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90-100(第4/15页)
说,清丈的土地越多你们每个人分到的土地就越多!”
周围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
今日的事务就算完成,段之缙带着车慧清回去,即刻开始安排事宜。
“第一等的事情是要叫朝廷的军队驻扎进去,吴阿兰所在的大寨要驻扎五百人,其中一百人要是鸟铳手。其余寨子分为大中小三等,大寨驻扎三百人,依次减一百人。清丈土地的时候,要带着舆图官,把燧明的地势全都画下来。”
车慧清问道:“清丈土地倒不难,只是分配之时是按人头分还是按照户分,还请大人指示。”
段之缙思量一番,回道:“按照人头分配吧,标准就一个,无论地多地寡,最后分得土地的总产要差不多一致。这事儿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吴阿兰素有威望,叫她来和夷民沟通,你们不要强出头。”
“那只只分女户,还是男女均分,幼童需要分吗?”
内地都是男人留家,女人们出嫁随着丈夫走,灾后重新分地是轮不到她们的。
“不能照搬中原的规矩,燧明都是走婚,男男女女都要留在家里,一家都是一个姓氏,男女都算上分地人口。至于幼童……还是不分了,只给十五岁以上的成人分地。明儿就得跟百姓说明白了赋税徭役等情况。”
“第二等的事宜,要抓紧时间摸清夷人用的刑名之法,定在纸面上上报朝廷,颁布夷律。本督的想法是,大雍律中官员犯罪的条文可以直接用,但是如杀人、强盗等罪名还得根据他们的风俗来,可以叫他们的百姓自己提。但是也别事事遵从他们的风俗,用牛抵偿人命就绝不可行。”
“等着前两件事儿完成之后,就在燧明县内建学堂,叫吴阿兰的亲族学圣贤之道。”
车慧清领命照办,营地的驻兵也已经到位,舆图官记录好地形后,择要紧之处架设火炮,而仅隔一条河的地方,就是兆仁地界。
来来往往的官兵和风风火火的分地行动叫兆仁的人心浮动起来,马黎坐立不安。
第93章 093立储风云
兆仁不是燧明,他们和朝廷的关系若即若离,尤其是上一任土司离世之后,这一任土司马黎还很年轻,总会有一些脱离朝廷的想法。现在一河之隔的燧明架起了火炮,派驻了官兵,他的心里就七上八下的。
现在又闹出了分地,寨子里边人心浮动,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议事厅内兆仁的贵族集聚一处,有些长老以为应当效法燧明,有些却认为汉人想要彻底收服燧明都得耗费一段时间,更何况腾出手来对付兆仁呢?根本就没有必要自请改土归流。 那胆小的嚷嚷道:“上次试炮回来,土司和我们说的话你难道都忘了吗?火炮可不是一般的东西,一炮射过来,谁承担得起?而且我打听到了,吴家的土地也不是全分了,还保有了十分之一呢。”
马黎的族弟却不以为意,轻蔑道:“你的脑子跟果子那么大,吴阿兰却不是一般人,她能这么轻易把地分出去?你未免小瞧了她!就算当时没想法,现在也必然能有后招。再说了,汉人都不急着劝我们改土归流,你急什么?先看形势。”
两边人吵起来,马黎一拍桌子,“够了!先观望观望,也不至于说我们提议晚了,他们就要动刀动枪。”
事情便这样缓下来。
段之缙也有意暂缓,先安顿好燧明积累经验,且这两省的事情也不能总交给蘋儿做,自己倒成了甩手掌柜。这些日子就回了总督衙门,远远地盯着克西府的动向,查看两省的税收。
今年的人丁增长不多,人头税增长也不多,不过气候倒不错,田赋多少增加了点儿。
只是这税收也太恰好了,怎么增加多少人就能收到多少人的人头税?这人能跑能跳,来来往往都是常事,征人头税很麻烦,数字对不上才是正常的,对上了反倒不正常。
蘋儿倒是没想到这点儿,只觉得税目征齐即可,段之缙叫来宗怀宁询问,宗怀宁古怪道:“这是看破不说破的事儿。”
段之缙玩笑道:“那怎么办?你凑到我耳边说?”
本就是耍玩笑的话,宗怀宁还真答应了下来,段之缙尴尬地挪一下椅子,示意宗怀宁凑过来。
宗怀宁的吐息刚往他耳边吹,他就一个激灵往后撤,“不行不行,这儿总共就三个人,你直说就是,有什么好看破不说破的?”
宗怀宁叫段之缙一个大撤退吓了一跳,自己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这凑到耳边说不是总督的主意吗?他怎么还恼上了,打开天窗说亮话,“女人家生孩子,咱们又不能钻到炕底下抓,如何能个个都入册?”
段之缙摸到了点门道:“这么说来,这人数是假的了?”
“怎么能说是假的?这是咱们能找到的。”宗怀宁一副你懂我也懂的表情,段之缙又问道:“找到了那么多,这人丁银又是怎么回事儿?恰巧就匹配的如此好?”
“这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其实收不到这么多人的人头税,但是催征嘛,总是有些火耗、杂税什么的,能补到人头税上。”
原来是靠辗转腾挪。
人头税单个人看起来不多,一家好几口,不能出劳力的孩子和老人加起来可就不少了,他忽然想到溺婴一事,厉声问道:“府县溺婴多吗?”
宗怀宁一楞,笑道:“大人说的什么话?哪个地方不溺婴?越穷的地方溺婴越厉害,交不起人头税还能如何?”
人头税,人头税……
倒真是个大问题了。
这里不如淮宁一带富裕,偏偏越是穷苦越能出大地主,除了土司之外,汉族中丁家在几个府县都有田地,达上万亩之多,雇农无数,他们的依仗就是先帝的帝师丁元敏,当今陛下的壶中日月园就是丁元敏未致仕时的财产。
此外,还有几个家族,占地广阔,和丁家来往联姻,也算是一方豪强。
而这里最要紧的盐矿税收是朝廷掌握,南诏的百姓也多以此为生。自耕农少而大地主多,普通百姓从事盐业矿业不过是卖劳力,压根赚不到什么钱,人头税却都是他们交。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选还得是摊丁入亩。
只是想得轻巧,一边改土归流一边摊丁入亩,非得闹出来祸害。段之缙思来想去,朝廷也不指望着人头税来过日子,不如就此征收定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既能叫这些人松快些,也是新朝新气象,等着到了春耕时再上一份折子。
燧明县的事情有吴阿兰配合,推进地很迅速,分地一事差强人意,总算赶在春耕之前完成,燧明家家户户也算是有了两亩薄田,人人喜气洋洋。土兵也都拆
散开打入兵营。
而郑楒琅和刘三麻一路南下,终于到了南诏。
他们二人不算是钦差,自然也没什么排场,千里迢迢到南诏来,就是为了行刑。郑楒琅奔波一场,脸色煞白,想想自己的差事,更是吃不下去饭。
段之缙安顿好刘三麻,带着郑楒琅去了后衙,他倒是欢喜,因为郑楒琅还给他带来了家书。
“总归是我赶路快些,伯母就托我带来了。”
段之缙沈白蘋一块儿看,有喜有悲。
喜的是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