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青山: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别青山》 80-90(第14/22页)

 见到晏决明, 李护卫低下头, 声音艰涩。

    “主子, 昨夜之事,是属下失职,请主子降罪。”

    晏决明并未回应, 反倒看了眼程荀。程荀会意, 走过去低声道:“李护卫莫要自责了, 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顿了顿,她继续说道:“弟兄们的……尸身,都收敛好了么?”

    李护卫将头埋得更深了些:“属下昨夜已带人将尸身带回紘城,等您吩咐。”

    程荀闭上嘴, 沉默片刻, 道:“先回去吧。”

    晏决明将程荀扶到马车上,转身利落地翻身上马。马蹄扬起尘烟,徐徐驶出大漠深处。

    想到回紘城要面对的事情, 程荀心中郁郁,靠着马车内壁一言不发。走了不到半个时辰,马车缓缓停下, 车帘外响起晏决明的声音。

    “阿荀, 我能进来一下么?”

    程荀直起身, 问道:“怎么了?”

    话音停顿一下,他压低声音:“有些渴了, 水囊在马车里。”

    行军之人,水囊不都是挂在马鞍上的么?

    心底闪过疑惑,程荀也没多想,从旁边的小柜里找到水囊,挑开门帘一条缝,将水囊递过去。

    晏决明:“……”

    外头没人接,程荀困惑地摇摇水囊。门帘外,晏决明轻不可闻地叹了声,将水囊接过去了。

    临走前,他说了句:“若有事便叫我。”

    程荀应了一声。

    短暂的小插曲后,马车继续前行。

    程荀被他没头没脑的这一出弄迷糊了,呆坐在原地想了想,突然反应过来,晏决明岂是为了水囊?分明是有什么事要和她私下说。

    ……真是傻了。

    她不禁懊悔地敲敲额头。可此时再叫他,未免太过尴尬了些。她索性不再去想,俯身翻了翻车中几个矮柜和抽屉。

    柜子里垫子、薄毯、熏香、食盒无一不全,甚至还放着两本解闷的话本。程荀抽出来一看,是本前朝文人写的游记。

    随意翻了翻,前面几篇写的就是程荀曾去过的地方。她起了兴致,抱着毯子看了几页。

    程荀看得入了迷,等意犹未尽地放下书,马车外已隐隐能听见嘈杂的人声。

    她靠到窗边,掀起车帘,却见不远处立着一道高高的城墙,城门下,熙攘的人群排成长队,官兵一个个核对后才放人进去。

    晏决明骑马在侧,看见她的视线,解释道:“昨夜不是跑了一个瓦剌人么?紘城官兵正领命搜查。”

    程荀双手扒在窗框边,闻言扬起脸,略带隐忧地问:“他们可还有同党?”

    晏决明坐在高头大马上,视线落到她脸上。正午的光慷慨地洒在她脸上,映得她瞳色发浅,好似河滩下的玛瑙。

    他握住缰绳的手紧了紧。

    “尚在调查之中,还不好说。”

    见她皱起眉头,有些烦闷地咬住下唇,晏决明又安抚道:“别怕,我已调配人手过来,之后便让他们跟着你。再过半月,冯平也该过来了。”

    他语气沉稳,倒是消去了她心头几分忧虑。

    只是……

    “那歹人前夜追杀的是沈烁,如今他处境恐怕比我更糟。”

    听到“沈烁”二字,晏决明微微一愣,下意识挺直腰背,望着前方轻哼一声。

    “你此前不是说他会些武功吗?结果送到眼前的人都能弄丢了。”

    又来了。程荀忍不住在心底翻个白眼。

    她曾经写信和他说过沈烁其人。可不知怎的,即便二人从未相见,晏决明对他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

    此番事后,晏决明更是颇有“微词”。光是昨夜,他就在她耳边说了不下五次沈烁策略之不当、反应之迟钝、手脚之孱弱。

    程荀替沈烁叫屈:“你当人人与你一样,及冠年纪就手握千兵,能孤身一人冲进鞑靼王庭,割了敌首?”

    “晏将军,多少也讲讲道理。”

    程荀嘟嘟囔囔地抱怨,晏决明面上却由阴转晴,勾起唇角,轻轻笑了一声。

    “既然阿荀都这般说了,那我就不与他计较了。”

    晏决明坐在马上,眼角带笑,语气悠哉。

    程荀微微眯起眼睛,终于看出他的心思。

    “拐弯抹角让我夸你……怎么,这赞誉之词,晏将军平时在军营里听得还不够多?”

    晏决明故意打趣:“旁的人说的话,哪能和阿荀相提并论呢?”

    程荀看了他一眼,甩下车帘,坐回去了。

    车帘上的流苏晃个不停,晏决明轻咳一声,掩饰脸上落不下来的笑意。

    他有些隐隐的雀跃。

    四年后再见,从前横亘在二人之间沉重的隔阂,好像消失了许多。

    他想,至少这是个好的开始。

    李护卫骑马在旁,将二人的对话听了个囫囵,面上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心中却诧异。

    怪不得,冯平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务必看好程姑娘的安危。唉,这回他可是捅了大篓子了。

    马车缓缓驶向城门,从善如流地排在人群后,等了好一会儿,才走到城门口。

    守门的官吏手持长枪,一手叉腰,神情桀骜不耐,颇有几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晏决明几人骑马上前,中年兵吏正要开口让他们下马,扫了眼几人的穿着打扮,立马小步跑上前,谄笑问道:“几位官爷,怎的不派人来说一声,还劳得您在后头等着。”

    晏决明垂眸看向他,淡淡道:“不必,按规矩来。”

    “自然、自然。”兵吏躬着腰,连声道。

    那人后头却有个愣头青,闻言便将眼睛转到一旁紧闭的马车上。

    中年兵吏注意到他的视线,反手就朝他脑门上扇去,挤眉弄眼道:“这马车自然不必搜,几位官爷过去便是。”

    还未待晏决明说话,马车车帘突然掀开,程荀走了下来。

    “还是按规矩来吧,请。”程荀让到一旁。

    两个兵吏对视一眼,犹犹豫豫地走到马车边,掀起车帘随意看了一眼后便退到后头,挪开拒马,让他们通过。

    待进了城,程荀平静的心湖又摇动起来。她呆坐一会儿,靠到窗边,问晏决明:“要去哪儿?”

    “回宅子。”晏决明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常,试探道,“还是说,你想先去县衙?”

    她沉默一瞬,低声道:“去衙门吧。”

    晏决明说了声“好”,马车转了个弯,向衙奔去。

    这案子转到了县衙手里,商队弟兄们的尸身还摆在县衙大堂,等待人去收敛。

    马车在县衙门口停下,程荀走进县衙时,抬头看了眼头顶的牌匾。正午阳光正烈,直直射入她眼中,刺得她双眼酸疼。

    刚走进衙门,一个中等身材的男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