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30-40(第13/24页)

着明天跟你说吧。”

    段之缙这才明白怎么一回事,原本打算的明日和德润兄告别也得挪到现在,只是大过节的,不知会不会打扰了他。

    “我回来之前去他家说过了,估计在等着你吧。别空着手去,他家中还有一寡母呢,也别带太贵重的东西,不像样子。”

    原来全都安排好了,再问问自己也不过是走形式。

    段之缙失笑,听从先生的吩咐带了些糕点和常见的补品上马车,去了郑崑瑛家中。

    德润兄住在铃铛巷,一眼瞧过去便知不是富贵人家的居所,可家家户户俱是干净整洁的样子,是正经过日子的地方。

    “咚咚咚”,段之缙上前敲门,一个有些疲倦的女声响起,问道:“谁啊?”

    然后紧跟着德润兄的声音:“娘,您歇着吧,该是我在蒋先生那里的同窗。”

    段之缙听着,就在门口回道:“德润兄,是我,段之缙。”

    有些旧的小木门被啪地打开,露出里边干干净净的院子和郑崑瑛的脸。

    许是在家中也没有平日那么拘束,只趿拉着布鞋便来开门,见了段之缙不由得露出来一个笑脸。

    “我还以为你今日不能来了呢。”

    段之缙没带小厮,先把手上的东西递给德润兄才拍拍手心进了院子,然后回头笑道:“我后日便走了,如何今日不来?”

    郑崑瑛也不跟他客气,爽快地拿过了东西:“怎么不多待些时日?”

    “母亲和姨娘俱在京中等着我,且虽送了信回去,可府试这样的大事还是得亲口告诉两位长辈。”

    两人正聊着,郑崑瑛的母亲提着水壶出屋,又端着一只干净的碗,里边是有些发黄的糖粒。

    她拘谨地走到两人跟前,用热水把糖冲开端给儿子的同窗,不好意思道:“家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喝点糖水吧。”

    段之缙赶紧接过,跟伯母道谢。

    又说了没一会儿话,段之缙见太阳全然落下,时间真的晚了,这才跟德润兄道别。

    可是分别总是叫人伤感,尤其是大家都知道,下一次见面便要等到明年八月的院试了。

    第35章 035回程讲院试玉平大疫

    同德润兄道别之后,次日段之缙先后拜访了杨家和施家。

    施家二老常年走商,虽然更显苍老,但身子骨甚是不错。

    施老太太一见段之缙便拥入怀中,嚎啕大哭起来。

    “天可怜见的,老婆子就这么一个小女儿,从小就跟着二小姐过日子,养在眼皮子底下,偏生就去了京城,十几年不曾相见。做娘的想得心肝儿都疼,早知有今天,还不如没养了她……”

    施家外公布满风雪的脸上也含着愁,眼眶子赤红,吧嗒吧嗒地抽着烟。

    这烟该是次等的烟草,呛得人眼珠里俱是泪。

    “好了好了,对着少爷说些这个。你还不赶紧冲些茶叶,给二爷润润嗓子?”

    施外公把媳妇从段之缙身边扯开,吩咐她去冲水,又朝着段之缙叹一声:“幸得你姨娘忠心,我们也常得主人家的赏赐,只是这些好茶我们也不会喝,二爷喝了吧。”

    他顿一下,犹豫片刻开口:“按理说我们的身份,不该问姨娘如何,可做爹娘的心,如何能忍得下?我的两个儿子都跟着王家的大爷去了更南边经商,我放心,唯独这个女儿牵肠挂肚,不知她日子过得怎么样。”

    段之缙不忍他们伤心,只说姨娘仍伺候着母亲,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为难的事情。

    施外公点头,深吸一口烟:“这就好,能安生伺候主子也是好事。家里奴籍去了的事情,还是不要告诉你姨娘了,省得二小姐心里不快,给她增了麻烦。”

    他一辈子都是王家的人,从内院的小厮做起,王家后院已经够清净的了,可他也看的明白,主母还是喜欢自己身边陪嫁丫头出身的妾室,轻易不会为难她们。

    可那些良家女儿被买进来的,虽说比自家的奴才更有脸面,但是主母却不会同她们亲热,日子过得也没有丫头出身的妾室舒心。

    段之缙也知道其中的道理,沉默一会儿还是应了下来。

    施老太太端着茶碗出来,里边用滚烫的水冲开层层绿叶,茶香极为浓烈,还带着一股苦味——茶叶放多了。

    段之缙接过,一边吹一边慢饮,施老太太又留他用饭,被施外公拦住:“你留他作甚?二爷最后一顿正经饭自然要和老爷他们聚一聚,听些吩咐,真是一点规矩都不知了。”

    于是喝完了那一盏茶水,段之缙便和两位老人道别,回到了王家。

    晚上也没有多少人聚在一起,只王老爷、秦先生和白老夫人,大家最后喝一场酒。

    饭后,老夫人叫外孙去碧水台阁,又叮嘱了些话,最后拿出两个荷包并一个匣子,叫跟着外孙的琼香拿好,泪眼婆娑地开了口。

    “可怜你母亲,大抵到现在也只有做娘的并几个姐妹还记着她。这个喜相逢荷包是给她的,里边有一万两的银票,匣子里的首饰都是江南现下时兴的样式,也带给她。这个五子登科荷包是给你的,里边也有一万两的银票,供你花销……”

    段之缙看着琼香接过荷包和匣子,心中百感交集。

    喜相逢,喜相逢,却不知母女二人还能不能再相逢。

    那些殷切叮嘱,都成了上路时的牵挂,翌日太阳升起后,段之缙便带好银钱和路引,念着女眷们滚烫的泪水启程,先回到当日那个码头,然后乘船北上,仍是苗虎镖头带队护送。

    琼香原本是王家的奴才,可段之缙用了他这么长时间,白老夫人做主放了他的奴籍,叫他跟着二爷北上。能做良人自然比做奴才强,琼香的家人亦为他高兴,催着他不要犹豫,琼香便应了下来。

    当然,北上这一程也不是叫段之缙欣赏运河风光的,秦先生瞧他在船上适应得不错,当即决定开始授课,为明年八月份的院试做准备。

    在轻微晃动的船上,秦先生摇着折扇,先给段之缙讲院试的规矩。

    “正场开考的前一日,按惯例先考经古一场,分经解、史论、诗赋各题,你

    选一门作答即可。经解要求不高,你也不必写什么时文,只要合乎当今御制的经书即可,《周易述义》、《诗义折中》、《春秋直解》为必备。诗赋要求做五言六韵诗……”说道此处,秦先生又问道:“之前教你的诗还记得多少?”

    段之缙尴尬一笑:“一概不知。”

    他一个现代人,极限水平是背诗而不是作诗。

    秦先生闻言叹一口气,“无妨,为师相信你,还有一年多的时日呢,要学作诗得先背。每天背上二十首,这也有一万多了。就算你一窍不通也能依葫芦画瓢,总归朝廷对此的要求不高,你别胡说八道就行。”

    他现下信誓旦旦,只是因为还不清楚段之缙的“一概不知”是真“一概不知”。

    “考完经古,第二日为正场。五鼓时分提调官于考场外点名,申时净场不给续烛。考四书文一道,五经文一道和五言六韵诗一道。招覆一场考四书文一道,论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