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 1840-1850(第2/15页)
,“大约六百里。”
不知道是不是天意,人家这三个祖地,真的就像是在长江以北楔下的三颗钉子。这三个位置,绝了!
桐桐自己都笑了,“还别说,真的挺有意思的。”
四爷扫了一眼:“盯住吧!闹出来未必不是好事。”
杀人也是需要理由的!斩草除根的道理谁都知道,可国以法而立,无故杀人,绝不可取。
只有活动起来了,才有借口,也才有机会。
若是都乖乖的,就守在你眼皮底下,那两代三代之后就泯然众人了,他们的后代不觉得身份尊贵,后世也君王也不会盯着他们,各自相安无事当然是最好的。
可每个王朝建立之初,总是有复辟之声的。自古以来,概莫如是。
这也一直是桐桐盯着的一个重点!不冒出来,她不安心。冒出来,她才会踏实。人性就是如此,谁会真的甘心呢?
她就说四爷:“今年秋猎,在涿州附近吧。京城这边松松手,赵氏宗族回祖地,如三颗钉子订在了长江以北。可南边文风鼎盛,文人的祖籍多在长江以南。南北之间,一定会有勾连的。”
只有咱们走了,朝廷的注意力转移了,有些人才敢冒头。
“行!你安排。”
桐桐在纸上写下了三个名字——赵允弼、赵允熙、赵允升。
此三人都是赵匡义的孙子,赵允弼是赵元偓的儿子,赵允熙是赵元俨的儿子,赵允升是赵元佑的儿子。‘元’为辈分,他们都是赵恒的兄弟,赵恒原名赵元休、赵元侃。
也就是这三人,全是赵祯的堂兄弟。
赵允弼是宗正,被册封为北海郡王。
赵允熙是‘八大王’赵元俨的儿子,赵元俨死了,但是当年赵元俨是非常得赵祯信任的。
而赵允升幼年曾被赵匡义的李氏皇后抚养过,长于宫廷。
既然是赵祯的堂兄弟,这年纪算下来,也都正是壮年。
桐桐将捋顺了的关系网记在心里,这张纸顺势就烧了。她叹了一声:这里面没有对错,只有命运的博弈。
才烧干净了,旻哥儿就跑来了,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他:“你不上课,跑回来做什么?”
“都说爹爹和娘要去涿郡,带我去吗?”
去呀!都去。
“那我的伴读能带吗?”
能!想带就带吧。
这消息一出,好些人家都提前往涿州跑。在京都想见贵人一面太难了,去涿郡便不同了。
码头上,民船如梭,不知道有多少貌美的女子上了行船,要沿着水路一路北上。
毕竟,君王哪有不纳妃的?太子哪有不娶妻的?
更何况,皇后都已经年过三十了!民间有美,为何不能一争?
第1842章 大宋反派(163)
夜里圣驾停靠在码头,隔着水音,秋风送来了一阵阵琵琶声。
远处灯火通明,船头上歌姬舞姬在月下只见婀娜身影。
曜哥儿靠在船头,看着月下树影摩挲,始终不语。
完颜恩递了酒过去,“殿下,有美人不看,看什么树影呀?瞧!那可都是冲着您来的。”
曜哥儿朝那边扫了一眼,女人们心思玲珑,借着夜色观美人,是有几分动人之处的。
耶律洪基跟着搭话,“听闻川蜀多美人,殿下不喜?”
曜哥儿给对方斟酒,“幼年我跟随父母在雍郡巡视。我第一次看见草原时,惊讶于夏日草原的美景,蓝天白云,绿草如茵,鲜花点缀,当真是美不胜收。后来,在草原常进常出,便再也感知不到草原之美了。
后来,我又在大宋境内游历,见过中原之地的一马平川,见过川蜀的高山嶙峋难于上青天,见过江南的小桥流水,每遇一景,我都极爱。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之所以念念不忘,那是没有久处。处久了,我想,那也不过是又一片草原,习以为常,不过尔尔。”
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而后才道,“我拿美景比美人,久看不厌,久处不倦者,才算是美到了心上。若不在心上,不过是匆匆过客,得之如何?失之又如何?”
耶律洪基一愣,竟是觉得这位太子的话当真是有几分诗意在其中的。他就道,“依在下之念,一景一情,能喜嶙峋之美,亦能爱小桥流水。各有各的好,川蜀替代不了江南,江南亦不是川蜀。”
曜哥儿摆手,“非也!非也!在我看来,人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回家,一种是出门。所以,人这一生,只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家里,一个家外。带进家里的人,那便是家人。家人……不看美丑,相和便好。”
耶律洪基想了想,便笑了:“殿下乃君子。”
曜哥儿没说话,只把手指放在嘴唇上,轻轻的‘嘘’了一声。
此时,有琴音响起,远处的歌舞声显得异常呱噪。
曜哥儿看了野利秀一眼,野利秀便叫人划了快船,叫那些人安静。
不大功夫,除了风声,便只剩下琴声了。
琴声从御船上传来,站起来朝那边看去。船上人影绰绰,分不清哪个是弹琴之人。只能从音律上判断,弹琴之人是一男子。
灿儿从她的船上坐起来,靠着窗口听着,跟苏八娘说:“是我爹在弹琴给我娘听。”
苏八娘朝外看了一眼,“看不分明。”
“不用看,只听便是了。这是弹给我娘听的!”
晏殊坐在船头拎着酒壶,边上有人恭维:“先生教的好,娘娘的琴艺果然不俗。”
“……”辱骂我的方式有很多,真不必用这样的方式。他直言不讳的道,“昔年在汴京宫里,老琴师拒绝教郡主……教皇后弹琴……”
“那这弹琴之人是?”
晏殊看了对方一眼:“……”还问?
这人嘀咕了一声:“这琴声……也忒的多情了。”
这天晚上之后,周围终于安静下来了。虽然没封锁水路,也想与民同乐。但要是乐的方式是这样的,那还是算了吧。
秋天的夜里,水面上秋风肆无忌惮的吹着,柳树枝被吹的摇摆不定。然后那么些个姑娘衣衫单薄的在船头高歌起舞——不冷么?
现在消停了,她们想去哪里随意,想随着御驾瞧热闹,可以呀!没人拦着,但别一到晚上就来那一出,这谁受的了呀?
桐桐叹气:风气这事,想彻底的翻过来,真需要时间。
赵恒之时龚美献妻有了刘太后,后来赵祯先后宠幸的女子,无一不是下面献上来的。郭后被废,是尚、杨两位美人之故,后来的张贵妃,那是大长公主送到宫里,宫里当养女养出来,专供给赵祯的。
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这几个女人,哪个是出身鲜亮的?可一朝选在君王侧,则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因而,而今但凡家有女子容色出众者,都希望能鱼跃龙门。
在这种环境下,说实话,想选出一跟曜哥儿匹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