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八十年代新一辈》 30-40(第21/26页)
兴,热情的不行,非要邀请她过来再吃点。颜丹霞推辞半天推辞不了,只好象征性地拿着筷子坐到餐桌上。
等一家人吃了饭,帮着将碗筷收拾下去,颜丹霞才聊起这次来的目的。
“……机械二厂那位八级钳工高师傅,自己总结发明出了两短一长的划线方法,我从他那里学会了,想要分享到全车间。我专门请示了高师傅,他很支持我,他不保守,而且非常希望能将自己这种简便又实用的方法传播出去,让所有的钳工都受益。”
林玉峰对于这种划线方法很感兴趣,颜丹霞便将这种方法简单的跟他说了一下,林玉峰听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说:“是个好办法,又简单准确率又高,值得向全厂推广!”
他看向颜丹霞,脸上流露出异样的表情说:“小颜呀,成长了,进步了,很不错!”
待颜丹霞走后,林玉峰跟何嫚感慨,说:“这孩子真是不一样了!不愧是参加了技改小组,又出去首都见了世面的,眼界见识,思想境界都不一样了!”
何嫚也听到了两人的谈话,自然知道林玉峰感慨的是什么。
“是啊,这孩子以前好是好,就是有点不合群——她不合群,也不是她自己的原因,主要是你们车间以康明强打头的那帮人欺负人!”
这事没有比林玉峰更清楚的,这些年他没少护着颜丹霞,也是颜丹霞自己技术高,不然早被康明强那帮子人给挤兑走了。
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愿意把学到的知识分享出来,这就不得不说,她的思想境界之高了。
要知道,不管是她从别人那里学到的,还是自己总结的,只她自己会就是独门秘籍。没见康明强当年给颜丹霞当师傅的时候从来都是遮遮掩掩的,不肯教授她任何技巧性的东西吗?唯恐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以前的颜丹霞也只会自扫门前雪,可现在不一样了,有大局观,不保守,会站在全厂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何嫚说:“让我把我学到的知识,教给我的仇人,我可办不到!便宜康明强那老小子了!”
林玉峰却说:“我百分百肯定康明强那小子就是学会了,他也不肯用!他那人技术虽然不行,但是厂里独一份的六级钳工,颜丹霞没来之前,也是咱厂里的权威,那机器他说一句修不好就得请省里的专家过来!”
“自从小颜过来,那修不了的机器能修了,他不会的技术人家会了,他心里头就不平衡了。偏偏人家只是个20出头的年轻人,还是个女的,他心里头就更不舒服了,这才想方设法的针对小颜。”
“也是小颜自己厉害,被针对了这么多年,愣是没让那些人落下好处。自个儿跟个南山松似的,我就坐在这,任凭你们东南西北风刮过来,我就岿然不动!人在身边跳跳嚷嚷,她该干什啥还干啥。所以我说她是当大将的料,肯定能成才。”
何曼非常认同自家丈夫说的这些,点头,“可不嘛,我第一眼见,就觉得她是块料。”
第39章
他们第一次见到颜丹霞是在厂医院, 那时候颜丹霞的父亲处在弥留之际,她从下面的公社里赶过来跟父亲见最后一面。
父亲交代让她接班过来海州厂上班,叮嘱她一个人以后好好过生活, 便撒手人寰。
颜丹霞在忽然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之下, 还能想着跟厂里商量父亲的安葬事宜。
那时候他们就知道这个孩子坚强, 有韧性,有主意,有主见, 分得清主次,是个心明眼亮的好姑娘。
林玉峰说:“人啊, 她就是能成才也得有机会呀。我看啊,她就是从去了技改小组之后才变得不一样了。你是不知道,她这回代表海州厂去机械二厂传授经验、指导人家生产,再回到我们车间, 车间那些家伙对她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了!以前老是给康明强充当急先锋的那一小撮人, 都恭恭敬敬的,开始管她叫姐了!”
林玉峰想到自己从办公室里瞄到的情景, 就直发笑,拍了拍大腿说:“过瘾得很!”
何嫚:“这么说都是秦今朝的功劳?就是他把小颜选到技改小组的。”
她马上又否定了自己的说法, “小颜是咱整个海州厂技术最好的,他要是选了康明强,康明强也得是那块料啊!”
这话说的,等于没说。
林玉峰瞄了妻子一眼,说:“小颜是千里马,秦工就是伯乐, 他们两个是互相成就, 缺一个, 咱海州厂这个废水利用装置就不能成事儿。”
何嫚觉得,丈夫这话说的中肯。脑中忽然浮现秦今朝和颜丹霞两人的身影,心中一动,说:“你别说,他们两个站一起,还真挺合适的,你说我要不要给他们两个牵个线儿?”
林玉峰忙阻止她,“你个老娘们可别瞎整,两人不合适,差着岁数呢,各方面条件差的也多。你这对象给介绍了,要是不成,俩人以后还怎么见面?这不是坑了小颜吗?”
何嫚想想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又听林玉峰说,“与其琢磨着让小颜找秦工当对象,我觉着还不如让他帮着把小颜级别往上升一升,康明强那样的都是六级钳工,小颜比她差哪了?”
何嫚自然也知道如今秦今朝在工厂里的影响力,但级别的提升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当初颜丹霞入厂一年就从学徒工转到正式工,转正就是三级工,固然是她技术水平太优异的原因,林玉峰从中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从三级工再往上提升,甚至升到康明强的那个高度,那可比当初的难度大太多,不是林玉峰这个车间主任就能做到的。
“能行吗?这么大的事儿,人家得出多少力呀,这么费力,自己个儿又得得不到啥好处的事,谁能干啊?”何嫚说。
林玉峰:“看吧,回头我找机会跟秦工说说。这事儿,咱也不明说就,透露这么个意思,他要是能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头,有好机会能想着着小颜,咱的目的就达成了。”
从3月12号开始,就有参加座谈会的化肥厂领导自全国四面八方远道而来,座谈会筹备组更名为接待组,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开始忙碌起来。
要说涂主席这个人还是有些能力的,难怪能做到工会主席这个位置。
考虑到天南地北的化肥厂同仁需得先到燕市中转才能来到海州,为了更加方便他们,为了体现海州厂的热情好客,海州厂跟海州市汽车运输总站租了辆大轿子车,每天往返于燕市火车站和海州厂接人。
这一举措,使得各个化肥厂领导赞不绝口,连连道谢。
他们都来过燕市,但绝大多数都没有到过更北方的地方,交通不方便、人生地不熟的,甚至语言都可能无法通畅地交流。天知道他们下了火车,就看见了“海州厂接待站”的大条幅时,心里头有多踏实。
从涂主席身上,秦今朝愈加确定,只有用不好的人,没有一无是处的人。
到十三号这天下午,最为偏远几个省市大化厂的参会人员都已经到了。参加这种级别会议的,不是厂里的一把手就是二把手带队,带上一两个单位的技术骨干,组成一行三四人左右的队伍。
化工部的报纸、杂志,还有海州市的媒体也已经驻扎进来,在厂区里,开始进行前期的采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