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吟刀啸: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诗吟刀啸》 50-60(第17/18页)



    颜如舜道:“不错。它距今不是已有三百多年了?”

    谢缘觉愣了一下,半晌才反应过来颜如舜此言的意思,抬眸又将四周打量了一圈,不可置信地道:“你是说,这里,这座宅院,便是当年卢彦卿最为喜爱的别院——昙华馆?”

    “我看书上说,卢彦卿所建的这座别院,亭台楼榭,高低错落,假山清池,曲折回环,更有无数奇花异草点缀其中,可谓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画。”见颜如舜并不否认,谢缘觉更为感慨,“尤其是他重金求来的西域昙花,洁白无瑕,有绝俗之美,也栽在此院之内,最得他喜爱,因此他才将此院命名为‘昙华馆’,而‘昙华月色’甚至是昔年荣朝的长安十景之一。元平五年春,卢彦卿邀亲朋好友约上百人在昙华馆中聚会,大摆筵席,正赏花观月饮酒,人人欢乐无穷之际,他却忽然感叹了一句:‘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谁知你我今日之乐,能享几时?昙华馆之辉煌,能存几时?’——我因为这个典故,一直想要知道当年的昙华馆如今究竟在长安的何地何处,欲往实地一观它三百多年后的样子,没想到竟有如此巧合,我在这里已住了多日。”

    史书浩瀚如云烟,而谢缘觉读书不为科举功名,很多书籍她都是兴致来了便随手翻上几页,兴致没了便又随手丢下,也没怎么认真记忆,能够让她印象深刻的典故记载,必定是因为让她感同身受,牵动了她的情绪。

    听到此处,凌岁寒同样大吃了一惊,她过去十年练武的时间远远多过习文的时间,但卢彦卿此人,出身于昔年第一世家青川卢氏,他自己本人亦是荣朝第一大权臣,端的是权势富贵滔天,连天子也要对其毕恭毕敬,自然在青史留名,哪怕是黄口小儿也大都听说过他的名字。

    凌岁寒更疑惑另一点:“卢彦卿逝世之后不到二十年,天下战火四起,荣朝覆灭,青川卢氏也逐渐衰落,他的别院变成这个样子,在情理之中。但我实在想不明白——”她盯着颜如舜一字一句地道:“昙华馆的房契怎么会在你的手里?”

    颜如舜笑道:“我没读过多少书,但晓得这盛衰兴废,是自然之理。荣朝覆灭,还会有新的朝代建立;青川卢氏衰落,也还会有新的世家大族兴起。在这三百多年间,昙花馆几易其主,其中还经历了三次战火,但这一带始终是权贵聚集之地,因此起初昙华馆的每一任新主人都会将此馆重新修缮;然而后来世事迁移,沧海变桑田,到了本朝,这一带被划分为余通坊——”

    “余通坊?”凌岁寒还未听她说完,便忍不住打断道,“可你不是说这叫无日坊吗?还有常萍,她也一样把这儿叫做无日坊呢。”

    况且此前她跟附近的百姓问路之时,一说起无日坊,也几乎人人都知道,怎么这会儿颜如舜又提起什么余通坊?

    “余通坊,是它本来的名字。但如今住在这儿的人,基本都是穷苦百姓,为了生计,早出晚归,通常每日的开门鼓刚刚敲响,天还未亮,他们就得出门干活,直到日暮方归,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如此,休沐对他们而言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不知是谁把这里戏称为‘无日坊’,其意是他们虽为余通坊居民,白天却不待在余通坊内,这一辈子都难以看到余通坊的太阳,这个戏称传开了,现在长安城中的百姓知道‘无日坊’的甚至多过知道‘余通坊’的。”

    见对面三人脸上露出了然神色,颜如舜又笑道:

    “正因如此,那些有权有势的达官显贵自然不会花钱买下此宅,总不能要他们天天和这些穷人住在一起?直到本朝有姓穆的大官,名字叫做穆颉的,他对荣朝的那位卢彦卿十分仰慕,他买下昙华馆,不是为了居住或游憩,而纯粹是为了缅怀古人。只可惜他刚刚买下这座宅子,还没来得及修,穆家遭难,他全家就都被天子流放于蛮荒之地。”

    尹若游眉梢一挑,语气里带了点惊讶:“你不会告诉我们,你就是穆家的后人吧?”

