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文娱: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我在古代搞文娱》 60-70(第5/11页)

,战神归乡记那样的。”

    她虽然更喜欢迷魂记这种的,可是这种奇思幻想的故事,感觉写起来一定很难。

    倒是战神归乡这种,假如去掉战神征战那一小段,她觉得似乎是可以的。

    只是她落了笔,写出来一句:一位姓杨的农夫,从军入伍,十年后归来……

    她这一看,可不就卡住了?

    这不是跟战神归乡一模一样了么?

    这可就写不下去了呀!

    楼欣月笑眯眯地点点头。

    “哦,战神归乡么……”

    明白了,新手小白的第一部,必然是看了某个书非常喜欢,于是就升起了自己也想试试的念头,然后下笔就是简单模仿,老实一些的,就是跟风,人品差的,那就是剽窃了。

    “其实想要写类似战神归乡的故事,也不一定就都得是武夫啊!那豪商带着万贯家财回乡,医神带着一身神奇医术归来,从前被人看不起的丑丫头,居然变成了阔太太,呼奴使婢的回乡了……这不都是一个类型的么?”

    楼欣月越说,杨氏眼睛就是越亮。

    对呀!她怎么没想到呢?

    “其实写故事,跟咱们寻常人闲来聊些是非八卦的路数是差不多的,那些大婶子,婆婆们平时说的那些,好多只要稍加挑捡,那可就是个有趣的故事。”

    杨氏若有所思,“可那些故事不是太过粗俗了么?”

    不是东家娘子和街尾汉子有首尾,就是张家小儿子赌钱被剁了一只手,或是老牛家的鸡跑到了老马家的门前,被老马家给藏起之类的,这东西写成故事,能看?

    楼欣月笑了笑,“打个比方,如乡下婆子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谁家的妇人是个不下蛋的母鸡……比如现在有个年轻媳妇,成亲五年不孕,被婆家人打骂虐待,最后还休回了家,年轻媳妇就上了吊……这种故事,是不是并不鲜见?”

    “但咱们若是给这故事改个结尾呢?”

    杨氏眼露迷芒,“改结尾?那要怎么改?难道是,男人念着旧情,又把媳妇接了回去?破镜重圆,媳妇又治好了病,生了两儿一女?”

    楼欣月卡吧一声将手里的花生捏开,笑道,“这虽然也不是不行,但杨娘子觉得这可能么?就算是硬写了,会不会老套了些呢?”

    “比如说,咱给她改个狠的,年轻媳妇上吊被救下,于是不再寻死,而是织布纺线,终于攒下了一笔不小的银钱,在家中照顾爹娘,看顾侄子,得了全家人的一致爱重,然后她嫂子将自家的表弟给小姑子牵了线,小姑子嫁过去以后,又能挣银子,做事也周全,对前头生的继子也好,婆家人都极喜欢这新妇,等到了年末,新妇偶感不适,一去诊脉,竟然已经有孕四月,可不是大大的喜事?”

    “那新妇第二年生下龙凤胎,抱着孩子喜极而泣。而前夫再娶之后,仍旧还是一儿半女也无,新妇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吃酒,喜气洋洋,人人恭喜,消息传到前夫家,前夫一家面目无光,一整日都不敢出门!原来不是新妇不能生育,而是前夫种子不行……这可不也是战神归乡么?”

    第65章 走了那不是痴人说梦么?

    杨氏敲开陆家小院的院门,同看院门的陆老汉点了点头。

    笑嘻嘻地招呼了一声,“大伯。”

    陆老汉也知道杨氏最近常出门,是去替东家办事去了,便也点点头,待杨氏进了院,这才将门栓好。

    陆家人口简单,只有陆先生和两位妾室,唯一的老仆也就是这位陆老汉了。

    据说陆老汉原不姓陆,姓是来陆家改的。

    早些间陆家还是有几分底子,家里最盛时也有四五个仆人,后来不行了,才只剩下陆老汉一个老仆。

    柳氏正端着一碟子做好的点心从灶间出来,打眼见着杨氏,不由得立定在地,上下多打量了好几眼。

    “咦,杨姐姐,什么事这般高兴?”

    这杨氏,双颊飞红,眼里带光,走路都格外有风。

    “自然是好事!”

    杨氏笑眯眯地答了话,自去净了手,又换了件外袍,这才去拿了一块点心尝了尝。

    她和柳氏都各有手艺,柳氏的手艺就是做菜和点心。

    而她则是做得一手好针线。

    柳氏今儿做的,是

    不大常做的酥油泡螺。

    做这个需用奶酪和糖霜,这两样食材市面上可都不便宜,并不是小门小户的人家吃得起的。

    然而陆先生最近大笔银子入账,给柳氏的家用也多了十两,因此柳氏特意做了陆先生最爱的点心。

    “相公可在么?”

    “才被周公子家的小厮请了去。”

    杨氏点点头,才要再拿一个,被柳氏拦了。

    “相公就爱这口,等他回来吃够了,有剩的再给姐姐。”

    杨氏也就收了手,笑了笑就进了自己的卧房。

    柳氏原以为杨氏会跟她笑闹几句,却没想到杨氏一声不吭进了屋,还当她生了气,忙跟了过去。

    却发现杨氏已是端端正正坐在了窗前,手上已是开始磨墨。

    柳氏骇笑,“姐姐这是还没死了要写书稿的心思呐?”

    杨氏头也没抬,轻声道,“我想再试试。”

    柳氏扯了扯嘴角,待要再说两句玩笑话,可杨氏那般专注,倒显得她是成心来捣乱的了……当下便不吱声地退了出去。

    走出了门,她才无奈地撇了撇嘴。

    依她看,杨氏就是异想天开!

    写话本哪是想写就能写的?

    相公还是读书人呢,要写出一个好话本来,那不知道得费多少工夫呢!

    头前几年,相公还能写来着,这几年相公也是才思耗尽,只能去买书坊里的话本回来,自己稍加改动,比如加上一些风月桥段,这才能挣着那些富贵爷们的银钱呢。

    而杨氏呢?

    不过一介妇人,还跟她一样,都是那般的出身,虽也识了几个字,能抄抄写写了,可要想自己写话本,还是跟艮岳散人那般受人欢迎的战神归乡?

    那不是痴人说梦么?

    长兴城东,原家宅院门外。

    十来辆大车就停在街边,原家的家丁和仆人们来回搬运着大袋小袋,忙碌进出。

    眼瞅着万事俱备了,原家的二管家小跑着跳上第一辆大车,指挥车夫启程。

    车队缓缓启动,速度也渐渐加快。

    原公子自己一人占了辆大车,车内厚厚丝毯铺地,长座上也是铺着厚软的棉垫,将大车的颠簸降到了最低。

    原公子整个人半坐半靠着,目光看向窗外的街景。

    上回从这儿启程之时,跟他坐在同一辆马车里的,还是……

    原公子垂下眼皮,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物是人非,事事休。

    现在想想,若是真如那迷魂记里的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