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山寨博物馆逼疯“砖家”[国宝文物]》 120-130(第10/14页)
这两年不是一直都在推动中考分流政策吗?
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趁着中学阶段,仔细了解一下永安系这边的技术类工种。
“用历史课与工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家提前了解更多有关传统工艺技术类的讯息。”
这样的做法也可以渐渐打消大众对职业技术学院的偏见。“
高中校长:“唉?这句话您就说错了。”“
“学生对技术院校的偏见,可不单单只是你宣传几句永安学院和永安乐园就能弥补得了的。”
“永安学院虽然也是偏向
技术类的学院,但人家的定位可不是大家传统印象中的技校。“
“除了极特殊的家传绝学以外,人家招收的都是正经本科毕业的学生。永安学院的定位是研究院而不是单纯的技校。”
“家长会愿意将孩子送进永安学院,但这不代表他们就会愿意让孩子上技校。”
“这两者之间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中学校长:“那也比你们高中强啊,都是念过大学的,高中卷成什么样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
“我们初中的内卷,好歹只是为了同一城市内的升学,但你们高考所决定的可是往后非常重要的人生方向。”
“你们高中的内卷,可是没有上限的不断刷新。”
“我们中考好歹是市内竞争,只要大家都进行一些相关的综合教学活动,就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但高考的时候你可是和整个陕北省的学生竞争,你确定家长会愿意让孩子在这种时候,反复参与学习尤其是考试以外的活动。”
高中校长:“这个我当然知道,所以我早就想好了对策。”
“就像你刚刚说的那样,你不是有提到说想要借着中学时期的教育宣传,来打消大众对技术学院的偏见吗?”
“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更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在我们的高中,设置相应的技术生班级。”
“我不知道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但我想大多数学生家长讨厌技校,绝对不是因为看不起技校教授的东西,而是因为技校的学习环境,始终很难提供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
“当然我们一直都有在提高技校的各方面的建设,但我们其实一直都没有触及到技校在大众眼中的核心问题。”
“那就是在大多数人眼里,技校都是那些成绩差不学习的孩子才会去的地方。”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一点点地扭转这一印象。”
“永安学院的研究生定位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子,人性就是这样,有门槛的东西他们才会更加的珍惜。”
“我们只要像永安学院的研究生标准一样,把这部分有关传统文化的技术专业,设置成必须通过努力考试,甚至是只有优等生才有机会进入的学府。”
“这样才有可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家长能够让孩子们安心前往技校学习。”
“虽然大多数的技校专业可能都还无法预知适配。
但眼下永安系的各种传统文化工艺,就显然已经具备了这种可能性。“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虽然我们不应该以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坏,但眼下的现状就是,愿意花时间学习并考上好学校的学生,至少不会有那么多闲时间和心思,去整出那些在家长眼中完全无法接受和理解的”幺蛾子“。
高中校长:“如此一来,是不是突然觉得我们仙安高中,才是最合适的不二人……校选。”
第128章 降职为副加油
小学,初中,高中,三大,名校同时争取,这场面可不是一般的热闹。
但永安学院搬迁后剩下的“教学楼”就只有那么两栋,再加上住院部改建而成学生宿舍。
永安学院的临时驻地虽然占地不小,但却显然不足以容纳小学初中高中,三所学校的学生。
教育局对此也是头大,但偏偏三所学校全部都拿出了一大堆包括“教学楼老化”,“地处市中心每天放学必定堵车”这样,让教育局也不好回绝的正当理由。
以前他们还可以找借口搪塞,说等到新生人口变化对学生人数的影响稳定下来后,再做统一打算。
但现如今永安学院即将正式搬迁,那么大一栋经过仔细改良的学区就摆在那里。
作为教育局,他们确实没有办法在三家都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压着不批。
与后期新建的学校不同,仙安实验小学,中学,高中,这三所学校都属于仙安市早期,建校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
论师资这三所学校绝对是仙安市内绝对的翘楚。
但就像大多数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对比一样。
这些老牌的公办学校虽然教学质量优越,但毕竟是深耕多年的老校区。
他们虽然身处市区,但也正因如此才导致了校区在扩建和翻新上的麻烦。‘
虽然这些教学楼都是当年保质保量的行货。
但那个年代的生活条件毕竟与现在有所差别。
不说前后的电路承载问题,就单说每天放学时,学校周边的堵车问题就是一件长年累月的大问题。
那个年代的学校自然没有停车场这个概念。
这一点周边的小区住宅也是同理,虽然街道可以翻修,但想要在市中心拆迁,这里面的难度和所需要付出的金钱实在是超出想象。
所以哪怕经过了几次协调,也很难让所有人满意。
尤其是其中的小学部,初高中学生尚且可以自己上下学。
但小学生尤其是刚上小学的学生,显然不在这一点的考虑范围之内。
然后就更不用说,这几年来老教学楼,在教学用具的不断更新所暴露出的问题。
教育局也是知道这里面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乎在一番讨论过后,仙安市教育局直接大手一挥,做出了一个震惊全国教育界的壮举。
“仙安市实验小学,初中,高中三校合并。”
“并以永安学院旧址为原点,打造全新的东煌风学校。”
三位校长被这教育局这突然的决定冲击得连连互相打量。
建设全东煌风学校,这的确是他们过去从未想象过的可能。
他们先前为什么要争永安学院搬迁后剩下来的旧址。
除了永安系本身在产业特色以及未来交通上的优势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永安系周边的区位规划。
为了打造所谓的国风新区,除了先前为了应对外国游客需求,而准备的“现代东煌风酒店”以外,未来永安博物馆,永安学院,以及永安乐园周边,都不会再有多少现代化的建设出现。
这不但增加了建筑所需成本,同时也多多少少造成了一些对学校而言的建筑难度。
学校毕竟不是住宅楼,在同时容纳上千名学生的情况下,教学楼的建设标准和考究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商业住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