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向康庄大道[九零]: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我们走向康庄大道[九零]》 120-130(第25/30页)

竹坑乡的发展桎梏。若是连防洪安全都无法保证,何谈发展?

    然而他确实没有料到两个村子之间的怨恨如此之深。尤其码头村正处于大力建设的关键阶段,村里人就认为自己比对岸的郭店村人高出一个等级,不愿意对方过来分一杯羹。而且姜崖猜测到村长陈元基内心隐秘的想法,那就是码头村的建设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乡政|府不会也不敢把他如何。不然村民逆反搞破坏,耽误了建设进度,乡政|府的人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他敢这样。

    喝得抬不起头来的王学海突然仰起头来,吼道:“早知道两边都不救了。人总要伤在身上才知道疼!”

    徐洪福没好气地使劲拍了下王学海的肩膀,“闭嘴!趴下睡觉!”

    王学海咕哝着趴下去:“真是欠他们的!”-

    时间过得很快。树越来越绿,天越来越暖,晚春明媚,一切都在繁荣生发。

    南关关口旁边的游客服务中心已建到二层,广场、停车场等也都在有序的推进中。

    除此之外,竹坑乡发生了两件喜事。

    一是竹坑乡溶洞群申请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的事有了些眉目。宋香巧和梁有仙前段时间找到省勘察设计院,共同出资请他们过来做调研报告。不愧是省院,技术水平成熟,关键是他们手上有别的设计单位没有的地质方面的资料图纸和信息。对方过来跑了半个月,就完成了基础调查。调查显示除了已经开发利用的金竹村□□洞和梁家洼村溶洞外,由两洞为中心方圆五公里内竟然有大大小小的洞xue一百多处,均属于奥陶纪石灰岩。想象一下,早在五亿年前,这里就鲜活缓慢地发育着各种石笋、石林、石花、石柱……甚至有些溶洞在数万年前还是猿人的栖息之处,如今这些溶洞又成为当地人发展经济的动力之源。

    设计院的专家初步判断,竹坑乡的溶洞群是秦岭淮河一线最为集中的溶洞群,具有一定的保护利用价值。接下来,他们会正式出具正式的研究报告,待通过专家评审会后,就可以继续操盘省级地质自然公园的申报工作。当然这其中的难点还是如何平衡溶洞群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第二件喜事则是法海寺的重建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自从去年在猴山发现法海寺旧址、保存较好的千佛洞和青秀大和尚的肉身坐像,省市县三级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局也在第一时间派遣专家过来划定保护范围并组织考古调查。佛教信徒也对这一发现欢欣雀跃,很多人暂时哪怕摸不到法海寺的一砖一瓦,也时不时跑去猴山沾沾青秀大和尚坐化之地的佛光。因为猴山还未修建登山路,经常发生信徒迷路事件。后来经过慎重考虑,肉身坐像暂且供奉在不远的香严寺,信徒可前往此寺朝拜。但法海寺的重建工作必须提上日程,在合适时候也会恭迎青秀大和尚回到坐化地。问题就是重建的钱从哪里来?政|府分配下来的文物保护资金毕竟有限,若是等政|府凑齐资金怕是要等到猴年马月,所以有组织能力的信徒们召集起重建募捐工作。去年广东旅游团豪捐二十万给了众人极大的信心,他们走街串巷,深入民众,五毛不嫌少,一百不嫌多,就这么一点一点,经过一年时间竟然募集到了100万之多。虽然与完全建成法海寺所需资金相比还差很远,但事不宜迟,庙可以一间一间的建,香火不能断,信仰不能停。于是在多方努力下,宗教局任命法源和尚作为法海寺的主持,主推重建工作。第一批保护资金和募捐资金将用于修建最核心的山门和大雄宝殿。

    四月底的乡项目推进会上,姜崖作为发言人向领导和同事汇报了乡里重点项目的进展,大家都非常开心。看着好似不可能的事情在集体的努力下,一点点露出眉目,这种成就感无与伦比-

    五一劳动节这天,乡政|府大院难得安静。所有人都被乡长勒令回家休息。准确地说,从前年后半年,到现在,几乎两年的时间,这个大院的所有人都忙得飞天飞地。有人天天在各个村里解决各种匪夷所思的问题,有t人蹲在工地监督工程进度的同时学会了搬砖扎钢筋和水泥,有人跑南闯北找技术找专家,现在自己说起如何科学养猪也头头是道……哪怕是食堂大师傅忙得厨艺都精进了不少。

    姜崖是昨晚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人。

    大早上姜春没舍得叫他起来,把早饭热了又热。

    天井下的大鱼缸里几只游鱼戏弄着莲叶,已有零星知了爬上了树聒噪。八哥安静地低头吃着玉米粒。

    姜春和老袁坐在屋檐下,一个双手抻线,一个绕成毛线球。

    不知道老袁说了什么,姜春忍不住笑出声,随即又用脚尖轻踢了对方一下,让他别闹。

    姜崖从屋里走出来时刚好看到这一幕。

    他往后退了一步,靠着墙,唇角勾起,又等了一会,才趿拉着鞋子往外走。

    姜春立马回过头,瞧见儿子赶紧起身道:“饿了吧!我给你盛饭。”

    姜崖乖乖地点点头。姜春非常满意儿子没和她抢盛饭,“来帮我绕!”

    姜崖从母亲手中接过毛线球,熟练地从袁叔左手绕到右手,几番下来,毛线球又大了一圈。

    毛线是深蓝色的,姜崖抬头看向袁叔。

    老袁像是知道他想法,笑道:“这可不是给我准备的。你妈说趁着天不热,给你多织两件毛衣……”

    说到这里老袁挤挤眼,压低声音说:“你妈怕织得不好,前几天专门去了县里一趟,买了好几本专业书。挑灯夜学,废寝忘食。不管咋说,是尽了心的!”

    姜崖忍不住笑起来。母亲姜春是一个从来不吝于表达爱意的人,只不过她的表达方式与传统母亲不同。她不逼婚,不干涉,不强迫,不讽刺,永远尊重姜崖的决定。然而但凡她试图表达传统式母爱的时,比如做饭,织毛衣,炸零食等等,总会翻车。

    袁叔去年被迫穿上母亲亲手织的毛衣,针脚凌乱,尺寸错乱,只能靠着真爱来抵挡寒冷了。

    姜春从厨房出来,瞧着两人挤眉弄眼的,问:“说啥呢这么高兴?”

    两人同时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姜春哼了一声,让姜崖赶紧吃饭。

    玉米糊糊配香辣南瓜片,再就几块烤馍干,吃起来爽香回味。

    难得的休闲时间,三人又摆出小桌子,放上瓜、烤花生、核桃、红薯干,还有小鱼干,吃吃喝喝,闲聊发呆。

    晌午头时,正当老袁起来准备做午饭时,忽然听到外面一声闷响。

    姜崖脸色一沉,“又有人在河里炸鱼! ”这次怕是用的炸药还不少,不然声响不会传这么远!

    老袁痛心疾首,“都说过多少遍了。不能炸鱼电鱼,怎么还有人不听!”

    姜春叹气,心疼地看着姜崖,“能赶回来吃饭不?”

    姜崖边应着边抬脚往外走。

    没走两步就看到徐洪福,他显然也听到动静,不放心要去江边看看。

    两人相视苦笑,而后一起加快步伐往江边走-

    “有大鱼飘起来了!”

    “快捞过来!”

    “这次真可以!快快,动作快,捞完就走!别被人看到了!”

    几人动作娴熟,一个猛子扎进去,不一会就游到江中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