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户家的夫郎赘婿: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屠户家的夫郎赘婿》 120-130(第16/18页)

,周宁帮他理了理官袍,“你还算穿艳色的衣裳更好看。”

    周宁觉得沈临川面皮白皙,穿一些老成的颜色反而不大好看,听他家夫郎这么说,沈临川轻笑了起来,“好,那日后为夫穿红色紫色的官袍。”

    头一日当值不好迟了去,周大已经驾好了马车在等着了,沈临川摸了下两个小崽子的脸就出来了,惹得周小煜啊啊不高兴地哼唧了两声。

    罗青山也在门口等着了,和沈临川穿着一样的深青色官袍,只是腰间的配饰有些许不同,两人在一块当值,周大赶着骡车一道给送了过去。

    沈临川踩着凳子上了马车,“辛苦爹跑上一趟了,家中还缺个赶马车的,这两日给寻来。”

    周大嗐了一声,“费这个银钱做什么,现在爹闲着也是闲着,不过是赶着马车罢了,还能省上些银钱,先不必寻了。”

    “好,听爹的,那就辛苦爹了。”

    “辛苦什么,一天就两趟,哪里就辛苦了去。”

    周大赶着车乐呵呵地走了,家中哥儿和哥儿婿还有小孙孙们都来了京城,若是他不跟过来的话只是放心不下的,这京城中花销又大,能省下一个人力是一个。

    沈临川今儿头一天当值,幸得有罗青山和叶景兰作伴,也不觉得有什么拘谨,只当是面试成功新公司入职了。

    罗青山是五经博士,说是掌经义讲解,其实是奉祀孔圣先贤,没有什么主要的事务,在翰林院可以说是相当清闲的一个职位了,若是没有建树的话,以后怕难以升迁。

    学问好的话能升为侍讲侍读,可以出入国子监讲学,若是升为侍读学士的话能入宫给众位皇子讲学,成为儒学大家不失为一条升迁之道。

    沈临川的典籍一样是个闲职,管翰林院内的文殊阁书籍,说白了就是个高级图书管理员,沈临川觉得挺好的,文殊阁里面有不少书外面可看不到。

    叶景兰一个庶吉士更不用说了,连个品级都没有,入了翰林院就是个打杂的,好在和沈临川一道分在了文殊阁也算是有个人作伴了。

    同榜的进士都是今儿同一日入翰林院,除了调任外地的,剩下的大多数的三甲进士都返乡等待朝廷征调。

    虽说在千千万万的学子中得以金榜题名,但也不是立马鲤鱼跃龙门,三年一次的会试,不知道有多少进士等待征调,像沈临川三人这样能入翰林的已经是其中幸者了。

    更有三甲的进士觉得名次不好,再次参加会试的,只求有个好名次,就算是不能留在京中,外派成为小官也是好的,也算是入了官场了。

    三人领了职各自去了,沈临川和叶景兰一道去了文殊院,看着浩如烟海的皇家典藏,沈临川不由惊叹,“这地儿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叶景兰也很是高兴,“这里面可有不少外面没有的孤本,当真是个好去处。”

    文殊院的掌事是个五十来岁的老者,一个七品的小官,平日里就转上几圈,全当是养老了,今日有几位新进士入了文殊院这才过来了。

    看见进来的几位年轻人,唐明世只是背着手转了一圈,“文殊院平日里没什么事,打扫一类的自有小吏做,也用不到你们,自己找事情做就是了。”

    唐明世说完就背着手走了,嘴上还嘟囔着,让老夫起这么早,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几人中就数沈临川的官职大一些,唐明世走后新来的进士纷纷看向沈临川,“沈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沈临川也头一次来,哪里知道该做什么,他只是一个高级图书管理员罢了,图书出借登基也不用他们下手,自有小吏做这些琐事,“唐大人说无事,自行找事情做就是了。”

    前面还有几位典籍,其中一位不停地打量着沈临川,见沈临川看过来了笑了笑,“沈大人,听说你也是清河镇人?”

    沈临川不认得此人,他刚入这文殊院,怎么会认识里面的人呢,拱手行了一礼,“下官清河镇人氏沈临川。”

    那人也笑着回了一礼,“我还真是和沈大人有缘,我也是清河镇人氏,孙世安。”

    沈临川听见这个名字脸上的笑也没下去,原来是他呀,孙世平的堂哥,孙家引以为傲的进士孙世安,没想到两人竟然在一个地方当值,冤家路窄。

    沈临川只是客气地应付了两句,两人算是平级,都是典籍,只不过孙时安比自己早入了几年翰林院罢了。

    沈临川和叶景兰一道走了,孙世安看着沈临川的背影笑了起来,今年开平县出了个状元和探花郎,他一早就写信回家打听了一二,都是同乡,说不定以后还能有所助益。

    哪知道他那个蠢货堂弟和沈临川结了仇怨,他自然不会为了孙世平那点破事出头,只是这沈临川,两人若没有什么冲突也就罢了。

    沈临川二人在里面转了起来,他也没把孙世安当仇敌,相安无事就是了,但若是孙世安要挑事,那他也是不怕的。

    文殊院虽是皇家书院但有些不常借阅的典籍都有些发霉生了蠹虫,翻着一股腐朽的气味儿。

    叶景兰被呛得咳了起来,“前面还好,这后面的书都积了灰儿了。”

    “文殊院这么大难免有照顾不周的地方。”

    文殊院典藏了将近八万本书,不少不常借用的书疏于管理,腐烂也是常有的事,入职的头一上午无事可做,先来的进士们一脸兴奋的参观了文殊院。

    到了晌午去翰林院的公厨用饭,罗青山已经在伙房门口等着了,放眼望去都是身着青绿色官袍的小官员,俸禄微薄,来这公厨吃饭还能省下不少的钱。

    今儿是新进士入翰林的日子,一眼望去就知道哪些是新来的,哪是之前的,眼底都是兴奋好奇的泛着清澈的愚蠢满脸的抱负,一看就是新入职的翰林。

    那句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如入阁,是多少新晋进士的指导语,盼着有朝一日能建功立业,升官拜相。

    沈临川三人找了张桌子坐了下来,杂役端着托盘过来了,两个荤菜一个素菜一个汤,比在白鹿书院的伙食好上了不知道多少。

    “听闻京中喜食羊肉,看来所言不虚。”

    罗青山说着就先举起了筷子,中间放着的是碗蒸羊,带肥膘的嫩羊肉整齐地码在碗中,吃起来鲜嫩滑口。

    罗青山嗯了一声,“倒是滋味儿不错,沈兄叶兄快都尝尝。”

    沈临川两人也纷纷动了筷子,这翰林院的吃食做得确实不错,三人纷纷夸赞了两句。

    一旁的有人嘀咕了句,“没见识。”

    另一个小官用胳膊肘轻撞了一下出声的人,“吃饭吃饭。”

    又低声和那人说了什么,那人不敢回头默默吃起了饭,他只是随口嘲讽了句,哪知道邻桌是状元郎和探花郎啊!

    那人入职翰林院多年还是个青袍小官,升迁无望,又见是刚进来的新进士,心里有些怨气随口讥讽了起来。

    好在沈临川三人都是性子沉稳的人,眼睛都没抬一下继续用饭。

    沈临川也觉得这翰林院的饭食不错,边吃边和罗青山说着话,“罗兄,今儿头一日来,可有什么事?”

    罗青山摇头,“虽是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