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130-140(第2/14页)
种到底能不能出现也全都能住知道结果,多少给以后的操作提供些思路。
段之缙写信回去,叫王章仔细观察,只要第三批有双穗或者是格外大的稻子就命画师作图,然后将稻穗摘下来用锦缎包好,一路北上在冬至前送到京城。
倘若没有那就画耕织图来,把民众欣欣向荣之景象全部展现在纸上。
在段之缙焦急的期盼中,第三茬稻子终于挑好时机种了下去,一直到抽穗的时候,王章写信来说,有一个混种发芽率极低,但是抽穗时候竟然全是多穗,双穗有五,三穗有二,画像也将在十一月中旬完成,到时候会连同稻穗一起送往京城。
然而能够稳定遗传的不育株还是没有发现,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一半是不育品种。
没有稳定的不育株,是可能出现稳定的杂交水稻的。
段之缙安慰自己不要着急。这种事本来就急不得,杂交水稻技术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也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得以实现,自己若能够在十五年内完成,已经是得天地之造化了。
这期间,段之缙还给小活佛过了个生辰,等到十月中旬的时候启程带着小活佛往京里去,过了长江的时候,终于拿到王章送来的画和装在锦盒中的稻穗,各个都是沉甸甸的。
若说一株是巧合,那么五株定然是天意了。
王章也是机灵人,知道本地的画手是写意风格,特意从岭南那里找的洋人画家,七棵稻子栩栩如生,虽没有本朝的意境,但是却有真实感。
段之缙看着那七株稻穗,几乎要流下泪来。以后谁再敢说什么天人感应的话,那就纯粹是和上天对着干了。
这一路上还得教着布扎拉依说话请安,即便他年纪小但该有的礼仪决不能马虎,等着小孩子叭叭着小嘴终于会说那两句汉话,这一行人也终于赶在十二月冬至之前到了京城。
不过说来好笑,段之缙教的话并没能用上,纪禅一见布扎拉依便叫免礼,抱着一个
刚能被人扶着走两步的孩子痛哭流涕,怀念仁通法师。最后捻着自己的十八子念佛,“我佛慈悲以真身现世解救穹迦,可怜布扎拉依,日后就同朕的儿子们一起在尚书房读书吧。”
说完他擦擦眼泪,忽而一笑,“把布扎拉依送到承乾宫,叫他和奴奴碰碰面。”
也就是他的一些恶趣味了,倒想要看看自家那个“小和尚”和别家的活佛碰上面会有什么趣事。
第132章 132布扎拉依被领着去承乾宫,……
布扎拉依被领着去承乾宫,皇帝才看向抱着两个锦匣的段之缙,打量两眼将茶碗磕在案几上,问道:“到底是什么宝贝东西叫你如此珍重,见了朕都不肯放下。”
段之缙捧着一长一短两个匣子上前两步,“回皇上,西南边徼,仰赖圣天子德化覃敷,雨调雨顺,臣总督府一处近郊旱田中得见双穗、多穗嘉禾,谷粒圆实,系自然生成,非人力所能伪为。臣查《礼斗威仪》有云: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升平,则嘉禾并穗。今我皇上宵衣旰食,重农贵粟。德泽所被,故使炎徼遐荒,亦现灵瑞,实乃天心昭应,圣德感通。”
他说的时候,皇帝便有些喜不自胜,等着他打开锦匣,只见猩红毡子上躺着几株并穗稻子,黄澄澄地映在人眼中,皇帝便更坐不住了,趿拉着鞋子下地去看,小心翼翼地捧起来检查,的确是天生二穗并无作伪。
要说他信吗?
纪禅对天人感应一说自然是不信的。哪一年没有大灾小灾,若真是天人感应他不知道下多少道罪己诏。
就算是真的有天人感应,他也决不能承认。
可如今双稻在前纪禅却高兴到有些失态了。无他,和段之缙打着同一个主意,堵死朝中大臣们的嘴。不仅是改土归流的事情,还有日后太子的事情。
这么一想,段之缙可真真是忠臣能臣,什么样儿的难事都能给君父解决,便亲自拖着他起来,拉着坐到自己的榻边。
“跟朕说说是怎么找着的?”
段之缙道:“臣愚钝,在西南改良稻种,结果高产的稻种没改良出来,试验的田里竟生出了多穗的稻子。臣之家仆上报,臣想着定然是我圣主德感天地,才叫上天生此嘉谷。”
皇帝的注意力被牵扯到改良稻种上,要知道不仅西南段之缙在改良,宫里的农官们也在想办法改良稻种,但是从前朝开始就没什么进展。
他叫吕太清上茶,好奇问道:“改良得怎么样?”实则没有什么期望就是场面上表示自己的重视。
“还是有些麻烦,不过若能成功,臣想大概能将产量提高到原来的一倍半。”
“多少?!”
“回皇上,一倍半也就是北方的亩产也能达到三石以上。”
纪禅听着没说什么话,只颤抖着手去抓桌上的茶碗,结果一个不慎把茶水洒到了龙袍上。王贺赶紧上擦,却被他笑着拂开,“不妨事,不妨事,朕这是高兴的……高兴的。”
等着出了点儿小差错他才从震惊中清醒过来,问段之缙道:“你怎么如此确定?”
段之缙暗想:“我这都在现代的产量上减了不止一半了。”但他嘴上却说:“回陛下,臣之试验田中还有众多的稻子,其中有一些是能够达到这个产量的,所以臣想应当不会有差错。”
段之缙又将杂交水稻的步骤细细地讲给皇帝听,若要问什么原理,那段之缙哪儿知道?他能记得步骤还得是科技史学得好。
幸好纪禅也不多问,他对这些东西兴趣不太大,只振奋道:“原来这瑞稻不是天赐给朕的,而是你献给朕的!”
“好!好!好!”
纪禅在金砖上来回踱步,又猛地停下转向段之缙说道:“若你能做成,赏什么也不为过!”
可是赏什么呢?
允升已经是一品了,等着摊丁入亩之后入阁,入军机处也是理所应当。
封爵?一等公?
可这样似乎流于俗套,毕竟武将封一等公者并不少见,可改良稻种的功劳岂是军功能够相提并论的?
皇帝灵机一动抓住了段之缙的手,“若你真能干成,朕不仅叫你的子子孙孙都继承一等公的爵位,世袭罔替!朕还叫你陪祀太庙,叫你受我子孙后代的供奉,与国同休!”
配……配享太庙?
这四个字对别人说了自然是无上荣耀,但段之缙的重点却在前边——世袭罔替的一等公。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虽说段诠也不一定是不争气的儿子,但总得为着他考虑,毕竟段之缙就打算要这一个孩子了。
皇帝大发议论好长时间,好容易平静下来,心率一下降,便觉得有些头昏脑胀,一手撑着桌子坐下,一边小口嘬着茶平缓,段之缙为他抚背。
还不到知天命的年纪,身子怎么就这样了呢?
段之缙想起方叙墨的话,劝道:“陛下,丹药到底是损身子的东西,只能解一时之急,不能当做平常之药使用。”
他这一激动就要倒的样子,应当是心脑血管出了问题。皇帝却说不要紧,“只是近些年来事情繁杂,朕做提神之用罢了,穹迦的事情一摆平,大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