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谋士系统在三国》 250-260(第9/16页)
火的还有自家房子,那可就好笑大发了。
迅速排查了一下自己这边的情况,只能说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自己这边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好消息是对方同样出现,而且自己这边的情况比对面那边要好一些。
但这种好只是相对而言,而且极大可能是暂时性的,当你发现一例疫病的时候,可能早就已经有一村的疫病等着你处了,更不用说例子出现在军中。
孙权这边动作也不慢,立刻就开始处,不过没有撤军的意思,主要是担心这么一撤退,直接将疫病给一并带回去,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东汉对于疫病称不上陌生,尤其是看起来就是苍天不眷的东汉末年,大家其实没少跟疫病打交道,对于如何应对也有了一套流程。
但熟悉归熟悉,流程归流程,要说切实解决的可行办法,很遗憾,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存在。
要么就是简单粗暴的将所有染病的人集中起来干掉,要么就是带着几分仁义的将人集中隔离起来治疗,但说是治疗,放在百姓身上,就是喝点不知道掺了多少水稀释过的药物,纯粹看你自己能不能熬过来罢了。
等到染病的人差不多都死了或者硬挨过来了,这场疫病也差不多就结束了。
什么药到病除的药方,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发现,最多就是出点相关的方子罢了。
达官显贵或许还能有专门的医工根据情况变化用药,但更多普通百姓就纯粹大锅药,看自身体质与运气。
这是一件很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条件有限,医工有限,部分医工的水平也很有限。
个别的神医,并不能代表一个时代普遍的医疗情况。
这个时代比较权威的医学著作是《神农本草经》,但是绝大多数医工没有学习的机会,就算有学习的,也大多都学不全。
当初陆离学习的时候,还是系统给提供了比较齐全的学习资料,陆乔给的就是不齐全的。
陆离这种出身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其他医工了,很多就是家中口耳相传的,甚至有不少人学习的还是带着些许错误的医书。
当年刘宏倒是因为疫病的原因很是认真的培养了一批医工,但是洛阳一乱,不少人直接完蛋了。
后面曹操这边在陆离的建议下对于医工的培养也比较重视,但神医不是能够简单培养出来的,是需要天赋的。
不说神医,比较好一点的医工,也不是短期内能够迅速培养出来的。
所以这种重视培养出来的,大多就是一种流水线式样的,能够治疗简单疾病的医工。
但到底是认真培养过,这个时候算是有人可用,反观孙权那边,虽然情况相较而言要好一些,但医疗条件相较而言就要差一点了。
双方最开始所谓的相对差距,很快就被来势汹汹的疫病非常平等的抹除掉了。
接下来的流程几乎没什么区别,大规模的爆发,隔离,处,死亡,病痛……
陆离真切体会过疫病带来的折磨与绝望,哪怕已经隔了好多年,如今想起来依旧历历在目。
他是得到专门照顾的人,他是有最好的治疗条件的人,可依旧那般难熬,更不必说集中的百姓。
绝望是带着腐烂与腥臭的味道,而百姓对它有着足够敏锐的嗅觉。
很多消息是压不住的,也没有办法压,江夏出现疫病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半公开的消息,不过对于战争几乎没有太大妨碍,因为孙权那边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陆离可以保证,自己这边可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将感染了疫病的人往对方那边扔的事情。
底线这种东西对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们而言,还是有点重要的,只要没有人打破,大家一般也都会选择遵守规矩。
就好像曹操不曾出现过屠城行为,其他势力的屠城行为较之原本历史上也少了许多。
毕竟曹操的屠城行为实在太过,可以说大大的打破了底线,以至于其他人再有类似行为,只要比不过对方,好像都成了一种战争中应用的手段,而不是要被大批特批的残暴行为。
陆离看完江夏送过来的文书,确定一切还在控制之中,曹昂也没有出事后,心里稍微放下了些许。
虽然清楚安定只是暂时的,说不定变故在写完文书送过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出现了,但人是不能一直紧绷着的,该有的张弛有度还是要有的。
处好文书后,陆离拿起一本医书看了几眼。
这本医书是刚从系统那边的文库里面淘出来的,与其说是医书,不如说是迷信书籍,什么时辰对着哪一个方向拜,重复几次,最后从哪个方向的树上取树叶树皮熬煮……
话说回来,出现这种疫病情况,确实是需要搞一搞祭祀的。
倒不是要靠着玄学治病,而是要靠着这种仪式来安抚人心。
就好像出现了干旱情况的话,是需要进行祭祀求雨的。
淫祀是指不合礼制的祭祀,不当祭的祭祀,与之相反的,自然也有祭祀的礼制规定,与被官方承认拥有受到祭祀资格的存在。
出现瘟疫,东汉一般是祭祀西王母与五瘟使者,前者属于官方正统,后者在民间广为流传,至少都不属于淫祀。
陆离就往江夏送了一份提醒曹昂可以进行祭祀活动的文书,也方便对方将吉祥物身份运用到最好不是吗。
虽然陆离并不怎么相信这个,但人在绝望的时候,是需要有心灵寄托的。
而且有些东西你不去做,也会有别人去做,与其让某些地方上的所谓天师、神人跑出来惑乱人心,还不如自己占据玄学主动权呢。
这就跟舆论阵地是一样的,你不占据,让别人占了的话,就只能等着被动挨打了。
曹昂收到来自陆离的文书,看清楚其中的内容后,忍不住就是一愣。
当时蔡瑁正好就在对方边上,看到他这样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情,没想到竟然是陆离提议搞祭祀的事情。
这倒是给他们提醒了,不过这有什么好惊讶的呢?
蔡瑁:“公子可是有何不明之处?”
又或者,难道是并不赞同这个建议?
曹昂倒不是不建议,也没有不明白的,他就是没有想到,他以为陆离不会喜欢搞这种手段的。
一来那份《禁淫祀》可谓是传遍大江南北,二来他与张角也可谓是血海深仇了。
再者说,曹昂也是跟陆离有过不少接触的,他能感受到对方对于这种事情其实并不怎么有兴趣,也可以称之为不信服。
不过这些倒是没有必要一一给蔡瑁说,曹昂只道:“只是想起《禁淫祀》,以为州牧不喜此类手段。”
当年《禁淫祀》传往地方的时候,蔡瑁还不曾在地方任职,但他也是看过的。
蔡瑁:“淫祀与正神,岂可混为一谈。”
第256章 回复
江夏搞起了祭祀, 扬州那边同样也没有落下,他们这边的迫切程度甚至要远高于江夏,因为这边百姓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