    “当然不是,我姓颜,可不姓穆。”颜如舜笑了笑,又稍稍一顿之后,才郑重地、语音极清晰地道,“不过,我母亲曾经确实是穆府的人。她是穆府二夫人、也就是穆颉二儿媳的婢女,名唤颜璎珞。”

    说到最后一句话,她目不转睛,只盯着尹若游一个人。

    尹若游神色如常。

    如此看来,尹素既不曾向她提过袁成豪,也不曾向她提过颜璎珞。颜如舜见状在心里轻叹了一声,又想:那自己是没有必要再和她说起往事。

    但颜如舜还发现,自己虽是为试探尹若游才说起昙华馆的来历,却显然引起了尹凌谢三人的好奇,她便得继续解释下去:“那穆二夫人为人良善,平时待我母亲不错。我母亲心怀感恩,偷偷将二夫人的一对儿女送出穆府,送给了二夫人的朋友抚养,不然他们年纪那般小,跟着父母被贬去那么远的地方,只有死路一条。穆颉没料到我母亲一个下人会有如此忠肝义胆,悄悄把昙华馆的房契赐给了我母亲。因他那时刚买下昙华馆不久,几乎没什么人知晓,他希望这地方能成为我母亲的容*身之所,可是……后来我母亲去了别处,这房契她一直藏着。”

    原来如此,尹凌谢三人这才恍然大悟,她们此前一直觉得无日坊这种地方出现这样的宅子太过奇怪,原来是有这样的来历缘故。

    尹若游笑道:“照这般说来,我刚才念的诗,便更与眼前情景相合了。”

    颜如舜道:“哦?为何?”

    尹若游道:“写此诗之人,乃是本朝初年的一位名士,他年轻时才华横溢,也曾汲汲于功名,后来人到中年,经历了太多风波坎坷,心境渐变,因此买下一座百年老宅,修之后入住,乃是为大隐隐于市,从此过上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才会称其为新宅新居,也才会有‘从今不问门前事,屋角桃源避俗哗’之句。如你所说,百年前昙华馆附近一带本是权贵聚集之地,而到了本朝,这一带住的则全都是穷苦百姓,远离权势中心,也就是远离是非,那么现如今的昙华馆倒也算得上是桃源吧。”

    只可惜,她不可能一直藏在此处,不问门外事。

    纵然这里是桃源,也永远不可能是自己的桃源。

    但她们……

    尹若游的视线从颜凌谢三人的脸上依次掠过,忽又问道:“你们接下来会一直住在这里吗?”

    颜如舜看了看凌岁寒与谢缘觉。

    凌岁寒向她笑道:“说起来,我们在这儿住这么久,还没给你付房钱。”

    颜如舜莞尔道:“无论昙华馆从前有多么富丽堂皇,现在破旧成这个样子,我即便想把这宅子赁出去,也不会有谁花这个冤枉钱。只要你们不嫌弃,想住便一直住吧。”

    “我还要在长安待上许久,如今我们要做的事情那么多,我也懒得再找别的宅子。既然你不要我付钱,那我可不跟你客气了。”凌岁寒性子直率,确实从不说客套话,然而再次望向谢缘觉,她却多了几分犹豫,“你……你在这儿住得惯吗?”

    谢缘觉道:“我的病人现在在昙华馆,我不住这里,还能住哪里?”

    “既然你们已决定一直住在此处,你们就没想过……”尹若游抬眸望了望屋顶倾斜的梁木,蹙眉道,“把这宅子修一下?”

    凌岁寒道:“前些天我们去西市买了几张新床与枕头被褥,夜里能睡一个好觉就行。但要将这里重新修……还不如直接买一座小宅子,恐怕花的银子还少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