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70-80(第18/19页)
才平复住的血气一股脑冲上来,皇帝气昏了头,四处一看,一柄御剑挂在墙上,他三两步上前拔出,利剑闪着寒光,还伴着皇帝的暴怒之声,“朕干脆一剑劈了你,省得叫你败了祖宗社稷!”
宫女和小太监四散奔逃,哭叫之声不断,昌裕挡在肃王身前,刘玳廷和吴祥、孙鹤林抱住皇帝的胳膊。
“陛下,陛下,又不是把西海的布防图送出去了,牛痘而已,就当是造福赤砂穷苦牧民了,何尝不是陛下的功德?”刘玳廷连连规劝,皇帝终于卸了力,瘫倒在御座上,手一松,剑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吓得纪祁一哆嗦。
皇帝冷着脸:“你还有什么隐瞒的,现在就说出来,不要等到日后陈冲上了密折,到那个时候,你自己找根绳子吊死,省得脏了朕的剑。”
纪祁磕头如捣蒜,砰砰地撞在金砖上,额上浮出来一层血迹,“儿臣万死,儿臣真没有什么隐瞒的了。”
皇帝白他一眼,又看向昌裕,冷声道:“临行之前你跟朕保证的是什么?朕跟你嘱咐的是什么?你为什么没看管好他?”
再一看这蠢得吓人的儿子,只觉得可笑。怎么就觉得他可当大任?这多的谋划,全白费了。
“传旨,昌裕身膺王府长史,本宜导王以正,匡其失德。乃漠视职守,纵容亲王悖礼,实属辜恩溺职。着即革去顶戴,交吏部严加议处!”
“肃亲王骄纵妄为,屡违祖训,深负朕望。今削去一切差事,罚俸三年,即日归府闭门思过。宗人府遣员监管。”
皇帝说完,也不想看这两个人,叫侍卫领他们出去,肃王还在磕头请罪,不肯离开,刘玳廷知道自己没事了,再一看哭哭啼啼的肃王,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全,带着他和昌裕退下,虽巴不得这个蠢货出事,但摸摸自己被锋利的纸张划破了的眼角,你要说笑,其实也笑不出来。
处理完了儿子,皇帝只觉得头晕目眩,吴祥和孙鹤林二人将皇帝扶上榻,小心脱去了靴子,又在身后高高地垫起来靠背,默不作声地按揉皇帝的太阳穴,另一人就去将苦药汁子呈上。
皇帝嫌弃地瞥一眼,“拿去,给朕拿既济丹来。”
孙鹤林看一眼吴祥,吴祥朝他一点头,这才呈上丹药,服用后不过一刻,四肢躯干都有了力气。
此时刘玳廷又进了内室,问道:“陛下,此时最要紧的不是肃王,而是西北。”
“是,你说的是……吴祥,叫毓秀来。”吩咐完吴祥,他又看向刘玳廷,“肃王在西北的一举一动,你都给朕说清楚。”
刘玳廷忍着尴尬,把肃王和额尔格的事情,和那赤砂女孩儿的事情都说了,也为昌裕说了几句好话。
不是昌裕不管,而是以臣管君,如何能管得了啊!
皇帝瞪着他:“你刚才拦朕做什么?叫他死了倒清净!”
刘玳廷不敢出声了,直到毓秀进入乾清宫,不等行礼,皇帝便赐座,把折子递给毓秀看,毓中堂沉思片刻,“陛下,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赤砂人,朝廷要防范他们天花来残害边民。”
“你说的是,等会拟旨,先将牛痘仅供着西海等省份使用,西北军半年之内分批种完,两国交界一线,一年之内全部种痘……”处理起来政事,皇帝的思路也就清晰了,没一会儿便安排妥当,又问刘玳廷:“你觉得,赤砂人会不会在半年人撕毁盟约?”
