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谋士系统在三国》 70-80(第15/18页)

还没有调教好, 陛下就变成先帝了。

    虽然貂蝉出来后其实没有特别像是什么文学斐然的才女,这种气质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培养出来的,但这件事情本身的重点也不是培养的像不像。

    而是我将自己给皇帝准备的美人,现在送给了你,以此代表我的诚意。

    这里面的意思,太师你明白吧?

    董卓自然是明白的,明白之后欣然笑纳。

    美人本身已经足够惹人喜爱,再带上一层三公之一效忠的标签,就更是惹眼了。

    人缺少威信的时候想要让人惧怕,得到足够多惧怕后想要再进一步时,想要的就是人们的真心赞服了。

    等到吕布回来,王允又对他暗示,自己被小女纠缠的实在不行,松口同意了他们两个的事情。太师知道此事为了成全他的面子,特意将貂蝉接了过去,表示这件事情是他做主要让这俩人成的,虽然为妾,当以妻礼待之。

    吕布听到这话自然高兴,然而等到他真的到了太师府,嘻嘻瞬间变成不嘻嘻。

    老婆变小妈,这是什么情况?!

    待到趁着董卓不察,入太师府中与貂蝉相会,貂蝉与他哭诉自己因为主动爱慕于他,被太师不视作良家女子,遭到欺辱。

    貂蝉:“父亲年长,兄弟不器,幸有将军在,盼英雄为我做主……”

    吕布只觉得貂蝉这话句句在说她自己的遭遇,却又好像句句在说吕布自己的遭遇。

    上赶着的就不被当成良家女子了是吗,那他吕布当初来投又是否真的被对方当做贤才呢?

    想到这些日子董卓志得意满之下越发傲慢的脾气,动辄便是对着自己呼来喝去,吕布只觉得一股子气就往脑门上冲。

    但这个时候他还是有那么一根弦的智崩在那里的,面上也不免带出几分犹豫。

    貂蝉却是刚烈,她没有说自己失去清白所以不要活了,只说:“如今妾身已污,名声亦无,以为英雄之人不想竟是错付,与其郁郁苟活,何若一死!”

    拉扯间,董卓回来正好看到,随着一戟掷来,吕布脑中那根弦彻底断了!

    貂蝉与王允虽然一个在太师府,一个在自家府中,但配合打的那叫一个666。

    待到董卓的死讯传遍天下,当真是一片哗然。

    看不出来啊看不出来,王司徒你当真是个办大事的人啊!

    至于吕布……大家对他是真的有点无语在身上的。

    反复不是问题,阵营横跳也不是,拜义父不是最大的毛病,噶了前老板也不是。

    在一家待不下去,跑去投奔对家,然后帮着对家噶了前东家的也不是没有。

    有的人表示自己在前东家那里深受大辱,帮忙打败后都是亲手噶的。

    也有很多表示前东家虽然待我不仁,我不能不义,就不自己动手了,新老板你看着办吧。

    可吕布他是个什么情况呢,他是还在前东家任职的情况下,作为前东家的手下噶了前东家,以此为资本作为加入新势力的功勋。

    这事还不是一次,而是连着发生了两次。

    哪怕第二次打着为国讨逆,为君杀贼的大义名头,大家嘴上说着好好好、佩服佩服,实际上心里怎么想的大家懂的都懂。

    郭嘉与陆离说起这其中的事情,结果发现对方了解的详细程度,不说活像是趴在他们房顶上亲眼看到了一般,也几乎大体没有落下什么。

    陆离将一封书信递给郭嘉,上面正写着如今长安的情况。

    他这个先帝宠臣也不是白当的,当年能够成功救下何太后母子,固然有秘密通道之功,也是他京都有人之利。

    郭嘉大体扫了一眼,已经足够了解其中情况了。

    想起吕布,陆离不由一叹:“吕奉先之勇武,为我生平仅见,可惜了。”

    可惜对方是真的不爱惜名声,也可惜对方这个性格实在是上下两难。

    陆离可惜,郭嘉倒是不觉得可惜:“伯安为其勇武可惜其性格,可其人之性格不正因勇武而来。”

    吕布的毛病简单却也致命,他太过爱惜自己了,而这样的人作为下属,一旦上司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慢待,轻易便可以挑拨成功。

    但这个世界上莫说君臣、夫妻,便是自己都有为难自己的时候,哪里能让人事事满意,那不是对待下属,那是对待祖宗。

    他的这份自我爱惜让他做不了下属的同时,也难为上司。

    成大事者,总不免要忍难忍之事,你看那吕奉先像是能够忍耐的人吗?

    两个人就吕布的性格一看,就已然对于对方的结局差不多猜到一二了。

    不过眼下问题最大的不是吕布,而是王允。

    这位为国除去逆贼的大忠臣,接下来的路不好走啊。

    连环计用得很好,但这样的手段除去董卓也不是没有后患的,吕布并不能收服董卓手下的兵马,而皇帝如今依旧还是个无法亲政的少年。

    这要是一个处不好,说不定比董卓在的时候还糟糕呢。

    而按照东汉得志易失智的情况来看,八成是处不好的。

    其实这种情况与其说是东汉特色,不如说是人性使然,只是在东汉格外集中且戏剧化。

    刘协还没来得及为董卓的死松口气,就眼睁睁看着王允日复一复居功自傲起来。

    虽然刘宏活着的时候没有跟他说过忠臣奸臣的那份论,但现在刘协已然有些懂了。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见证了王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的变化后,刘协不由对被父皇称作“美人”的陆侍中产生了些许迁怒般的猜测,如果是陆侍中,是不是也会变呢。

    也不知道这一次,他会不会选择来长安。

    是的,王允在解决掉董卓之后,就要复辟陆离为侍中,带着点让一切恢复原样的拨乱反正之感。

    不只是陆离,当初因为董卓之故挂印而去的不少官员都收到了相关征辟。

    前来传达的天使没与陆离的书信几乎同时到来,而陆离对此除了拒绝别无他想。

    毕竟董卓活得好好的时候我拒绝了,现在董卓死了我就屁颠屁颠过去,这我得是一个啥形象啊。

    之前董卓作乱的时候,王允对陆离那叫一个怀念,但现在解决了董卓后,收到陆离拒绝的消息,他心里不由闪过些许对于对方拒绝的不满。

    而除了陆离的拒绝外,在一众不是对他歌功颂德,起码也是沉默不语的人里面,为董卓之死而叹息的蔡邕简直不要太刺眼。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存在任何体谅之说,在政治斗争中站队站不正当,那是要犯大错误的。

    蔡邕被压至廷尉问罪,他自己有司马迁为文忍辱之意,开口称悔,愿受刑以求生,朝中也不乏求情者,但没有任何用处。

    蔡邕的死似乎是一件大事,但跟接下来关乎凉州兵马的大事比起来,又称不上是大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