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 1430-14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 1430-1440(第11/16页)

流舆图过来,甚至连别的州府都通知到了,赶紧的,要不然你们也得倒霉。

    反正很快了,集齐了这部分的资料。

    贺大人才说松了一口气,就听下面禀报,说是镇北军又来人了。

    这次又为了什么?

    “为了官道的。”

    官道?官道怎么了?

    “按照朝廷的规定,马路该有多宽,驿道该有多宽?”来人就传话说,“侯爷说了,马路和驿道牵扯到军中传信,不可马虎,请知府大人着人修整。其他州府已经接到公文了,贺大人莫要落于人后呀。”

    贺知府:“……”修路是要银子的!朝廷没银子,我也变不出银子,那这怎么修呀?

    他只能上侯府说明情况,“侯爷,得户部拨付才成呀。”

    “处处依赖朝廷,那要你们何用呀?你们拿着朝廷的俸禄,不想着为朝廷办事,一切推给朝廷。朝廷若是有银子,谁都能办,又何须你?”尹禛头都不抬,“军中之事,你莫耽搁。回头本侯上折子给皇伯父,好好夸一夸贺大人的功勋。”

    贺知府:“…………”感觉这官是当不成了吧。

    才要告辞,就听这位侯爷又道:“北山山麓之地适养马,我之前翻看你们递上来的山河舆图,上面标识着无主。这样吧,镇北军暂用它做马场,回头你落个档案。”

    贺知府:“……”那地方被几家商户租用了,银子……自然没入公账,都是进了私人的腰包了。上上下下拿这个分润的不少。商户不是不想买,是官府不想卖。买了就得有契书,这是一锤子买卖。还不如就这么着,年年靠着这个有点收益,当官的吃肉,下面的人跟着喝汤。

    而现在侯爷这么一问,这必是知道马场的事了。

    完了!完了!这次真完了。

    贺知府回去就装病,然后不能处理府衙事务了,他给朝廷上折子,祈朝廷叫他因病致仕。

    一个贺知府朝廷不会重视的,也不会有人在意。可整个镇北所涉八个州府,每个州府下面所辖六个县。当过半的官员上折子各种理由致仕,这能是简单的事?

    吏部先后收到这些折子,头皮都发麻了。

    西南那边被周王府经营了十数年了,也没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把朝廷的官员往回撵呀。可这位就办到了。

    吏部尚书不敢拿着折子去东宫,而是见了圣驾,把事情说了。

    天和帝翻看这些折子,“过半了?”

    是!过半了。只怕还有些在路上呢。吏部尚书说着,就抬头看圣人。

    圣人该是国事操劳,面色蜡黄,眼圈是黑的,眼睛带着红血丝,显见是没歇息好。这会子面圣,圣人说话的语气里还带着才醒的倦怠,该是歇了午觉吧。

    天和帝抬手将折子都推到地上了,“必是官做的不清白,吓怕了的。”

    是!该是如此。

    “都准了。”

    吏部尚书脚下动了动,张嘴几次想说话,抬头一看,圣人侧后方的赵祎轻轻的摇了摇头。他便不再言语了。

    就听圣人又道:“吏部重新拟官员,叫他们即日上任吧。要干练的,要清白的,告诫他们,好好的当差,莫要再出差错。”

    可这缺额那么大,一时之间从哪找那么些人去?

    他没争辩,回去先拟定几个:一批一批的派,看看东北那边是什么意思。

    结果月余之后,人又回来了。回来就致仕,“不是侯爷为难,实是事难办。”

    要么,朝廷拨付钱款,把事办了;要么,换个人去当差吧,那活真拿不动。

    吏部能怎么说呢?说镇北的事先缓一缓吗?那是军令,耽搁了用兵,真有个万一,一家子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他问回来的这几个人:“侯爷可有别的话?”有要求的话,必是会隐晦的提的。

    这么一问,这几个倒是反应过来了,“侯爷倒是问了一句,太子殿下有没有交代过什么。”

    这是想安插太子的人吗?镇北还真是支持太子呀。

    他只能偷摸的拜会东宫,“殿下,您看这个事,怎么安置?”

    太子看着地上才燃尽的灰烬,那是尹禛给他的密信,信上确实说了可安插亲近东宫的臣子。但为了辖制这些人,还请东宫派遣一个总领事的。

    尹禛在信上说:臣以为赵祎能担此事。

    赵祎,是自己的人,难得的是,他还能得父皇的信任。这么一个双重身份,想着父皇该是能放人的。此人去镇北,于朝廷有利无害。

    而赵祎站在天和帝身后,听着吏部尚书的建议,她愕然的抬起头来:不惜把镇北的文官都踢出来,闹腾的朝堂不得安,目的竟是把自己要回去?

    是的!别的目的附带的都能达到,将你讨要回去的机会却真不多。

    尹禛拉着桐桐朝南眺望:回来吧!承受的够多了,以后再不用提心吊胆的活着了!

    第1438章 风云际会(78)

    “赵祎?”

    天和帝扭脸去看一脸愕然的赵祎:“你怎么说?”

    赵祎的手藏在袖子里,拒绝吗?师傅传信了,说是以后不用听他的,只管听镇北的安排。而兄长大费周章也要达成的事,自己怎么拒绝?虽然她觉得她留下许是作用更大,但她更怕自己的坚持坏了兄长的计划。

    所以,她得配合,得回去。

    但是,当着天和帝的面,怎么回答才能叫他乐意放自己走呢?毕竟,自己是皇后的娘家人,跟太子是表兄弟。这一走,心向着谁,天和帝其实是拿不准的。

    如今,被天和帝这么一问,她得从后面走到前面,这十几步的距离,她得想好应对之策。而后面对帝王的时候,她就得利索的给出答案。

    吏部尚书就见这位御前红人过来一点犹豫都没有,开口就说:“臣以为,只臣怕是不成。”

    哦?只你不成?那你觉得还得何人去才合适?

    “臣以为,宫中内官该是合适的。”

    吏部尚书面色大变,这位赵大人行事向来有章法,朝中老臣对这个年轻人多是欣赏和赞赏的。可谁知道他此时竟是给了这么一个答案。

    内官?不就是太监,是宦官吗?

    你一个读圣贤书的难道不知道宦官之害?

    他一眼一眼的看这位赵大人,赵祎却面不改色的站在那里,甚至眼皮都没往上撩。

    而天和帝却眼睛一亮,点了点赵祎,“你小子呀——”他哈哈就笑,就赵祎,“去准备吧,即日启程。”

    赵祎颔首,一步一步的退了出去。

    天和帝才要跟喜公公说话,却发现吏部尚书还在,便摆手说这位老大人:“你下去吧。”

    尚书大人:“……”陛下呀,宦官之害,害之深矣,万万不可呀!

    这话搁在嘴里转了一圈,抬头看看圣人不耐烦的样子,他暂时咽下了,只得退出去。

    出去了就见赵祎还没走远,他在身后喊:“赵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