“陛下,他们国内为继承汗位之事争斗不休,两三年内不会有结果,定不会在内忧之时再添外患。”
皇帝颔首:“朕知道了,你退下吧。”要给陈冲传密旨更换布防,难保纪祁不会叫额尔格套取了什么东西,他自己却不知道。
刘玳廷退下,室内就剩下了毓秀和皇帝二人,皇帝拽着老臣的手,不禁老泪纵横。
“朕……唉,一片苦心,全都付诸东流了……”
毓秀瞧皇帝一副一蹶不振的模样,便知是出了大事,“陛下何故如此颓丧,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纪祁这个畜生……”皇帝把肃王在西北干的事情一说,自己又气得头昏脑涨,毓秀不动如山,只安慰皇帝。
“老师……”皇帝唤道,毓秀在任大学士之时,还兼任尚书房的师傅,虽然一年半载也讲不了一次课,但师生的名分还在。
皇帝真情流露,握住毓秀的手,两眼充泪,“你是三朝老臣了,皇祖之时在六部当差,先皇时入阁,现在内阁之内你为第一,你活到这把岁数,有见过这样的皇子吗?”
毓秀道:“肃王这样,也是陛下的过失。”
这一句话叫皇帝冷静下来,毓秀接着道:“其他的王爷都是先入朝学习,再开始管部。譬如端王,十六岁入朝,六部转了四年,才开始管领礼部,管礼部的时候,也是以礼部尚书为主,二十二岁的时候才正式管部。”
剩下的话不用他说,皇帝也知道,肃王十八岁入朝,一上来就管礼部,他手忙脚乱弄作一团,偏偏有人给他收拾局面,他也就不知自己的斤两了。
皇帝唉声叹气,毓秀道:“事已至此,陛下对后继之人,可有什么打算?”
“你说纪祁,他怎么就不成器?”皇帝仍是耿耿于怀。
毓秀只说:“陛下,个人有个人的命数,做一个富贵闲人,未尝不是肃王之幸,百姓之幸,关键是后继之人。”
皇帝却在犹豫,问道:“你觉得朕的儿子中,谁能够担当大任?”
“端王。”
这也是意料之内的回答,皇帝却不甚满意,“他的脾气不好,虽说现在改了些,但朕觉得他和老二……他俩还有的闹。”
“端王现在亲善兄弟,对誉王也是一视同仁,可见已经悔改了。”
但做父亲的就是能察觉到不对,只是摇摇头。
他自己安安稳稳当上了皇帝,享受了兄友弟恭,便不想在自己的儿子中出现骨肉相残的景象,孰不知从古到今,弑兄杀弟者众。
皇帝想一出是一出,又想起了先太子的儿子,问道:“若是立太孙?”
毓秀以为他想立肃王的儿子,只觉得皇上疯了,急道:“陛下诸子均在,没有立太孙的道理,何况皇孙之父仍在,怎么能绕过其父册封其子呢?”
“不不,朕是说老大的儿子,他的长子今年也二十多了。”皇帝口中的老大,就是自戕的先太子,毓秀看着异想天开的皇帝,也不知道再说些什么。
皇孙自十来岁圈禁宫中后,虽锦衣玉食,但从未参与过政务,都比不上肃王,如何能和端王相提并论,不能为了保全自己的儿子,就拿天下人开玩笑啊。
皇帝也觉得自己异想天开,不再提此事,可是叫毓秀走了,又命吴祥去传皇孙来。
毓秀回到内阁,办了一天的差事,临了回了家,在书房里却不是个滋味,写了一封信交给管家,“叫个妥帖的人去做,把信送给端王去。”
等着端王拿道毓秀的信,十分诧异,纪祎替他展开,替兄读信,念得端王又气又笑。
笑肃王把自己的大好前程毁了。
气肃王干了这么大的事情,就只是回家读书。更气父皇宁愿去想劳什子皇孙,也不愿意对自己下定决心。但纪禅也明白了,所谓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