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 60-70(第3/24页)
今年南边与北边的田产铺面收成足有五万两,他与阿娘商议拿出一万两千两孝敬安国公府,再拿出八千两打点各处关节,每个人都拿到好处,又有安国公府这座铜墙铁壁,有心人也只能收回心。
换做普通的孤儿寡母,早就被四方分食殆尽。
此番回京,他差人将福泽、甜栗、蜜桔一齐送去了保宁坊。全是女人生活的宅院,没有机灵的小厮多少有些不便。
从前,他得找各种借口遮掩对梅娘的殷勤,现如今却可以坦然自若做这一切。
因为梅娘是他的未婚妻。
简珣起身透过书房的大窗凝望园中绿树红叶,手里把玩着一只精巧的扇套,丫鬟回禀此乃黄二小姐所赠。
只是所赠,并非亲手所绣。
她的手只会作画,哪里会绣什么花儿。
不过无所谓,简珣依然满心欢喜,梅娘的心意足以使他开心一整日。
按说姑娘家的嫁衣得自家准备,以琥珀的能力绝不比京师大绣庄的绣娘差,但双拳难敌四手,光靠她一个人时间略有些紧迫,程氏便让好友也就是阿珣婚事的全福人宁夫人帮忙周全。
宁夫人以自己的名义请了绣庄最好的五位绣娘配合琥珀准备嫁衣。
绕这么一圈子,就是为给未来儿媳做足脸面,程氏这个婆母在京师也算数得上号的仁慈宽厚了。
黄时雨一直都知道这位面冷心软的夫人是一个极好的人,因为她教养出简允璋那样端方的翩翩公子,明知简允璋花一千五百两买福泽,两千两买她,也从未深究。
因为夫人骨子里就是那种怜贫惜弱之人,对弱者有着天然的同情。
夫人或许无法帮助每一个受苦受难之人,但遇上了总会插手。
正因为有这样一位阿娘,简允璋才如此的善良温柔,而黄时雨与福泽摆脱了既定的悲惨命运。
想到自己将来要在这样的人家生活,黄时雨情不自禁憧憬,同时又深深愧疚。
摊上她这么一个媳妇,简允璋真倒霉。
可是她与他,在命运的漩涡中,都有自己的不得已。
黄时雨当值的差事除了整理画册,辅助闻大人备画案,承担各种庆典仪式中关于绘画的环节,还要提高自身,精进画艺。
作为画魁,比起普通画员晋升之路稍快些,闻大人的意思是观察她半年,不出意外的话就可升任为正九品祗候,服绿袍。
这么大饵料投下,年轻人干劲十足。
自从收到华山长的嘱托,闻大人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冷漠淡然,事实上分外留心黄时雨的一言一行。
这是个非常细心又勤劳的姑娘,虽然有些儿不太清朗的传言,但她对于自己的差事从来都完成的无可挑剔,有她在的廨所,终日鲜花不断,气息怡人,干干净净,连带着当值时的心情都松快不少。
这是自男画员那里从未获得的体验。
男画员最多保持整洁干净,日日时令鲜花想都别想,哪怕院子里盛开一大片,也没人想着摘几朵整理好放在上官的花瓶。
不管闻大人承不承认,自从黄时雨在她手下办差,整个廨所都清香不少。
从前也不臭,每日也有人点燃熏炉,可就是少了点什么。
另外两名大小姐在差事上明显不如黄时雨细心,倒不是她们愚笨,而是她们没有底层人谨小慎微的意识。
姜意凝脾气火爆却是个凡事不入心之人,简单来说就是不会记仇,底色纯良。
蓝素心眼儿多,敏感又多疑,不过办差懂得人情世故,处事圆滑。
三个小姑娘各有优缺点,总的来说,闻大人挺满意。
今年的寒衣节,皇帝要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主持的官署照旧由司天台与礼部兼任。
看起来与画署不相干,但画署所承担的责任一点也不比司天台与礼部少。
而每年祭祀所用的众神图似乎都一样,实际年年换新。
因此司天台上个月就送来了神图原样,画署的人负责在熟绢上临摹。
神图长宽皆有严格规定,每一幅至少长八尺,往往需要两个人配合完成。
今年新进的画员填补了人手不够的缺陷,每日都将随同上官临摹神图。
闻大人最不耐烦与司天台的人打交道,常于背后讥讽他们是一群装神弄鬼的神汉神婆,靠危言耸听博取关注,什么危月燕冲月,紫微星暗淡,把一本《周易》读个一知半解便各个自命不凡,自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掌握天地乾坤运算规律,推演未来因果。
上官不喜欢的,下官自然也不喜欢,蓝素附和道:“我阿爹也最不喜同他们打交道,神神叨叨的,一个不合心意便算卦卜吉凶,好的坏的全凭他们自个儿一张嘴,赖不赖你也看他们心情。”
偏皇帝深信不疑,但抱怨皇帝这种话无人敢说,只能骂司天台。
倒也不是本朝皇帝昏聩,历来上位者皆如此。
上位者相信天象改变和人事变更息息相关,不仅推算节气、制定历法需要司天台,占定吉凶、土木兴造、军队征伐、国喜国丧更离不开司天台。
其实和民间普通百姓差不多,谁家拆迁造屋,红白之事,以及远行什么不都会请个风水先生或者神婆问问吉凶。
不专业的称之为神啊仙的,专业的称之为相士。
真正的相士深谙《周易》每一个字的玄妙,精通六十四卦,推演乾坤未来。
提及《周易》就不得不提它历来饱受儒家推崇,被尊为大道之源,认为其前后相因,百家之学兴,发展至本朝已经成为国子监必修的一门功课。
像简珣这些重科举走仕途的少年郎也得熟读《周易》,即便科举不考,先生还是会考的,达不到良结不了业。
司天台的人靠《周易》吃饭,奉若神旨也能理解,但司天台有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刁难画署,就与闻大人结下了梁子,两边若非公务往来,几次险些掐起来。
闻大人与蓝素闲聊之时,黄时雨则乖巧地蹲在一旁调色,实则一双小耳朵早就支棱起,听同僚七嘴八舌讲古。
这些趣事信息量大,不管真假听进去不一定是坏事。
而她对京中事物了解不如大家全面,便尽量少说多听。
姜意凝总能说些出人意料的话,“要不是二十几年前春官正犯了事,司天台的人比阁老还威风呢。”
黄时雨诧异的目光投向她,闻大人以手掩唇,轻咳一声,蓝素用手肘拐了拐她,“讲古便好好讲古,你莫要扯些天家忌讳。”
要问春官正所犯何事,竟成了天家忌讳,怕是没几个人敢正面回答,更不会有人去皇上跟前提,除非活腻了。
当年司天台的春官正,身为春夏秋冬中五官中唯一的女子,那是真有几分本事,被尊为天下第一相士,做相士的都是孤寡命,所以春官正九族也就她一个人,导致她做事颇有些光脚不怕穿鞋的。
那时的皇帝还是太子,她直言皇帝非长寿之相不宜继承大统,你就说狂不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