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青山: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别青山》 140-150(第13/20页)



    她自然知道程荀所说的“东西”是什么。

    可是……

    她目露犹疑。

    “那东西事关重大,我信不过旁人。”程荀在她耳边继续说道,“若胡人当真打过来了,你便带着那东西回平阳,接上崔夫人,直接回京。”

    妱儿听出她话中决绝之意,眼泪顿时涌了出来。她微微颤抖,情急之下竟不待用手比划,嘴唇张合几下,却说不出声音。

    程荀双手扶住她的肩膀,直直望着她,道:“妱儿,我可以信你,对么?”

    大颗大颗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妱儿咬紧牙关,半晌,终于用力点了点头。

    说罢,妱儿抹着泪跑出正院,程荀使了个眼色,贺川忙跟上去为她准备。

    她这边动静不小,王伯元与小厮说完话,转身就望见妱儿飞奔至雪中的背影,进门纳闷问道:“妱儿姑娘吓着了?”

    程荀不置可否,只问:“外边怎么了?”

    王伯元回过神,面沉如水道:“我让人去看看几处府衙情况,没想到竟撞见了几个官吏仓皇赶回家收拾包袱。”

    今夜除夕,几个从外地来赴任的官员相邀在酒楼设宴。喝到后半夜,众人都已酩酊之时,衙门忽然来人请。

    被人抓着袖子一路奔到县衙,才知城外竟打起来了,一身醉意霎时惊醒。

    消息来得突然,衙门内一片兵荒马乱。不知是醉酒壮胆、还是醉酒糊涂,其中两人竟悄悄从后门离开,趁夜朝各自府邸跑去了。

    没成想这一跑,就被王伯元的人望见了。

    那几个人高马大的“小厮”一路跟在身后,待二人一直走到宅院门口,才将

    其分别抓住,不由分说地替二人“带路”,送回了县衙。

    将二人亲自交到县衙,陈毅禾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那两人几番争辩,一时说自己是想回去换身衣裳,一时又说是想让家中小妾带着孩子收拾行李出城避难。

    可无论理由多么合情合理,让一个京官的手下,抓住了自己衙门人的把柄、还亲自送到了面前,对陈毅禾而言,属实是往自己脸上甩的两巴掌。

    更何况那京官,还是此前就有过龃龉、自己心中最为不屑的“世家子弟”的王伯元!

    陈毅禾强忍心中的屈辱,派人将王伯元的小厮好声好气送出了府衙。那小厮也机灵,立马便跑到程荀府上报信了。

    程荀听罢,心中亦有几分愤然和不屑,却无暇讥讽,只问道:“县衙里什么反应?陈毅禾有何准备?”

    王伯元看向小厮,那小厮上前一步,严正道:

    “回禀姑娘,据小的在府衙中打探到的消息,县衙各处的人马基本都已到齐,陈毅禾已着手安排朝府城、睢城、兆杨几处送信,只待范将军从城外送回更细致的情况。除此外,便是些稳固民生、牢狱监守等安排。”

    府城不必多言,睢城、兆杨两镇分别在紘城东南、西南,紘城位置僻远,可这两个镇已是相距紘城最近之地。若紘城守不住,睢城、兆杨便要直面奔袭南下的胡人。

    陈毅禾的做法也挑不出错,或者说,这已是他目前为数不多能做的事。紘城自古便是军镇,文官权力有限,更何况在城防这等要事上,更是处处掣肘。无论心中多少成算,恐怕都要过范春霖那一关。

    程荀兀自思忖着,不料那小厮又道:“小的多嘴一句,主子、姑娘莫怪。”

    她与王伯元都望向小厮,那小厮犹豫着,吞吞吐吐道:“不知是不是小的看错了,总觉得陈县令言行举止间,有些……狂热。”

    二人都不由得一愣。

    “什么意思?”王伯元眉头紧皱。

    小厮面露难色,不知该如何描述,也不知自己该不该说这话,一时僵住了。短暂的疑惑后,程荀却心领神会,只道:“若没事,你便先去忙吧。”

    小厮看看王伯元,见他点头,才转身离开。

    厅堂内一时只剩他二人,王伯元仍有些不解:“狂热?什么意思,难道这陈毅禾有问题?”

    程荀没有答复,只缓缓踱步到窗前。

    丑时已过,夜幕仍旧一片漆黑,抬头望不见光亮。唯有街头巷尾悬挂在门前、一夜未熄的灯笼,在雪夜中明明灭灭,点亮整座城池。

    除夕的烟火方才放尽,爆竹的红纸仍飘洒在街边,风一吹,雪片卷着红纸,仿佛开了满地的红梅。

    这座城的百姓仍在安睡中,浑然不觉战火已然蔓延到了枕畔。生死或许就在顷刻间,没人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陈毅禾未必有问题。”沉默半晌,程荀低声道,“他为人偏执、好大喜功,只怕还觉得是自己立功扬名、名垂青史的机会呢。”

    王伯元听后,不由露出古怪的神色。

    “就算真有问题,也就在这几日了,一切都能见分晓。”

    第148章 渡前夜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

    正院里烛火通明, 屋内熏炉燃了一夜。亲卫们往来进出,门帘拉起又放下,风雪的寒意吹进屋,不断绷紧着屋内众人的心弦。

    自程荀被叫起, 已过去两个时辰。屋外传来鸡鸣声, 天光逐渐亮起, 整座城缓缓醒来。

    而这两个多时辰里, 城外的情况仍旧影影绰绰。官衙里人心惶惶、城内愈发戒严;城外消息迟迟递不进来,众人都绷紧了心弦。

    王伯元负手在厅堂中踱步,眉头紧锁着;程荀坐在堂下, 抬手支着额角, 好似仿若闭目打盹, 可另一只手里却飞快转着一枚玉戒。玉戒在指尖翻飞,一如某人从前那般。

    屋内静悄悄的。

    “主子。”

    门外传来脚步声,一道男声响起,门帘忽然又打开, 李显终于露了面。

    他挟着风雪大步走进屋中, 程荀当即站起身,目光紧盯着他,问道:“城外如何?”

    李显满面风尘、神色肃然, 匆匆行了个礼,不待擦去眼角融化的雪水,迅速说明了外头的情况。

    “范将军带兵出城后, 在紘城西北二百里外的六坝山坳中寻到了胡人踪迹。山中约莫三千余人, 依口音、外貌, 应是鞑靼人。”

    果然是鞑靼,三千余人……

    程荀暗自思忖着, 不由得心一紧。

    李显继续道:“昨夜风雪大,山中雪崩,几处向外的路都被积雪堵住。好在行路不便,鞑靼行军慢了下来。

    “范将军只带了百来人,山中情况复杂,不得妄动,打探一二敌情后,便带人马回来了。”

    王伯元打断道:“三千人……确切么?”

    李显一顿,答道:“不好说。大道难行,鞑靼人便分作了好几支队伍,在山中找寻出路。加之夜黑风高,视物不便,说不准有没有遗漏的队伍。

    “更确切的,恐怕要等留在前线的探子来报。”

    如此看来,实际的兵马总数或许比这更多。

    思及纮城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