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 60-70(第7/24页)



    黄时雨有些错愕,以为自己不小心踏进了男画员的领地。

    对面的陌生人有一张观音般慈悲美貌的容颜,却长了一双冰冷的眼。

    第64章 好痛

    陌生男子未着官袍,显然不是画署上官,却穿着广湘的玄色茧绸道袍,附缀繁复金线刺绣,腰配弯月匕首,规制皆为正三品以上。

    黄时雨暗惊,欠身施了一礼。

    那人却走了过来,立在她徘徊欣赏许久的硕大圆柱下。

    黄时雨诧异地抬眼看他。

    纯净的眼眸倒映着同样清澈的他。

    闻遇盯着彩绘看了片刻,偏头看向她,“你可知藏画楼一共多少根圆柱?”

    音色干净又有着青年独有的低醇。

    此时的黄时雨做梦也不会将他与青面獠牙的石上居阁主串联。

    上官有所问,下官不可不答,黄时雨垂眸盯着自己脚下恭敬道:“回大人,卑职将将数过,一共八十一根。”

    闻遇颔首,“它们花费数十位画师近六年光阴,损耗不计其数群青、青绿。”

    黄时雨茫然地点点头,他为何要对她说这个?

    闻遇垂眸打量她,指了指那只纤白的右手道:“你做的很好,以丝帕罩手抚摸它们。”

    人们很容易为高敞宏丽,摩天连云的藏画楼所摄,似她这样自心底珍惜爱护的寥寥无几。

    得了上官表扬,黄时雨眼眸晶润亮起。

    闻遇轻笑一声,收回视线,从黄时雨身前经过。

    他的眼睛是冷的,气息却是暖的,一种介于檀木与雪松之间的味道,非常淡,不太像熏香,更像是画师独有的,常年浸染在上层阶级画室的大画师。肃王也有类似的木质香韵,由此可见,这位大人与肃王是同类,黄时雨不敢怠慢,益发垂眸敛祍。

    等了半晌,实在忍不住又偷偷抬眸,闻遇也转眸看过来,黄时雨一惊,又慌忙低头。

    她不懂上官为何还不走,又不敢贸贸然离开,正要张嘴寻个借口开溜之际,一名绿袍同僚走了过来,将包裹递给上官,道:“大人,您要的湘色圆领袍,内务房已经没有最小尺寸,这件比大人要求的稍稍长了一寸。”

    闻遇“嗯”了一声,那人便欠身退下。

    “赏你的。”闻遇将崭新的圆领袍丢给尚不知发生何事的小姑娘。

    黄时雨本能地接了一句:“谢谢大人赏赐……”

    闻遇边走边道:“快去换了。”

    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眼底,黄时雨也没解过来什么意思。

    赏姑娘家官服又叮嘱人快去换了,不仅奇怪多少也有些冒昧。

    可她小腹传来微许疼痛,腰也酸酸的,忽然就意识到了什么。

    一刻钟后黄时雨躲在女画员专用的官房,恨不能将自己一根绳子吊死,免得丢人现眼。

    木桶也叫官房,久而久之,时人便将提供人们解决内急的屋子称为官房。此时的黄时雨在官房处理不期而至的月事,想到自己穿着染了一团血迹的圆领袍无知无觉行走,全落进了上官眼底,既羞又愧。

    严艺学与司天台的司辰始终在她正前方且有一定的距离,未曾察觉她衣袍污迹尚且可以理解,然而蓝素不可能没发现,却未提醒她……

    黄时雨蜷了蜷指尖,将沾染污迹的官服包裹好,整理衣冠重新回到廨所。

    女子做官比之男子有着天然的劣势,每逢月事还要正常上衙,风雨无阻,所以在月事前一段日子就要自行备好月事带,黄时雨年纪不大,月事没那么准,且无经验今日才闹了笑话。

    闻道芝闻大人同为女子,非常体谅黄时雨的难处,叮嘱了她几句,务必谨记教训,便特特恩准她提前两个时辰下衙。

    黄时雨感激不尽,欠身谢过闻大人。

    闻大人笑了笑,“快回去吧,下不为例,下回摘几朵新开的茶花给我。”

    黄时雨面若红霞,声若蚊吟道:“是,大人。”

    好在她是个擅长自我安慰的姑娘,心道那位大人又不是画署同僚,彼此也都不认识,即便他回去笑话自己又如何,反正她听不见。

    闻遇离开藏画楼一路向北,往宫城方向走去。

    随行下属对上官的性格明如指掌,小闻大人向来公私分明,从不动画署与画阁的女人,是以并未打听黄时雨的来路,不过从黄时雨的湘色圆领袍不难猜出,不是司天台的司辰便是画员,唯有这两处官衙才有如此年轻的女官,总之是不入流的从九品小芝麻。

    闻遇忽然问:“方才的小姑娘是司天台还是画署?”

    随行一怔,迅速描补道:“容卑职查一下,晚上必定给大人回复。”

    闻遇道:“算了,正事要紧。”

    随行便不敢再揣摩他心意,抹了把虚汗道声“是”,却也开始在心里反省,这件事做得不漂亮,等上官问他才去查,置上官颜面于何地。

    是他反应不够机敏。

    今年国子监的骑射大考安排在小雪节气假前两日,便借了城东营的校场两日。

    每年的顺序都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依次排开,故而四门学万年不变最后一日上场。

    四门学的学子数量相较其他两处多出两倍,水平也参差不齐,大部分人勉强混个丙等万事大吉,乙等则算烧了高香。

    倒也不是他们怠惰,而是并无多余精力和财力培养骑射水平。

    除非投身军伍,普通人压根接触不到马匹弓箭。

    也正因此,普通人依靠国子监有限的资源混个丙或者乙在老师眼中足以结业。

    乌衣子弟不一定精通骑射,然而精通者定然是乌衣子弟。

    擅长丹青与骑射的肃王但凡有空都会来东西二营,赶巧今日遇上四门学大考。

    韩意淮驭马上前,默看片刻便下马走了过去。

    众师生只见一群护卫簇拥着个身姿挺秀的美少年阔步而来,犹若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在场识得肃王殿下的不多,但都认识衮龙袍,这么年轻的亲王除了排行十二的肃王不做他想。

    于是众人纷纷见礼。

    韩意淮抬起右手,亲卫立即上前为他佩戴扳指,并呈上他惯用的良弓。

    珵郡王笑道:“已是多日不曾见十二舅箭术,今日托这帮学子的福,让我等开开眼。”

    早过而立之年的珵郡王称一个与他长子年纪相仿的少年郎为“舅”,看起来怪怪的,然而这种怪象在宗室见怪不怪,所谓摇篮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便是这么个道理,谁让肃王辈分大。

    韩意淮瞥向简珣,“允璋的箭术依然出类拔萃。”

    简珣将将结束大考,箭靶上还插着他射出的一根根羽箭,把把命中靶心区域。

    只要能命中这片区域便为优。

    而无限趋近于中心则是武将的追求。

    作为一名读书人,简珣的箭术已然相当优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