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天官纨绔》 100-110(第24/29页)

“嗯?”赵淩抬头,“舅舅的、三姑姑的、大堂哥的,老家爷爷奶奶和嫁出门的堂姐的、汪先生的、米希的……快写完了。”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豆豆的。

    给豆豆的信写得细一点,半旬一封。

    剩下的差不多一个月一封。

    除了信之外,还要随信寄一些东西去,先草拟一张物品清单。

    赵王氏过去看他写的好几张纸的信,上面是王延夫妻在神都的日常生活,还抄录了王延最近比较得意的一首诗和一篇文章,和她平时写不满半页纸的家书完全不一样。

    常禾刚放下书包,洗了个手就过来给赵淩糊信封。

    赵王氏对她摆摆手:“刚回来歇口气。”

    常禾这次考过了县试和府试,院试没考过。

    赵王氏觉得是他分心的事情太多,尽量不让他干别的事情,让他起码考个秀才功名出来。

    常禾说是给赵淩当书童,但文华殿他又跟不进去,刚开始是赵淩在家里教一些,后来岁数到了就送去学堂跟着先生上课,除了各种用度比家里的赵淩他们略微差一些,但该有的都有,钱还是公中出的。

    有时候赵王氏也会指点一下他的功课。

    常禾本来觉得自己读书那么多年,赵淩都已经当官了,自己却连个院试都还没考出来,实在是太笨了,等他回乡考试见了别的考生,最近又见了赵静、赵学两个人,顿时觉得自己的读书水平还算是比较正常的。

    赵淩也对常禾说道:“炉子边温着奶茶,薄饼是下午刚烤好的。”

    他回来的时候还秋高气爽的,这会儿日头没了,风声都吹得乌拉拉的。

    他写完了信,把信纸挂在面前的细绳上晾起来,想起自己提前回来还有个事:“娘,我打算把书房扩一扩。您帮我看看。”

    赵王氏就跟着赵淩出去,听他比划怎么扩建。

    现在家里人多了,原本还算宽敞的大书房又加了两张桌子,变得有些拥挤。

    别的不说,书童都没法进去伺候。

    “我的意思是再加盖两间。”赵淩比划着书房边上原本规划的荷花池,当初心思很活络地还想着荷叶田田莲子羹,接天连碧糯米鸡,上面还像模像样地搞了个小桥。

    他甚至还想着架个水车,连接水流搞个水循环,用于夏天降温。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别说水循环了,就这一滩死水他也没法搞定。

    为了避免变成臭水沟,里面的水已经排干了,还填上了土,常娘子在上面种了点小葱什么的。

    赵王氏比划了一下长度,盖两间的地方是有的:“你能搞来多少琉璃窗?”

    “两间屋的琉璃窗不是问题。”赵淩一拍胸脯,“我可以假公济私。”

    赵王氏没好气地作势打他。

    赵骅刚好回来,进门就见这情形,两边劝。

    对赵王氏说:“孩子大了,不能打了。”

    又对赵淩说,“你那么大个人了,少惹你娘生气。”

    娘俩都不理他。

    赵辰、赵缙和田学智跟进来,听他们说建房的事情。

    家里连着几年因为子女嫁娶的事情,一直在修房子,赵王氏估算了一下时间:“盖两间房要不了多长时间,这两天就动工,淩儿把琉璃弄来。咱们弄简单点的,一个月就能完工。再晚天气冷下来就没法盖,得等来年开春了。”

    “那我抓紧。”

    家里人对加盖书房的事情都很高兴。

    动作很快,一个月时间就把两间书房盖了起来。

    其中一间变成了赵王氏的办公室,方便她日常处理家事。

    赵王氏对自己的办公室很满意,对办公室自带的地下室也很满意。

    地下室就是原来的荷花池,当初为了这个池子,特意做了防水,材料都是很好的。

    施工的时候,祝阳过来实验自己的滑轮组,把里面填进去的土又都挖了出来,计算工程时间。

    一来二去的,书房下面多了一个不算小的地下室。

    王延在地下室里转了又转:“这地方好,万一有什么天灾人祸的,能够躲在里面。”

    无论是王氏老家的武州,还是象州,都是膏腴之地。

    但水网密布导致水匪横行。

    偏偏如王家这样经营缫丝的家族,已经算得上一个季节性工厂,大量的货物进出依赖水运,通常临河而居,非常容易受到水匪的袭扰。

    只是象州武州那样的自然环境,铲子随便往下面挖就是水,很难挖地下室,所以都是想尽办法修建密室,譬如说隔墙,或者是借用假山等。

    赵淩认真听了,画上图纸,琢磨着用混凝土砌个隔墙出来。

    荷花池本来就比新盖的书房大一圈。

    他把地下室修成和上面书房一样大小,应该看不出来。

    虽说现在看不出神都会有乱起来的一天,但将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赵家的年轻人们就把修建密室当个游戏来做,天天你一把石子我一把沙子地往地下室带东西。

    王延忽悠完几个小子就不去管了,又去管家把管博澹老夫妻俩请过来住。

    管家几个儿子表情倒是看不出什么来。

    管博澹注意到王延打量的眼神,等上了马车才说道:“我家那几个儿子天天活得跟神仙似的,不会去管这些。赵骅小夫妻俩来京城的时候才多大?说起来赵辰小时候还在我们家住过一段时日。赵骅就跟他们自己兄弟似的,不会多想。倒是他们听说家里的大书房盖好了,肯定会经常来叨扰。”

    赵骅坐在车厢里就跟个透明人似的,一声不吭,生怕被先生逮着了什么错处一顿好骂。

    他自己爹娘就是寻常人脾气,对他这个幺儿疼爱是有的,但比较散养。

    岳父岳母就不说了,也就最近这段时间才相处多一些。

    他是到了管博澹手里,才体会到什么叫做严父慈母。

    王延说道:“都来。思源他们几个的学问没的说,让我几个外孙都好好学学。我自己就是眼馋这大书房,尤其是天气一冷,待在里头都不愿意出来。”

    新盖的两间书房,琉璃窗不仅大,按照赵淩原本的设计得用双层。

    只不过在施工的时候,他还是根据实际需求,把外面的走廊用琉璃窗给封了起来,算是搞了个阳光房。

    这样进出的时候可以避免温差,冬天还方便晒太阳。

    书房没一点雕梁画栋的东西,瞧着很符合王延不露富的想法。

    当然,王延的不露富,不是真的不露富,得叫低调奢华。

    像是小老头今天身上穿的一件蓝布袄子,料子和染色都不打眼,但上面的刺绣都是顶好的。

    类似的袄子,他做了好几件,每件的刺绣都不一样,一件穿不了几回。

    他最近还在跟女儿、女婿和外孙、外孙女们一起琢磨怎么改进棉纺织工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