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文娱: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我在古代搞文娱》 120-130(第7/10页)


    这要是给半大的孩子们看的话……

    王管事的眼睛睁大,呼吸都重了不少。

    他忙对在一边伺候的仆妇道,“去把……十一郎,十二郞唤来。若是只见着了一个,那就叫一个来也行!”

    他将连环画小心地放在了一边,又拿起了那本正常尺寸的书稿。

    不过在看之前,他却是满眼惊喜地问了句。

    “楼姑娘实在是天才!这种带画的书……”

    楼欣月接了句话,“这个可以叫连环画,其实也不是我第一个想到的,咱们栖云城里的青云庙大殿的壁画,可不就有青云仙师的故事演绎?”

    “啊,对对对,连环画!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这种带画的书,定然会更受欢迎!”

    这种有画有字的,可不最适合那些识字不多的人?

    哪怕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若是有人给他大致讲过梗概,拿着这小画本,也能看有滋有味来!

    王记若是趁着边塞侠影录的热度未散,就推出连环画版,那绝对能一炮而红,羡杀其他书坊!

    没准就是跟京城的书坊相比,也能略胜一筹!

    王管事越想越是热血沸腾。

    如今王记书坊就已经隐隐将成栖云城中的大书坊了。

    而且这种连环画的版本,除了能做边塞侠影录外,那别的话本岂不也能做?

    可惜啊可惜,艮岳散人的战神归乡记和豪商恩怨录这两本,要是做成话本,定然也会十分精彩,可惜却不是他们书坊印的。

    二人说着话,一个半大少年迈着大步就进来了,声音仿若洪钟,跟他的年纪十分不相衬。

    “七叔,唤我来可有什么事儿?”

    这位王十一,也是王氏族里的儿郎,论起辈分来,算是王管事的侄子。

    王记是族中的产业,书坊里的老师傅、杂工、城里城外书铺的掌柜和伙计,也都是姓王的。

    但其实王氏一族,也不是不想多培养出几位优秀的读书种子,能更进一步,带着整个王氏家族飞升。

    只可惜,也不知道是不是祖坟没冒青烟,能培养出如王管事这样饱读诗书但又不是科举那块料的,已经十分不易了。

    更多的是王十一和王十二这种,只粗识了几个大字就再也不乐意读书,更乐意干些体力活,比如去赶马车搞运送,或者去书铺子里当伙计。

    王管事招手叫他近前,将连环画交给他看。

    “你看看这本新式话本再说……小心些,莫要粗手大脚!”

    王十一有些头疼地接过这本小号的话本。

    不是,他真的不是爱看书的人呀!

    就算是话本,他也更乐意花点铜板去茶馆里听说书先生说书啊!

    他一看书上那密密麻麻的字,就忍不住地眼也花头也疼……

    “咦?这是……这竟然是画?”

    画下头倒是有几行字,这些字配着图来看,倒是让他看得神清气爽了。

    “练将军身为边关总兵……呀!这是边塞侠影录!”

    前些日子城里最热的就是武者大会,他是一有空闲就去看热闹,少说也连看了十几天了。他们王记推出了武侠话本,他自然是知道的。

    族里的老人们那是有夸的有不喜的,不过等上中下三册印的那几千本全都被抢空了,书坊里的分红居然是半年前的几倍,那些忍不住叨叨的老人们也就都闭了嘴。

    那武侠话本里的故事,他自然是极喜欢的。

    但他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字,也是真看不进去呀!

    这回倒好,竟然还有这种带图的话本!

    这简直就仿佛是专门为他造的一般呀!

    王十一也不客气,二话不说,就拉了一张小凳子,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看到族侄这般,王管事感觉是彻底地稳了。

    第128章 江湖是人情世故啊!

    在族侄看连环画的时候,王管事也将手里的书稿看了个大概。

    这本仍然是武侠话本。

    这倒是很符合王管事的期望。

    毕竟这波武侠热还远远没有过去,反而是因为第一本武侠的出现,勾起了城中更多读者的兴趣。

    就连那本挂羊头卖狗肉的大漠英雄记都让曹记又挣了波快钱呢。

    虽然这快钱挣得越多,曹记的信誉就降得越厉害吧,但曹记早就一团乱糟,朝不保夕,自然是能挣几个算几个了。

    这次故事的主角,不再是女子了。

    王管事微不可觉地松了口气。

    上次的武侠话本,主角是个女子,强势得很,城是她守的,爹是她救的,神医是随着她到边塞的,那些勾结番人的江湖邪门教

    派,也是她破的……

    会在受欢迎的同时,又被不少上年纪的古怪老人看不惯,倒也不奇怪。

    这一次的主角,却是位少年镖师风二郎。

    风二郎出身武师世家,不但打小就练童子功,练出了一身高强的本事,而且长相英俊帅气,打小就被亲朋好友们戏称为玉面仙童。

    风二郎的父亲风老爷,是福达镖局的大当家的。

    而福达镖局,则是风二郎的爷爷开创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终于成了名闻三县的大镖局。

    风老太爷为人豪爽本事,先后娶妻两房纳妾两房,共生下了五个儿子四个女儿。

    可惜前头元配生的长子,在跟着风老太爷走镖的时候,路遇悍匪,不幸受了重伤,回到家中,只挺了不足两月,就不治身亡了。

    除了这位长子,风家折损在押镖上的还有长女的夫婿。

    元配一共生了两子一女,就遇上了这般的祸事,承受打击过大,又感染上了一场风寒,竟然就此撒手人寰。

    元配过世后,风老太爷又娶了继室,继室也生了两子一女。

    而风老太爷的大妾室,也给风老太爷生下了庶子。二妾室则生了两个庶女。

    庶子的年纪只比嫡长子小个两三岁,嫡长子尚且要亲自护镖,何况庶子呢?

    几百里的押镖路,若一路都是顺风顺水,平平安安,那主家又何必要委托给镖局呢?

    这位排行第二的庶子,那是也没少受伤害病,甚至还落下了残疾。

    当然了,跟老大和姐夫比起来,他好歹还是幸运的,起码还有命在,只是少了条胳膊而已。

    但到了后头,继室生的儿女长大成人后,福达镖局已经家大业大,是原来的四五倍,不但有了许多可靠能干的镖师,在常走的镖路一带,也打出了威名,搞通了人脉。

    所以继室生的孩子们,就不必非得亲自跟着镖队护镖,而且就算真的去了,也会被自家镖局里的新老镖师们照顾着,连油皮都碰不破。

    风老太爷到了七十大寿这一日,酒宴过后,就将所有的子女召到跟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