来安慰他:“是我们劝村长退休的。这几年,他为村子花了太多心力,再熬下去,人会顶不住的。我们商量好了,这事儿,不会抢他的功,反而会把他的名字挂在第一个,只求他能够在家安享晚年。”

    余寻光听得一边擦眼泪一边点头:“我不要下次来,下下次来,村长和于婶也不在了。”

    陶庆国薅了一下他的脑袋,笑骂:“尽说些傻话,能不能盼着人家点好?”

    今年上半年的工作只有一部《邻里之间》,还是4月才开机。余寻光本来就错过了公司年会,又因为情感上有了触动,索性在三合村赖着不走了。一个正在发展期的村子,总有他帮得上忙的地方。余寻光在他的“精神老家”乐不思蜀,直到文简三月要去徽州剧团了,他才离开。

    期间他还去了一趟衡店,关注了《红英花序》的拍摄。

    这部三十二集的古偶,过年期间也没放假,剧组上下一心,加班加点,如今终于快趋近尾声。

    文简这回来徽州剧团参加项目,说是空降女主,实际上是来带资进组的。廖敬春给人挖了个坑,今年徽州剧团的《红高粱》其实属于投资不够的废弃项目。现在一个有钱的女主来了,这个项目不就顺利开展起来了?

    廖敬春不仅给徽州剧团送过来了一个财神爷,财神爷后面还跟来了一个免费的陪练。

    被选来参加《红高粱》项目的其他演员都不是新人,但在专业上,余寻光自然有过人之处。

    买一赠一,上哪儿去找这么实惠的买卖。

    文简对此嘀嘀咕咕:“老师,我发现这些老一辈的长辈,都好坏。”

    余寻光笑着问她:“那你要不要演嘛。”

    文简忙不迭地喊:“肯定要啊!”

    这可是《红高粱》!如果换成电视剧,这个女主角可是她摸都摸不到的资源。

    这回徽州剧团创作的《红高粱》舞台剧,剧情是经过编剧在保证主要人物和角色底色的不变的同时,二创编写过的。由于是舞台剧,表演方面自然有独特的舞台特色。

    这就不能不说说文简的黑历史了。当初在学校排毕业大戏那会儿,她都是凑趣儿似的,让小伙伴拖着过的。如今排的这部《红高粱》,可以说是她第一次这么上心,这么完整的去接触一部舞台剧。

    包括角色和剧情梳理,文简早前都在余寻光那儿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过过关了。

    所以,第一天登上徽州剧团的排练舞台试戏,当文简那口满满的舞台感和有节奏的台词一出,旁观的工作人员和等待上戏的演员们都感到了讶异。

    不是,这是传说中的花瓶?

    你们娱乐圈对演员的要求这么严格吗?

    感受到别人震惊的目光,文简表面不显,心里可劲儿暗爽。

    嘿嘿,装到了。

    感谢我的表演课之神:余寻光老师。

    有了文简的“惊艳”登场,其余的剧团演员也都卯足了劲儿上本事。一通初次亮相下来,除了有两个经验不足的演员台词讲快了吃了螺丝,居然没出什么篓子。

    余寻光作为请来的外援指导,居然在第一天就和众人相处融洽。

    文简都怀疑了:“老师,你之前认识他们吗?”

    余寻光很诚实:“我认识他们的师父。”

    因为廖敬春的关系,李传英的团队和徽州话剧院的人很熟。《刑事大案》、《大明奇案》剧组基本上都找过徽州话剧团的老前辈前去客串过。

    文简佩服之余,惊呼:“原来你才是内娱人脉侠!”

    舞台剧当然是有导演的,在一场戏结束之后,余寻光先等到导演开口,然后才针对性的对文简提出问题。出于人情世故,他一开始来不好说别人,就往自家徒弟身上下手。几个要点和错漏一出,大家对余寻光的能力是心服口服。年轻导演知道余寻光是“奉”廖敬春之命来的剧团后,更是热情地邀请他担任本次《红高粱》的导演一职责。

    余寻光推拒着,后来还是挂了监制的名字。

    这个身份一落地,文简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红高粱》排好了之后,可是要去全国的舞台上进行演出的。

    “老师,就这一下,这场戏的票钱就要飞升了。”

    “能不飞吗?”

    “不能太便宜,”文简知道余寻光是想回馈粉丝,在算过价后,说:“那最贵的A等座,咱们就卖688好不好?”

    她和余寻光现在正当红,为了稳住自己的商业价值,价格不能太低。而且余寻光挂名是纯友情帮忙,是为了宣传徽州剧团,他本身就没拿工资。成本扣除他的部分,这个价格差不多。

    师徒俩这回是都给自己来了一记“屠龙刀”了。

    “能赚到钱就行。”

    “绝对能赚到的。”

    一家剧院那么多人,哪怕她是每座城市演一场,也能有的赚。

    由于还要在领导面前演一场,确定下项目,为了效果,《红高粱》剧组的演员没日没夜地磨,余寻光也在旁边全程亲力亲为的监督,指导。

    期间,余寻光回了一趟三合村,参与牡丹园的宣传片拍摄。

    牡丹的最佳观赏期在四月,如今是三月半,迎着春寒,部分花儿也有露蕊初放的。灵鹿文化的工作程序非常规范,从去年制作的那几个导演风格展示片里,也有剧本和分镜头。有了章程,做事就快。按照凌爽的计划,这次的短片拍两天差不多。

    程俊卿曾在去年跟余寻光说:春天到了,去看花吧。

    时隔一年,余寻光终于在三合村的春天看到了花。

    看到了生长在基层农村的花。

    看到了小陶哥,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江瑞安一样扎根于乡村建设的年轻人亲手培育出来的花。

    还有他自己心底里的花。

    程秘书,这是不是你想看到的花?

    在牡丹园取好景后,大家纠集车马,去了一趟衡店拍内景。

    成片拍好后,其他工作人员准备就绪,一拿到片源就开始剪辑制作。在这种流水线作业下,大概两天就能完成。

    余寻光便是在这个时候感受到了自家公司的影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