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160-170(第5/13页)

坏了,护肤精油用精美的瓷瓶装,道路崎岖容易坏!”

    温如初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我这就安排庞大人配合你,抽调民夫来修路!”

    他有些羞愧:“只是衙门里经费紧张,只挪得出一万两,其他的需要你们先垫付,等秋税收起来,再给你们!”

    一百多里路要修好,能走马车,没个五万两修不下来,衙门只出一万两,他也觉得有些过分了。

    刘青青嗯了一声,声线不自觉带了些得意:“大人,我有个省钱的法子修路,要不试一试?”

    第164章 第164章刘副官

    她眼睛亮晶晶的,好似闪耀的星星,郭守云不自觉弯了弯嘴角。

    每次她有新点子的时候就像这样得意,如同偷吃到葡萄的小狐狸。整个人亭亭直直立在那里,浑身都在说,快问我呀,快问我呀!

    温如初眨眨眼,很是配合:“详细说说”。

    刘青青介绍:“我们只要把马车轮走过的地方修起来,剩下的地方不用管。

    她抄来一叠白纸,刷刷刷在上面勾勒出两条并行的线条,无论直行还是转弯,它们之间的宽度一直保持不变。

    温如初想象中的路,平坦宽阔,能容两辆马车并肩而行,过相向交错。

    他知道刘青青一向比投天马行空,但是,把宽阔的路面偷工减料成两条线,他实在接受不了,提出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最优秀的马车夫,也不能保证马匹拉着马车一直在路面上,车轮掉下路面,容易翻车啊。”

    “要是我们把轮子固定在路上呢?”

    温如初不由得笑出声:“怎么可能?”

    试想,人走在田埂上不小心会掉进水田里,何况马车轮子。

    刘青青又在白纸上勾勒:“我们把路修成这样丁形状的立在地面,把马车轮子做成圆台的模样,诺,像这样,两个轮子一起,就会卡在两条线路中间,马在前面拉车,可以用最小的力气,拉最多的货物!”

    看着图上黑漆漆的一片,温如初沉默了。

    感觉很有道理很厉害的样子,但是,他听不懂。

    他茫然的看向郭守云。

    郭守云眨眨眼,表示也听不懂。

    但不妨碍他无条件支持:“我觉得比修路好!”

    刘青青感叹,听不懂就对了,铁轨涉及复杂力学的运用,还有转弯时向心力的设计,她末世上学学物理的时候,做火车题算离心力算得痛不欲生欲-仙-欲-死,终于有人尝到了她的痛苦,这种感觉真的太爽了,喔嚯嚯嚯。

    温如初仔细想了又想,试图找出这种修路方面的弊端,关乎民生大计,万分谨慎小心不为过。

    他指着突出的窄小的路面摇头:“这些路用泥土肯定不得行,马车压两次便倒了,用木材吧,应该暂时可以,木头软,跑两个月下来,风吹雨淋日晒的,估计崩坏得快,需要不停的更换养护,后期费用太高,用石头也不合适,石头脆,卡不住马车轮。”

    他的指头在桌面上敲了两下:“阿青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实现不了!”

    寻到无懈可击的理由驳回刘青青,他歇了口气,举起茶杯喝水。

    这女娃脑子里全是奇奇怪怪的点子,差点,他就不能跟上她的思路。

    一旁的郭守云,若有所思,领会了刘青青的意思,举手补充:“大人,你忘了。我们手里有铁,可以用铁块铺路,铁轮作马车轮啊!”

    耳朵里被“用铁铺路”灌满,温如初倒吸一口冷气,茶水呛到气管里,咳嗽得惊天动地。

    好家伙,好家伙,用铁块铺道,好大的手笔,好大的格局。

    思路瞬间打开,钢铁牢固耐磨,能完美的解决上面的问题,可是,太大气太豪横了!

    一想到路面上全是泛着冷光的黑铁,温如初一阵子心跳加速,这铺的不是路,是钱。

    不错不错,阿云总是能get到她的想法。

    刘青青给了郭守云一个赞赏的眼神,继续对温如初循循善诱:“是啊,大人,谁规定的,路面必须是宽宽的呢,我们只要修两条能卡着车轮的窄路就可以了!”

    说着她张开手掌比划了一下,大约有脚掌宽。

    “叫路面不合适,不若叫路轨呗,!”

    “全用铁块是有点小贵,我们偷工减料一下,里头用木材,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铁皮,不就行啦!”

    她顺便改了名字:“叫铁轨更合适,你们觉得如何?”

    郭守云被她赞赏的眼神砸得晕乎乎的,满脑子都是她夸我呢,她夸我呢,听到她的询问,立刻回应:“甚好,甚好!简直太棒了!”

    温如初本想叫上郭守云一起再找找其中的不足,可惜面前这人,其他事情上挺机灵冷静自持,在阿青面前只是应声虫一个。

    没奈何,自己重新捡起图纸,从头到尾细细思索了一遍,确实无懈可击。

    温如初做事谨慎,依旧不敢点头,只说要再考虑考虑。

    刘青青又浇了一把火:“大人,其实这些不是空穴来风纸上谈兵,我们铁场里从矿洞中搬运铁矿石到炼铁坊,已经用上了这种路,他们用的是木质轨道。”

    “大人,我夸得天花乱坠,不如您亲自去看一眼如何?”

    俗话说得好,闭门造车不如出门问道!

    温如初是行动派,他立即动身,叫上衙门一众官员,共同前往铁场。

    到了矿洞,只见两条松木搭在高低不平的地面,像并联的小桥一样,顺着矿洞,延伸到无尽的黑暗。

    刘青青示意大家爬进四轮小车,郭守云赶着毛驴,开始了他们的矿洞之旅。

    进入矿洞三丈后,气温光线立马降了下来。只有洞壁上的火把带来点点光晕,其他地方全是黑黝黝的,大家不由有些紧张防备。

    这时,刘青青清脆的声音,随着毛驴脖子下的叮当声顺着风传来:“

    运送矿石甚是辛苦,一直全靠人用背篓背或担子挑,工人辛苦跑一天,最多背一吨半多一点,累得腰酸腿疼浑身不能动弹,能赚40文。

    铁场按运输量付工钱,有的工人为了多赚钱,找木匠作独轮车拉,独轮车无视路况,拉的矿石比背的多,而且没有背矿累人。矿洞里的运输工人,全部自费掏腰包,订购独轮车,抛弃了背篓。

    他们自发的把矿洞里的沟渠填平,让独轮车畅通无阻。一个工人一天下来,竟能拉三吨铁矿石,能领60文。

    但是独轮车容易翻倒,多放些铁矿石,路上稍微歪一下,车便倒了,铁矿石泼洒一地,既费人力又挡着路,工人们纷纷要求木匠把独轮车改造成两轮车。

    有的工人为了加大单次运输量,让木匠改成了四轮车,每日能拉五吨矿石,领的工钱达100文。

    拉车的时候路面平整更加省力,矿洞里路矿复杂多变,没办法全部修建平整,他们一起合计,用木材垫在地面上,像桥那样,搭了两条小路让车轮通过,这样能快速省力的运输铁矿石。

    有工人已经重金购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