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胡同小饭馆: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八零胡同小饭馆》 20-30(第29/29页)

何人愿意走。

    人挤挤挨挨的,陈继开和林香两口子不得不“疏散人群”,让他们别在院子里挤着,去胡同里头看也能看见,邻居们只好趴在院墙上,眼巴巴地仰头看几个师傅在屋顶折腾那些天线。

    站得脚都麻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等着师傅把“锅盖”——也就是所谓的卫星信号接收器给支好,冲着脚下喊一声:“开电视!”

    院子里顿时沸腾起来:“师傅说开电视!”

    “明瑜,师傅叫你开电视啦!”

    仿佛击鼓传花似的,这一声声带着好奇和期盼的声音越来越近,堂屋里,宋言川和宋明瑜站在一起,一大一小两只手,同时轻轻地按下了电源键。

    黑白电视机的屏幕先是跳出了一堆雪花纹,伴随着嗡鸣的噪音,雪花纹很快固定下来,成为一个个固定的像素点,画面上头的人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醒目,哪怕是站在院子里的人也看清了上头的模样。

    悦耳的歌声,从电视机的音响里缓缓流淌而出。

    下班回来的高彦芝穿过人群,一眼就看清了屏幕上的那张脸:“哎呀,是荣祖!”

    “这是荣祖的《飞歌》,我听过,收音机里头每天都要放!”人群中不知道谁兴奋地叫了起来,“荣祖竟然长得这么漂亮!”

    是啊,荣祖长得真是漂亮,可更让人心潮澎湃的,却还是这个四四方方的屏幕,能让每个人都看清荣祖的模样,那个美丽的身影在屏幕上一颦一笑,她背后有山有水,有无边云端,也有百鸟迁徙。

    谁都听过《飞歌》,可这是第一次,他们对这首歌有了更多的理解,他们记得住荣祖的模样,记得住里面的山山水水,再遇见谁和他们聊起这首歌,他们有了无穷无尽的话说:“你知道吗,我第一次看见《飞歌》,是在宋家的大电视里——”

    一首歌放完,宋明瑜轻轻地一旋按钮,画面上柳叶眉的女人又变成了潇洒俊朗的功夫大师,宋言川欢呼起来,“《霍元甲》!”

    再旋一下,“今天的新闻是……”

    一连旋转了好几下,频道上才终于出现了捕捉不到信号的雪花纹,宋明瑜有些遗憾,“看来一共就只有这么几个频道了。”

    “这你还不满意呀,这么多频道,一天能看多少节目呢!”观众们,不,胡同里的邻居们一个个都好像看完了一场华丽绚烂的表演秀中,完全沉醉了进去,“怪不得这电视机抢都难抢,这家里要是放上一台……那还愁什么呀!”

    有人眼巴巴地,“明瑜,你可真是大方!”

    “明瑜这小饭馆挣不少钱呢。”蒋晓霞带着徐思成,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刚说出这话,高彦芝就拽了这个大嘴巴一下,“晓霞,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为了这台电视机明瑜可是累瘦了十来斤了!”

    她不想蒋晓霞继续说下去,赶紧就叭叭地把话占住了:“这电视机好的呀,你看这成色多漂亮,一点也不模糊,我们生产车间那个大主任家里也有一台电视,她嚷嚷好几年说要换,那人都看不清了,还有重影呢!”

    “这可是上海来的牌子,叫什么牡丹,比飞跃还好呢,还特别贵,是不是林香?”

    “是。”林香笑了笑,“明瑜说这个牌子质量好,买了就买了。”

    买了就买了,听听,买电视机跟买大白菜似的!

    有人难免就想到了饭馆的生意上,跟钱沾上边,哪怕是平时不熟悉的也凑上来,尤其在一个胡同里多少也打过照面,就有人有意无意地试探宋明瑜饭馆一天到底能挣多少钱,宋明瑜只是笑,不说话。

    宋明瑜不接招,电视节目也看了,乔家老两口很会看眼色,干脆了当地起身说要回家:“我俩都一把老骨头了,能看个新鲜就很好了,别在这儿杵着,连个路都过不了了。”

    老两口年纪大,说话有份量,看热闹的就算还想多问几句,也只能顺着老乔的话说得回家收拾家务做饭带娃,等人潮散去,就只剩林香一家和宋明瑜姐弟俩。

    厨房里热热闹闹的,案板上“擦擦擦”地切着丝儿,锅里头“噼里啪啦”烧着油,就连陈小组长今天也好好地亮了一手厨艺,去菜市场提了条又大又肥的草鱼回来,做了个酸菜水煮鱼。

    林香则是做了几个素菜,又帮宋明瑜打下手,蒸炒炸煮,宋明瑜一口气做了一大桌油水十足的江湖菜——毛血旺,干锅鸡爪,尖椒兔,芹菜炒鳝鱼!

    桌子上满满当当的都快摆不下,炖的芸豆蹄花只能委屈地待在厨房,吃一碗舀一碗,宋言川却不像平时一样粘着他姐要吃的了——

    电视机,成为了眼下最吸引他的东西,不只是他,陈念嘉和陈景行也跟着拿小马扎坐到了电视机前,林香一再提醒他们爱护眼睛,他们才舍得往后坐一些,可眼睛就跟粘在电视机上了一样,动也不动。

    电视上正放着晚间新闻,“芒种即将来临,全国抢种春季作物,移栽水稻,成果丰硕……”

    宋明瑜忽然想起来,“景行考试是下个月?”

    “对,高考之后,和中考前后脚。”林香轻声道,“到时候还得请个假,去三中那边考试。”

    宋明瑜了然地点点头,这年头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南城基本都是5+3的模式,也就是小学五年,初中三年,“没事儿,到时候咱们一起去,要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也能帮着点,而且言川也就还有两年了,我也提前学习学习。”

    “小升初还不算太麻烦。”陈继开给她科普,“要么就是考上一三八那几个市重点,要么就继续留在厂附中,中考那才麻烦,普高、中专、技校、职高……一步走错就步步错了。”

    在南城,最好的三个学校,一中、三中和八中,因为三个学校都好,离得又近,南城大多数人都习惯将它们并称为一三八。

    “所以我和你陈叔叔才想着,要不初中就让景行试试考一三八,那边老师都是大学生正经分配下来的,这两年高考成绩都好。”林香压低了声音,“景行自己也想去,所以我们不怎么在他面前提,怕给孩子太大压力,反而坏事。”

    宋明瑜想了想,“林姐,陈叔叔,我就不和你们客套了,咱们两家关系好,要是想看随时都可以来家里看,尤其是景行,看看电视能稍微放松放松,而且电视上节目多,给他们仨都多看看,增长增长见识。”

    林香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明瑜……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客气什么呀,要不是今天你和陈叔叔帮我抢电视,我还不见得能抢到呢,那么多人!”宋明瑜笑眯眯地去挽住她林姐的手臂,“咱们还说这个!”

    “听说现在电视上连教英语的也有,那什么发喽觅,特别火,是要多看看。”陈组长也不落下风地赶紧秀了一把自己的“电视小知识”,陈景行在电视机那边听见了,赶紧帮他爸纠正,“爸,不是发喽觅,是《FOLLOW ME》……”

    “哎,有什么关系,反正就是要找发财喽的秘密!”

    几个小的吭哧吭哧地笑,陈继开一点不脸红,“我就是不会找这个秘密,现在都还没发财,希望就挂在你们几个身上了,好好学,好好读书,早点发财!”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