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150-160(第3/14页)
缙凑上去看。
这是一个风箱的图纸,他们想要通过更加准确的计算控制进风量,以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算了一顿,段之绪满意地收起图纸准备回去歇着,段之缙忽而问道:
“现在风箱还是用人力拉吗?”
“还能做些简单的装置帮着人拉,也能叫牲口替代人力。”说到这里他难免抱怨起来:“真是难为死人,之前两口通商,一天就要运出去不少的瓷器,景德镇的瓷窑都烧塌了好几个,现在正想法子扩大。皇上又要弄什么新颜色,要玫红带闪,像磨亮的铁那般闪,打算叫我们往岭南去,在那里建新的窑厂。”
现在河田府暂时关了倒还叫他庆幸些,要不然全都累死也完不成上头派下来的任务。
段之缙的注意力却在“简单的装置”上,不由得好奇:“是什么样东西能帮着人拉?”
“嗨,也不是什么复杂的玩意儿,冬天不是刮大风吗?我们制造出来一个像帆一般的玩意儿,然后安到风箱上,只要刮风就能拉动风箱。不过不是很好用,只是能叫人省些力气。”
段之缙忽得想起了蒸汽机,现在的瓷窑可是说是整个天下最大的工场,淮宁的纺织工场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若真的有可能在国内制造机器,最有动力的地方就是景德镇瓷窑,但最有技术的地方当属京中的御窑。
他想着启发一下,说不定能行,又不想叫这个传教士听见,于是拉着段之绪出去说:“弟弟,你有没有发现,水烧开变成汽之后,是有一股力的,就拿我们烧水来说,壶盖总是能被水汽顶开,你说能不能想法子,弄些小装置用他们来代替人力、畜力。”
段之绪只应付着点点头,毕竟二哥也不是造瓷的工匠,很多话也不过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年底这些日子过得很快,河田府战报也在年前赶到,倭寇果然是用了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火炮,朝廷这边的水军并非毫无反抗之力,也炸了他们的一条船,搜罗到了一些没使用的炮弹,但是掰开一看,里边的颗粒状的东西黑乎乎一片,啥也认不得。
本以为是什么好东西,接货老师傅点燃火药颗粒之后,他们用的火药还不如朝廷现在的火药威力大燃烧快。
看来不是火药的原因,而是发射装置更先进,可惜将沉水的火炮打捞拆开后,炮匠们一头雾水,压根不知如何制造。
段之缙这时候才真正庆幸起来地大物博、陆军优越的好处,水战不行,步兵们还能抵挡一阵,只要能够按部就班地重建水师、发展火器,这么大的国家能拖得起。
但现在最难的事情就是重建水师,段之缙跑到郑家去打探消息,据郑楒琅透露,因为淮宁水师大败,被打得如同丧家之犬,朝廷的官员对于重建水师的意愿已经很低了。
“你得知道,朝廷已经掏了不下千万两白银,一千万两,干什么不好?何况今年赤砂雪灾,西南苗乱都还没有解决,西南连战报都没送来。”
郑楒琅给他满上茶:“现在力主重建水师的人仅有两个。”
段之缙端茶的动作一顿:“谁?”
“长乐王和绥王。如我这般是犹豫着的,如兵部那般是坚决反对的。”
段之缙陷入沉思,怎么会是他俩?
“按长乐王的性格,他主张重建水师不足为奇,毕竟最记仇的一个人,叫人打了怎么着也要打回去。绥王嘛,许是年轻气盛吧。”
段之缙看着小口啜茶的郑楒琅问道:“你怎么犹豫起来?”
“我?我当然犹豫,我和邹文两个人眼睁睁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河田府收上来的商税又要拿出去重建河田府,我俩如何能不犹豫?水师一定要重建,但最近银子实在是不够用,一千万两,怎么着都要攒几年,且黄河大堤的事情梗在前头,事情总要一项一项地做。”
段之缙看着他澄明的眼睛,如何能将自己内心的担忧说出来?悔不学习理工科,要不然能手搓蒸汽机,又哪里有如今的烦忧?
临走时郑楒琅又叮嘱他:“长乐王那边儿你别担心,我弄到了好东西等着正月里你挑时候给他送去,好好同他赔不是,他消了气也就好了。”
“我赔不是?我何错之有啊?”
郑楒琅把“好东西”往他马车上送,一边挤眉弄眼:“你跟这些人讲理呢,这些人有讲理的吗?”
那倒也是……
“好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同我一起吗?”
郑楒琅上次刚顶了人家本不想去吃闭门羹,但估计着现在不吃闭门羹,以后有的是委屈吃,最后答应下来。
第153章 153正月里总是大宴,因而……
正月里总是大宴,因而去长乐王府的时间也不好找,最后段之缙和郑楒琅决定临开笔当差前一天去拜访。
马车上段之缙把木匣子打开,看清是什么后砰的一声合上,震惊道:“你疯了!这可是严令销毁的前朝禁书,你从哪儿得的?”
“你管呢,我只知道长乐王找这本书找了几年,今日我给他送去,他该念我的好。”
段之缙劝不了他,急匆匆打开他为自己准备的木匣一看,猛拍脑门气道:“你到底从哪儿得来这么多的禁书?”
“之前不是抄了三川总督家吗,从他那搜罗出来的。其他的禁书也有,只不过前朝望月生的最难得,我就拿走了。”
“你们吃回扣这么理所当然?”
郑楒琅笑道:“这些东西都是销毁的命,我不拿平白化作一摊灰烬才是可惜。消停会吧,等会少不得先吃一碗闭门羹。”
果然不出所料地吃了闭门羹。
两个人既不敢走,也不敢上马车避风,只能当风站着,郑楒琅拢拢外边披着的大毛衣裳,上前和门房叙旧,顺便打听打听王爷的事情。
他捅咕一下段之缙,手一伸,段之缙便心有灵犀地放上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郑楒琅进小屋和门房上的人说话。
“李老伯,最近怎么样?”打声招呼,把荷包塞给老伯:“天儿太冷,买口烧酒喝。”
李老伯拿过荷包掂量掂量,顿时笑眯了眼睛:“托郑老爷的福,小的好着呢。”
“刚才袁明和你说的什么?”
袁明是长乐王身边的太监,刚才出来传话不叫这两人进去的就是他。
李老伯讪讪一笑:“嗨,就是不叫你们进去。”
“他原话是怎么说的?”
“这不好听啊……”
郑楒琅坦然道:“无妨,我做官的什么污言秽语没听过?”
“呃……大体是些吃里扒外的话,说是冻死算老天开眼。”
“唔……”郑楒琅想了想,长乐王似乎也不是很生气,又问段之缙要了个荷包揣到李老伯怀里:“麻烦您再去通报一声,就说我带了前朝望月生的孤本,是花了大力气找的。”
“这……”李老伯看看怀里的荷包,一咬牙:“好吧。”转身又去通报。
此时长乐王正在看西洋来的观赏画,瞧了一顿没意思得很,不如国内大家的有意境,便叫人撤下去准备出去跑马,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