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我们走向康庄大道[九零]》 80-90(第20/28页)
“这不是那谁吗?她怎么来了?!”
“我的妈呀。过见鬼啊。这不是金竹村竹兴文他老婆小翠儿嘛!”
“她啥时候回来的?她怎么还有脸回来!”
台上主持人王学海不明所以,他皱了皱眉头继续念道:“第105位选手名叫史馨雅。她演唱的曲目是《人人都说丹江好》。”
“啥?她叫史馨雅?她不是叫史小翠吗?”
“啥时候改名了?”
“你们在说什么啊?我怎么不认识她?”
在场的人中年纪稍微大一点的都还记得十几年前金竹村那个忽然消失的女人,有人说她跟着卖货郎私奔了,有人还说在县城看见她上了去外省的车,甚至有人说她掉下山崖摔死了。
但无论如何,抛夫弃子这个罪名是死死贴在这个叫史小翠的女人身上。
当然这也是十几年前的事,年轻的新来的都不认识她。
包括早都见过也听她唱过什至待她报出自己是金竹村人,王学海都没有怀疑过她的身份。以为是村里谁家的媳妇或者女儿听说有山歌赛后回来报名的。
宋香巧惊得两只眼睛都快掉下来 ,姜崖也紧紧骤起眉头,“怎么回事?”
待宋香巧说这个改名叫做史馨雅的女人是竹小蝶和黑蛋的母亲史小翠时,姜崖眉头皱得更紧了。
梁有仙嘿嘿两声,扭头盯着安庆生喊道:“你这老小子,嘴里说的王炸竟然是这个女人?!”
脑子只是转了那么一转,瞬时更火了,“你竟然为了打败我们梁家洼村,下血本把她找回来???”
安庆生见他说的离谱,“你瞎说啥啊。我哪能有这个本事把十几年不露面的人找回来。是她自己回来,找上我门,跟我说想报名参赛。”
“谁信你啊?!她都跑了十来年了,怎么会这么巧在这个节骨眼回来还要参加比赛?”梁有仙咋说都不信,脑子又那么一转,“总不会是咱们这比赛金额高到远在天边的人都知道了,要回来抢钱?”
安庆生老神在在,反正就说是碰巧,别的什么话都不愿意多说一个字。
姜崖转身去找竹小蝶,可唯有黑蛋还坐在后面的院墙上,傻了一样,死死盯着台上那位他从来不知道长什么样的女人。
“哎呀,这小妮子怕是跑了。可别出什么事。”宋香巧一跺脚跑出去找人去了。
台下乱七八糟,台上的史小翠,哦也就是史馨雅淡定如常,只见她施施然从旁边拿来一个乐器,先用手指扫了两下,竟发出嗡嗡声。再细看,这把像是二胡的乐器却又与二胡不一样,比二胡短,琴身木质,琴头上雕刻了一只俯卧的蛤I蟆,栩栩如生,两根琴弦从蛤I蟆的嘴里吐出来,造型奇特有趣。而且下端的琴筒用蛤I蟆皮蒙了一层,倒是其他乐器没见过的用材。
台下五位专家还是老袁率先认出来,他惊呼道:“这是蛤I蟆嗡!”
“蛤I蟆嗡?!”宣传部部长丁佳慧没听过。
老袁这么一说,戈明德、巩仁、苗秋月都瞪大了眼睛。
“我以前听说咱们西河县有一种几乎失传的曲艺叫做蛤I蟆嗡,这还是头一次见到。”
“是啊,这种唱法非常难学,解放前还有人唱,解放后就慢慢没人会了。”
在专家们惊呼中,史小翠唱了起来。
“说呀啊丹江哎哎呀咿呀,都说风光好呀哎呀呀……”她的手指在蛤I蟆嗡上轻揉慢捻,不慌不忙,随口就来,曲调轻松愉快,只是虚词衬词很多到你得从这里面扣歌词出来。
如果再仔细听,你会发现史小翠唱的时候这个蛤I蟆嗡的乐器会发出“咯哇咯哇”的声音,还真的像蛤I蟆的叫声。
“丹江哎呀呀风光好啊,风碎江呀唉呀咦面啊……”史小翠边唱边走,又跳又蹦,真声假声切换自如,尤其尾音“咦”拉高就变成假音,特别不好唱,但唱好了又格外好听。
众人糊里糊涂看着一个十几年没见过面的人上台表演,又糊里糊涂听了一长段听不太懂却又十分好听的调子,再糊里糊涂看着她朝众人鞠躬表示感谢。
王学海上台请她留步。
史小翠唱了半天竟一点也不喘气,手握蛤I蟆嗡朝王学海笑着说谢谢。
王学海方才在台下,已经得知史小翠的身份,这下近看,确实觉得竹小蝶和史小翠有几分像,尤其眉眼处都含着轻柔的光。
老袁率先抢过话筒喊道:“看你年岁也不大,从哪里学t来的蛤I蟆嗡?你手里的蛤I蟆嗡看着像老物件,民国时候的东西吧?是你师父传给你的?”
连连发问,好像恨不得把人提溜起来赶紧把她知道的从脑子里全倒出来似的。
第88章
第088章
与专家们发现瑰宝似的激动不同,在场的观众在经“有心人”解释和提醒后,俨然认为台上这个年过四十还风韵依然的女人是个为了姘头抛夫弃子的坏女人。至于她手上拿的什么稀有乐器,或是嘴里唱的什么稀有调子,都无关紧要。
乡里乡外向来对这种狗血淋头的男女之事最为津津乐道,尤其对史小翠有才有貌还爱抛头露面的,一点也不知廉耻的女人更为“感兴趣” ,更愿意站在道德高地藐视和批判她。
台下大部分人脸上带着愤愤不平之色,只有几个以前和史小翠相熟的人的脸上挂着惊讶和担心。
这要是在旧社会,这种离家出走的女人,管你什么原因,不被逮住也就算了,还敢回家,还敢站在台上装做没事人似的,那必须浸猪笼,浸十次都不为过。
史小翠依旧带着笑,甚至还请王学海把她手中的蛤I蟆嗡拿下去送到五位专家面前看。
“我从小就爱唱歌唱戏……”
那时候她还是个小姑娘,天生爱唱,有一次村里头来了两个“地蹦子”,一男一女,又唱又跳,手里拿着就是现在众人看到的这把蛤I蟆嗡。
当时她并不知道这种唱法叫什么,这两个人为什么被称为“地蹦子”,更不知道这个长得像二胡,发出蛙鸣的乐器叫什么,只是觉得他们跳得真好看,唱得真好听。只听过一次就难以忘记。
这两人也不进宅院,只在村口的大树下,在地上点着油灯,自弹自唱,然后求大家给点赏钱,没钱给点粮食也行。她从头听到尾,听得津津有味,连饭都忘记吃。只可惜这两人在村口只演了一次就走了。可哪怕只这一次,也在史小翠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再过几年,这两个地蹦子又来了,人老了许多,女的看起来病恹恹的精神不大好。两人依旧又唱又跳,蛤I蟆嗡里低沉欢快的乐调再一次在村口响起。只不过这次他们没唱几句就被村长呵斥停止。村长骂他们唱的是淫词秽语,影响恶劣,甚至还给他们按上一个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罪名。两人连连辩解却不得原谅,还被打了一顿,互相搀扶着逃了出去。
听到这里老袁感叹道:“蛤I蟆嗡来自于咱们老百姓最接地气,最粗糙、最直白的生活,就和南北朝时期兴盛的吴歌西曲一样,很多时候唱的歌词里确实有很多反映一些男女私情……”
他说得比较委婉,所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