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100-110(第1/15页)

    第101章

    今儿是十二月十五, 天气晴明。

    睡了一夜的杨蔓娘起来穿上家常衣裳,叠好被子来到外间,提起炉子上的铜壶, 在往常刷牙的竹杯子里兑上热水, 一边拿刷牙子蘸着皂角浓汁刷牙, 一边顺手翻了翻窗台上的二手黄历。

    唔, 宜宴会、出行,求嗣、修宫室、祈福、纳财。

    “汪汪”

    伴随着小奶狗的叫声儿,正屋外间的门被推开了。

    老三杨盼娘穿着新做的粉色褙子, 抱着幽影走了进来,笑眯眯的道:

    “大姐,你起来啦!”

    今儿个十五, 是文绣院每个月放假的日子, 昨儿下午孙伯便赶了牛车去接老三回来。

    如今不比之前,家里五口人, 冬日里买菜出行也比以前频繁,没个牛车到底不方便,所以, 又置办了一辆新牛车。

    “唔。”

    杨蔓娘随口应了一声, 摸了摸幽影毛茸茸的脑袋。

    每天喝牛乳,小家伙长得很快,这才不到两个月的功夫,个头儿就比白绾绾大了一圈儿, 原本刚来的时候白绾绾还总欺负她, 如今倒是反过来了,打了几架后,白绾绾都是躲着它走。

    这不, 瞧见幽影进屋,原本还在炉子边儿惬意的打呼噜的白绾绾,起身喵喵的骂了几句脏话,就顺着门缝儿跑走了。

    刷完了牙,杨蔓娘洗了把脸,拿湿帕子擦了擦脖子,随口问道:

    “今儿早上吃的什么?其他人呢?”

    “早上孙婶早晨蒸了笋肉馒头和鱼肉馒头,拌了辣脚子,熬了豆蔻汤。”

    杨盼娘一边拿专用的梳子给幽影梳毛,一边道:

    “二哥一大早就去报房了,听说是拉了个外地来的广告大主顾。孙伯吃罢饭也赶车去潘楼了,家里的果子没了,买两篓子蜜桔。还有昨儿个李氏小报上登了广告说,潘楼那边儿的王记海货铺子新到了一批海鱼,个头有脸盆那么大哩,所以我让孙伯顺便去买几条回来。”

    “哦。”

    拜杨蔓娘的新书《温宸绝密修仙手札》所赐,汴京人对于碎叶岛的生活特别向往,所以爱屋及乌,对于各类海货也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还有各类漂亮的贝壳,在汴京市场上格外的走俏。

    相比于往年冬天,大多买牛羊猪肉,今年冬天的汴京市场上,反而是各类海货卖的特别好,尤其是海带,海兔,蛤蜊,虾蟹,海参,鲍鱼,乌贼,比目鱼这些,特别的走俏,很多时候,小报上广告刚登出去,几个时辰就卖完了。

    “大姐,咱们一会儿去春水班,要不要带点东西过去?”

    餐堂里,老三杨盼娘帮杨蔓娘盛了一碗豆蔻汤,递过来道。

    “那是自然。”

    杨蔓娘吃了一口笋肉馒头道:

    “等会买些点心和果子带过去。”

    之前不是授权春水班改编杨卿臣和神仙妹妹的故事么,这两个多月的功夫,已经改编完成了。昨日林班主特意给杨蔓娘下了帖子,邀她去听,看看有没有不合适的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也是这个年代曲艺人的常态,各大戏班子都很注重口碑。一出新戏编好了,并不会马上就在瓦子里开唱,而是会先私下里试演个三五场,广泛的听取相关各方的意见,再按着意见做一些改动,尽量做到尽善尽美,才会正式登台,免得砸了自家的招牌。

    “杨娘子,可把您给盼来了!”

    杨蔓娘的身份不便公布,不好带着班子里的其他人来迎接,但班主林春水的礼数还是很足的,早早的便派了传话的小幺儿在巷子口看着,杨蔓娘的马车一进葫芦秧巷子,一身灰色兔皮裘衣的他,便早早的从戏班子大门口迎了出来。

    上前拱手作揖,秀雅的面孔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一路辛苦了!”

    “林班主!”

    杨蔓娘下车笑着还礼,指了指牛车上的点心和果子:

    “这是一点贺礼,不成敬意!”

    “哪里哪里!您快里边儿请!”

    林春水一边招呼戏班子里的人来见礼,一边亲自给杨蔓娘姐妹俩引路。

    “您太客气了!还带东西!说实在的您能亲自来春水班,我这寒舍就已经蓬荜生辉了!”

    林春水的姿态摆得很低,但他这话倒不是虚话。

    这个年代的戏班子,赚钱是一方面,口碑名声则更重要。若是一出戏编好了,却没有得到原作者的肯定,传出去是非常打脸的,甚至很多票友都不会捧场。

    而那还只是普通的戏,《杨卿臣的随身师父》光在汴京就有十几万的忠实读者,人们愿意看改编戏,很大程度上那就是冲着书来的,所以林春水更不敢马虎。加上杨蔓娘也不是普通的作者,以她如今在汴京话本圈子的地位,不夸张的说,她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自己这部戏的生死,她若是在小报上说一句,对春水班的改编不满意,那春水班的改编绝对就黄了。

    所以,林春水才会这般郑重对待。

    戏班的院子里打扫的很干净,人虽然多,却不乱。

    中庭的柿子树熟了也并没有摘,而是一直挂在树上。在这雪白洁净的冬日里,成熟的柿子,如同一个个小巧的红色灯笼。在一点点明霜的映衬下。就如诗里所描写的那样,秋去冬来万物休,唯有柿子挂灯笼,让杨蔓娘莫名的感觉很美。

    “杨娘子,这便是唱十七郎的曲飞鹰,和唱神仙妹妹的林朱。”

    林春水特意将唱主角的两位叫过来给杨蔓娘见礼。

    这两位主角都是男子,是的,神仙妹妹是由男子来扮演的。

    戏曲里男扮女装,由来已久,从汉朝时候开始便有男优所扮的女娥,后来魏时出现了男扮女装的《辽东妖妇》,到了隋朝和唐宋的时候,戏曲里男扮女装已经很普遍了,尤其是唐朝的参军戏,几乎都是以男扮女的伶人,所以时下人对于戏里的男旦,早就习以为常了。

    曲飞鹰和林朱都是春水班的台柱子,也是经常出入各大豪门贵胄府邸的,虽然奇怪班主会如此郑重其事的对待一位年轻的小娘子,但两人能做到台柱子的位置,自然是极有眼色的,连自家班主都要小心捧着的人,自然不敢随意得罪。

    连忙一起上前行礼:

    “见过杨娘子!”

    杨蔓娘也客气的起身还礼。

    曲飞鹰长得很英俊,典型的浓眉大眼,英气勃勃。而林朱属于男旦,肤色非常的白皙,眉眼非常的秀美,一举一动简直比大家闺秀还要翩然柔美,若不是事先知道,杨蔓娘几乎都要将他当作女子了。

    众人互相见礼罢,下人们上了茶点和果子,正式的表演便开始了。

    说实话,杨蔓娘平常不怎么看戏,这是她来大宋以后第一次近距离的看诸宫调。

    但不得不说,这种戏曲表现形式还挺有趣的,像现代的舞台剧一样,很多时候都是以说唱为主,用琵琶鼓、板、箫,笛伴奏,击锣和拍板打拍。

    开头几出戏是十七郎受辱,天宸书院初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