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 1740-1750(第13/15页)
!
其实,这件事对刘太后来说,不要太简单。赵祯三天两头的生病,弄死他难吗?你给弄死了,他又没子嗣。你手里真的有先帝给的圣旨,圣旨上也真的叫你处理军国大事。
彼时,你就是真要当女皇,真能干成。
大不了选一赵姓嗣子册封太子,或是选一赵姓嗣孙做太孙,都行。
这事真能干成。
问题你:你干的了吗?你下的这个决心,下的这个手吗?
嘴上嘚吧嘚吧的,想用我呀?
好啊!用啊。你敢干,我就敢跟。但别想叫我出头,你用不了我这把枪。
刘太后竟然发现她说的真的,自己敢当女皇,她就敢支持。
这叫人:“……”怎么说呢?说她不好吧,没有啊!人家无条件支持了;说她好吧,可这发展方向总跟预想的不一样。
刘太后起身,“那你早些歇息吧,明儿去看看嫁妆。”
好!您也早点歇着。
总之,这母子俩相互较劲拉扯这就开始了。
赵祯没事就叫大臣一起,讨教学问。他还问大臣说:“诸位以为唐时兴盛,有哪位君王其功勋尤为卓著。”
不等臣子们说,他自己就先说,“朕以为女帝武皇尤甚,她上承贞观遗风,下创天元盛世……”
才有人反驳说,开元乃是玄宗皇帝所创。赵祯马上反驳,“若没有女帝一朝,只李隆基难成其业。”然后就感叹了,“可见,女子之见识,并不在男子之下;女子之能,亦可与男子比肩。”
然后大家听着听着,就觉得好像有点不太对味了。
官家突然这么说,这是有了要禅位的想法吗?
王曾就问了,说:“您以为睿宗李旦如何?”
“中人之材。”赵祯叹气,“与朕肖似。朕也不过是中人之材而已。”
王曾:“……”这是官家起了禅位之心了么?
四爷就觉得赵祯是真不笨,瞧!这不是掌握了诀窍了么?你这么一说,你看着急的是谁。
果然,朝堂上下都急了。
然后,在大朝之上就有一叫程琳的,直接给太后进献了一副画——《武后临朝图》。
刘太后不知道是什么,只因程琳此人为官确实不错,说是进献了,她就叫人接到手里了。结果叫郭淮打开一看,她顿时大惊失色。今儿真要是接了这幅画,那完了,满朝上下尽皆讨伐之声。
她也果断,一把抓了这画,随手就抛到珠帘之外:“这是何意?尔等将哀家当做什么人?我岂是武后之辈?”说着,愤然而起,“哀家绝做不出此等事来。”说完,甩袖而去。
满朝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太后无此意,那问题就不大。
赵祯就看雍王:然后呢?
四爷:“……”还想然后呢?你要不进取,朝臣们和太后都觉得对方是退了一步,很满意现在的现状。所以,还想什么以后呢?知足吧!你不是怕太后废帝登基吗?瞧!不会的。太后亲口说出来了,所以,安心吧,你还是皇帝。
下朝了,赵祯又叫了四爷。四爷还是一样,好好的去了,两人就那么相对而坐,四爷继续斗茶,赵祯继续坐在边上,慢慢悠悠的说话,“你的法子,甚是好用。”
“那是因为满朝上下心里都是偏向您的,因而,这并非臣之功。”
赵祯叹气,又说,“从真,太后年纪大了,很有些喜怒无常,这也是时常叫朕忧心呐。”
是怕太后出尔反尔吗?说到底,还是希望一鼓作气,能达到亲政的目的,是吧?
其实很简单,按时太医院,说太后身子不好,编造点病症,直接给圈寝宫里就完事的事。怎么就那么墨迹呢?反正你就是不圈着太后,太后九成的时间不还在寝宫里呆着吗?
这要是换成李元昊,一刀的问题而已。
借口都是现成的:你不是还有一个亲娘被太后放在永定陵守陵呢吗?就说她迫害你亲娘了,为人子为亲娘要个说法,这理由行吗?你只是要她还政,又不是要杀她,这些还不够么?
四爷就问说:“官家以为,唐太宗如何?”
什么?
“他是否为明君?”
是!
“他是否为孝子?”
否!
四爷将手里的茶推给他,然后起身,只说了一句:“您喝茶吧。”说着,行了一礼就告退了。
赵祯看着桌上的茶,抬手端了起来。看着茶盏中墨绿的茶汤,他的耳中全是那两句话:他是否为明君?是否为孝子?
是啊!孝子可能成为明君,但明君未必一定得是孝子。
可是,朕一定有成为明君之能么?朕也不知呀!
那朕唯一能做的,好似就是成为孝子——而已!
第1750章 大宋反派(71)
纷纷扰扰中,婚礼还是到来了。
在大宋,这女子的嫁衣颜色得看是高嫁还是低嫁。若是高嫁,男红女绿,女子嫁去需得如绿叶衬红花;若是女子低嫁,男女皆红。男子穿红,乃是夫在上;女子穿红,亦是表明我为红花非绿叶。
桐桐为柴姓,嫁于赵氏,谁敢说这是高攀了?
因此,桐桐的婚服乃是正红色的,选的最为亮眼的红。
婚服是回来之后又量了尺寸,重新做了一点修改。而今提前一天拿过来试穿,处处都合身这才罢了。
这试完了衣裳,郭淮就来了,笑眯眯一张脸,“郡主,辽国、夏州、吐蕃、大理、回鹘等国使臣到了。”
嗯?
桐桐看郭淮,“你说使臣到了?谁请了?”
“未曾!”郭淮看着郡主,“都是自发而来的,刚进京城,帖子也才递进宫。”
“一起到的?”
是!
“帖子一起进宫的?”
是!
桐桐站直了,然后看着外面因秋风而摇曳的树枝,长久的沉默了,而后才道:“我大宋一片繁华,客远道而来,自有朝廷接待。便是使臣中有故人,我亦不好去见。”说着,便提醒郭淮,“另,夏州和回鹘并非他国之民,为何以‘国’称之,又为何称其为使臣?请转告大娘娘,官署招待官员便可,不用与辽国、吐蕃、大理同例。”
“这……”
桐桐转过头看他,“若他们有异议,你来告诉我。这个道理我去讲便是了。”
这话说的郭淮只觉得一颗心噗通噗通的跳,是什么样的自信,能叫她说出这样的话。
郭淮应了一声,转身去禀报去了。
刘太后将折子推开,有些烦躁,这就是自己最担心的,这些属国敬畏的不是朝廷,而是雍王。
她问说,“雍王怎么说?”
郭淮是先禀报的雍王,从雍王那里回来,这才见了郡主的。
而雍王给的更简单,他只说:“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