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他与胃[种田]》 60-70(第7/15页)
回来坐在餐桌边捧着杯热牛奶喝。
凌晨的灯光下,锅里冒着水汽,陈正端着杯方形玻璃杯,里面是刚做的咖啡,喝了两口,边低着头搅着锅里的馄饨,刘知南喝完牛奶后打了个哈欠,睡意来袭。
陈正侧目看他:“累了?”
刘知南点点头:“今儿运动量不小,又是摘草莓又是滑雪。”
“吃完就去睡,不早了。”
“嗯,想念大床。”
两碗热气腾腾的海味馄饨端上桌,香味飘散进刘知南的鼻子里,葱花飘在泛着油花的汤面。
刘知南总觉得陈正做的馄饨比外面的还鲜还好吃。
陈正递给他瓷勺,告诉他配方:“猪油,生抽调底,加了白胡椒粉,紫菜还有虾皮,涪陵榨菜丁,还有切成细丝儿的蛋皮丝,最后是一把葱花,冲入半碗煮馄饨的热汤。”
“馄饨是葱姜蒜调出的肉馅儿,要用温水,还得放几个蛋清,吃起来才会Q弹滑口,水开下锅后,等一小会儿,半碗凉水下锅,重新沸腾一分钟后捞起,此时的馄饨火候刚刚好。”
刘知南莫名想起了他刚来这边的时候在客运站边上吃的那口灌汤包,“这里的第一口食物就惊艳到了我。”
陈正:“灌汤包不难做,想吃随时都能给你做,等开春野菜冒头了,给你做包子,那才是季节限定的包子。”
刘知南吃了一个馄饨,边笑:“还要季节限定?”
“春笋长出第一茬,用它,加上腊肉丁,笋丁腊肉包,用嫩尖香椿炒鸡蛋,香椿鸡蛋包,最嫩的荠菜加上鲜扇贝丁,荠菜包,到时候每天早上换一样口味的包子吃。”
刘知南听的心痒,“好想到春天啊。”
“快了,明儿立春,再过不了几天,天气就暖和起来,地里的野菜山上的蕨菜就冒头了。”
“嗯,现在还是吃我的小馄饨吧。”
深夜的馄饨最暖胃,刘知南用勺子吃着皮薄馅大的馄饨,一口肉一口汤,还配有一碟辣萝卜丁。
“萝卜丁好脆,又麻又辣,不咸口,你买的?”刘知南筷子连夹了两下。
陈正吃的快,碗里的馄饨下了半碗,他边吃边回道:“不是,外面的味道没这好,王爷爷给了一罐,他爷爷那辈开过咸菜铺子,他学的这手萝卜丁外面吃不到,前阵子他不是从地里起了不少萝卜么。”
刘知南嚼的咔嚓响,“是,咱不还拖着板车去帮忙拉了嘛,用那些萝卜做的?”
“嗯,王老爷子说做萝卜丁得用他种的那种长条萝卜,还不能老了,然后加芝麻粉,青花椒面儿,鸡精这些腌制,最后用的红油辣椒才是独制,也就是他老了,每年就做两罐子了。”
刘知南:“两罐还给咱们一罐,以后咱们再多去帮忙。”
陈正嗯了一声,两个人边聊边吃,吃到了凌晨一点半。
*
第二天起来就是立春,今年的立春在除夕前,院子里的草坪里已经长出了紫花地丁和阿拉伯婆婆纳。
陈正早上浇花的时候本来打算除草时拔了的,刘知南刷着牙凑过去看,“别啊,瞧着好看,生机勃勃的。”
陈正便没铲,留着了。
今天天晴,两个人将冬天的被子晒到了院子外面去,才坐到餐桌前吃早饭。
早上的时候他们两个在杨黎上班前去了一躺杨家,送昨天带回来的草莓,杨婶昨天推了豆花,非要给两人带一盆回来,说早上吃豆腐脑香。
他们两人回来便将这豆腐脑端上桌做成了早餐。
刘知南上次在杨黎家吃过辣的豆腐脑,还是偏爱吃咸口,陈正便用木耳丝煮开加了生抽耗油,水淀粉,淋了鸡蛋液后用紫菜虾皮做了料汁,淋在豆腐脑上。
他自己则还是用辣椒油,酱油醋咸菜等调了碗辣口的豆腐脑。
一人一碗豆腐脑,桌上还放着一盘牛肉馅饼,一盘纸皮烧麦,刘知南边喝着豆腐脑边听着音响里的今日趣闻。
陈正给他剥了个茶叶蛋递了过来,“马上就是过年了,咱们家要添置些什么?”
刘知南想了想:“咱们就两个人也没什么讲究了吧,这样,咱们两每人买身新衣服算了。”
陈正笑:“还小吗,过年还要穿新衣服。”
刘知南:“小时候我过年就盼着穿新衣服有年我妈还给我买了双黑色小皮鞋,洋气的很,我就天天偷偷拿出来穿一下,就盼着过年。”
陈正点头:“行,给你买新衣服,多买几套,从年前穿到年尾,天天换新的。”
刘知南:“青桐湾让放烟花吗?”
陈正:“让,这里平时不怎么放烟花爆竹,就过年的时候老百姓爱热闹会放一些,没烟花年味不浓,就一直没禁。”
刘知南高兴道:“那年前咱们买一堆烟花回来,年三十的时候,咱俩就在院子里放烟花看。”
“好。”
前些天说到要去镇上收旧家具,今儿正好有空,两个人找了张大纸板,上面用黑色记号笔写着收旧家具。
骑着自行车到了青桐湾的镇口,将纸板往地上一立,刘知南坐在旁边的黄桷树下,笑道:“正哥喊一声呗,我看别人都要喊,收冰箱电视,旧手机。”
陈正插着腰挑了挑眉,才不嫌丢人,扯起嗓门就喊了:“收旧家具,越老越好的旧家具~~”
刘知南眯着眼睛笑,明明就是他的破主意,“正哥加油!”
今日青桐湾逢集,路过的人多,还真有几个背着背篓的老人家上来问,刘知南拍了拍屁股的灰,赶忙起来干正事儿。
“旧家具?多旧的算啊?”一个阿奶问道。
刘知南笑:“不一定要多久,就是看款式,要是款式好看,我们都收。”
阿奶笑了笑:“我年轻结婚的时候,娘家给我陪嫁了两只大箱子,现在还亮着呢,我就是瞧着用不上了,以后我走了估计就要扔了,你们要是收,我就出给你们。”
阿奶陪嫁时候的箱子,七十年代的东西了,刘知南点头:“行,阿奶你给留个地址,下午我们去你家看。”
“yun村一组,陈qun。”
刘知南写字的笔停住了,“允许的允?”
阿奶:“yun远的yun嘛。”
刘知南:“”
陈正转头笑:“永。”
刘知南:“陈qun,群众的群是吗?”
阿奶啧了一声,有点着急,“王字旁的qun。”
陈正:“琼。”
刘知南:“”
另外一位阿奶凑上来:“小伙子,我家有个老物件儿,我爷爷辈那时候就有了,要么?”
刘知南星星眼,阿奶的爷爷辈,那不得明清时期?!
“阿奶,是个什么老物件儿?”
阿奶回:“猪食槽,老大一块儿石头打的,再过一百年都用不坏!”
刘知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