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青山: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别青山》 90-100(第9/19页)

    贺川在她心中一直有些神秘。她相貌寻常、年龄难辩,乍一看甚至让人记不住长相,平时也寡言少语,是个公事公办到有些古板的性子。可是越相处,程荀越觉得,她

    身上却有股说不出的气度和韵味。

    烛光下,程荀对上她的视线,突然发现她在眼下敷了些淡淡的胭脂,连眉毛也有描画过的痕迹。

    贺川注意到她的视线,微微笑了一下,说道:“姑娘莫笑。贺川虽是个武人,可也中意胭脂水粉之物。平时得空了,描描画画,图个自个儿开心。”

    程荀自然没有取笑之意,连忙摆摆手:“我绝无此意……”

    贺川仍旧站在不远处,与她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微笑看着她。程荀望着她,不知为何,竟从她眼中看出了几分亲近和鼓励。

    她侧身看向铜镜里的自己。

    背后响起贺川的声音:“姑娘觉得自己如此妆扮后好看吗?开心吗?”

    程荀望着自己脸上薄薄一层粉色,迟疑许久,点点头。

    她心里,好像是开心的。

    贺川耸耸肩,语气轻松:“这不就行了。”

    程荀听着她举足若轻的话语,像是被人灌了碗迷魂汤,晕乎乎跟在她身后坐上马车、出了门。直到马车在酒楼门前停下,程荀才后知后觉地感到些许紧张。

    她有些忐忑地掀开车帘,却见晏决明就站在酒楼门前的大红灯笼下,目光直直望过来。

    此时日已尽,混着橙黄与粉紫的云霞晕染了半边天。沉沉的暮霭与酒楼通明的烛火相交映,挥挥洒洒落到程荀身上,留下暧昧的光影。

    她拎起裙摆,灵巧地跃下车。站稳后裙摆垂下来,晚风吹过,好似被山间映着萤火的溪流蜿蜒缠绕着。看见晏决明,她微微垂首,有些羞赧地抿嘴笑了。

    晏决明愣在原地,目光仿佛凝固一般,久久移不开视线。

    程荀没注意到他的异样,走到他跟前,仰头看向他。

    为接待朝廷与鞑靼的使臣,酒楼装点一新,一侧还放了座高高的灯山。烛光被彩纸染成绚烂的光斑,毫不吝啬地落在她侧脸与瞳仁里。

    她对此毫无所察,只是扬着那张清丽动人的脸,问他:“我是不是来迟了?”

    晏决明望着那双澄澈的眸子,喉结滚动,半晌才喑哑道:“多久都不迟。”

    程荀一怔,他深邃的视线看得她脸热,像是吃到了夏日里冰湃过的荔枝,那滋味一直甜到心底去。

    她扯了扯裙摆,问他:“这个,好看吗?”

    “好看。”他垂眸看了一眼。

    这身衣裙穿在身上,她终于觉得不再束手束脚了,觑着他的神色,还故意问道:“你说,我将它运来西北卖,能赚钱么?”

    晏决明停顿一瞬,似乎在认真思考,答道:“不好说,西北之地似乎多偏爱大气厚重的服饰。这裙子工艺精巧、用料不俗,算上往来运费,恐怕不好赚。此外,最要紧的是……”

    程荀被他这一板一眼的语气逗得忍俊不禁,提起裙摆往酒楼走,一边打趣道:“是什么?”

    晏决明并肩走在她身旁,上下打量她一眼,笑着摇摇头,并未开口。

    新丰酒楼紧邻官署,这段日子闭门谢客,专门承接起了和谈期间两国使臣的日常饭食。除了定时送饭菜到官署,还为诸位官员提供了个饮酒聚会的地方。

    今日酒楼中人不算多,一楼的大堂只见寥寥几位身着常服的官员。见到晏决明,那几个官员作势要起来行礼,晏决明只微笑颔首,止住他们的动作。

    程荀跟在他身后往楼上走,刚走到二楼,走廊尽头一间雅间突然打开门,王伯元站在门前朝他们挥挥手,语气兴奋:“少亭表妹,快来!”

    “少亭表妹”?这可是个新鲜称呼。

    程荀一愣,下意识看向晏决明,却见他轻咳一声,低声对她道:“犯病了,别理他。”

    那厢,王伯元已经摇着扇子迎了上来。

    “少亭表妹,哦不,如今该叫程老板了!”他收起折扇,像模像样一作揖,体态风流,“程老板,许久未见,别来无恙啊。”

    程荀强忍笑意,跟着一作揖:“王大人,别来无恙。”

    两年前,她曾回了一趟京城。那段时间,崔夫人频频写信来问她的近况,不是担心她膝盖的旧伤、就是担心她在外吃不饱、穿不暖。

    崔夫人虽未在信中催她回家,程荀却读出她的挂念,正好自己就在华北,便干脆回京城小住了一段时日。

    回京城后,她整日窝在家中陪伴崔夫人。崔夫人知道她不喜欢世家贵族的社交场,也并未勉强她出去走动。那段时日,除了孟家人,她碰见最多的便是王伯元。

    无他,那时正值春闱,被王伯元以“外出历练”“未到火候”为由搪塞了几年的王祭酒,终于忍受不了,直接将王伯元踢出家门,勒令他何时考中进士,何时再回家。

    王伯元别无他法,脑筋一转,干脆就赖到了孟家。本想着他与晏决明、孟绍文相熟,崔夫人为人和善,孟忻的名声又足够堵住王祭酒的嘴,躲在孟家是个十全十美的主意。

    可没想到,孟忻却将他的托词当了真,正儿八经给他布置了功课,每日下朝后便去书房检查,还时不时来个突击考试,当场批改。一番动作下来,本想着来躲闲的王伯元痛不欲生。

    刚好那段时间孟绍文回京备考,两人也算做了个伴。

    有天三人饭后在庭院里散步消食,王伯元调笑着抱怨孟忻心狠手辣,孟绍文在旁疑惑反问:“道清兄既没拜师、也未曾交束脩,得了免费的师长,怎么还要抱怨呢?”

    本是说玩笑话的王伯元被堵得哑口无言,程荀在旁看热闹,憋笑憋得肚子疼。

    好在王伯元不过是散漫怠惰些,肚子里还是有真才实学。那年春闱后,他也终于一举摘得探花,让王祭酒得偿所愿。

    如今几年后再见面,程荀成了手握一家商号、数支商队的程老板,王伯元也终于入仕,任了鸿胪寺丞。两年前那几个月的相处,也让两人熟悉亲近了不少。

    三人在雅间坐下,桌上菜都已上齐,南北名菜无一不缺,甚至还有几只肥硕的秋蟹,不知花费多少力气送过来。程荀也没客气,净手后便动了筷。

    王伯元已从晏决明处得知了程荀来此的目的,也并未卖关子,直接说起了这次互市和谈的诸多细节。

    程荀放下筷箸,一字一句认真听着。

    大齐与鞑靼的纷争持续多年,此次大胜来之不易,朝廷想一举切断鞑靼与瓦剌的联盟,干脆给出了互市的好处。

    新任的鞑靼王年轻气盛,却也深知这从叔叔手里夺得的王位并不稳固,几番思索后,答应了依附大齐、开通互市的盟约。

    只是口头上虽有默契,要将这诸多条例落实到纸上,却少不得双方铢锱必较、拉拉扯扯。为此,除了武将坐镇,大齐派来了户部、鸿胪寺、行人司的官员数名,甚至连将来专管互市的茶马司官员都准备好了。

    除了人员,朝廷对于互市也有个大致的规划及底线。互市的时日、官营民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