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白纱: 25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解白纱》 250-260(第6/30页)

将帷帽的黑纱吹起,她双眼眨了眨,在眼前遮蔽片刻移开的刹那,看清了这夜中的情况。

    火把熊熊燃烧着,两拨人隔着一条溪水,焦躁不安地对立着。

    冰凉的溪水没过了马蹄,马匹似乎也感受到这其中焦灼对抗的气氛,也不安地扭动着脖子,想要挣脱御马人的操控。

    溪水另一边,几十个人默然站着,手纷纷放在刀柄上,黑夜里看不清面容,只能在火光中看清这群人的身形。

    另一边的长公主亲卫也都蓄势待发,时刻防备着,虽然一句话都没有,但两方剑拔弩张的气势却格外明显。

    黑纱垂下,一旁走来一人,是李繁漪。

    她看了眼桑盼单薄的身形,瞥了一旁的人一眼,扯来一张披风,草草披在了她身上。

    清霜冻得牙关打战子,小跑过来,担忧地看了一眼桑盼。

    商王是个没有人性的,就算这两人从前有什么纠葛,也难保他不会要做出什么灭绝人性的事情,虽恨这个人,但她又忍不住担忧起她的命运来。

    “人已带到,”负责传话的胥吏上前,对溪水对面领头的黑衣骑兵道,“我方已遵守诺言带人前来,也请你们遵守约定,后日谈判桌前,自会交换。”

    李繁漪没有说话,静静等着对面的回应。

    第253章 “须女星明而女主兴”

    片刻后,那一众骑兵围着的马车似乎有了阵响动,藏在帷帽下的桑盼眼皮子颤了颤,手心里莫名出了汗。

    作为人质的感觉并不美妙,她也并不觉得去了敌营,到了李商誉身边便能得到解脱,现如今的局面,任何东西于她来说都是深渊,简而言之,让她去哪里,她都没什么意见。

    良久,那马车里的人似乎吩咐了什么,片刻后,应了一声,溪水对面撤退。

    这样简单的会面就此结束,见这群人远去,众人忍不住松了口气。

    “殿下,果真要信他们会遵守盟约吗?”

    “我也不是傻子,”李繁漪哼哼笑了一声,扭头勾手唤来清霜,“明日,听我安排,我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做……”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清霜严肃了面孔,一副包在我身上的表情,附耳过去。

    李繁漪带着些许热湿气的声音喷洒在耳畔,她不太适应地皱皱鼻子,逼着自己凝神聚气。

    “自襄阳带回来多少人,明日就带去西京多少人,”李繁漪吩咐道,“让皇城司与龙门也注意着。”

    明桃应声,转身打了个手势,一众人应声,转而飞快地撤离。

    日月轮转飞快,约定和谈的日子很快便到来。

    西京之外,设立两处营帐,两方士兵只隔着营帐的中轴线相对,兵器泛着寒芒,气氛比昨夜还要紧张几分。

    营帐孤悬于城郊旷野之上,灰白的天幕沉沉压下,仿佛一张巨大的裹尸布。秋风卷着沙砾和枯草,呜咽着掠过临时搭建的营地,吹得帆布篷顶猎猎作响,如同不安的心跳。

    帐门两侧,泾渭分明地划开了一条无形的生死线。线外十步,便是朝廷使团带来的数百御林军精锐。他们阵列森严,如同钢铁浇铸的城墙,玄甲在灰白天光下折射出冰冷的光泽。长槊如林,斜指前方,槊尖寒芒点点,汇聚成一片肃杀的星海。士兵的呼吸沉重而压抑,白色的雾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急促喷出,又迅速消散。

    帐内,空气凝滞得如同胶水。一张长桌横亘中央,粗糙的木纹成了此刻唯一安全的视线落脚点。桌面上,象征性的茶盏早已冰凉,袅袅热气散尽,只留下几点深褐色的茶渍,如同凝固的血斑。

    朝廷的使团端坐一侧,紫袍玉带,纹饰华贵,却掩不住长途跋涉的疲惫和眼底深处极力压抑的惊惶。此次和谈除却李繁漪与林胥,指定的和谈大臣便是白崇山。他面容清癯,下颌紧绷,努力维持着最后一丝体面。他身后,几名身着精良山文甲的御林军护卫,手按腰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极力克制的、沉重的呼吸声,以及熏香混合着汗水和皮革的复杂气味。

    李商誉斜倚在铺着厚厚软垫的座椅上,他一条腿曲起,手肘随意地搭在膝盖上,薄唇紧抿,嘴角却天然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近乎讥诮的上翘弧度,显得冷血又顽劣,似乎没有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李繁漪收回目光,勾手招来一人,侧头不知说了些什么,那人快速得令,走了出去。

    氛围紧张得快要窒息,清霜不适地挠了挠后脑勺,正对上李繁漪的眼神。

    一瞬间,她懂了什么,想起昨日李繁漪的叮嘱,张口尿遁:“殿下,我内急,出去一趟……”

    李繁漪面色黑了黑,无言地扶了扶脑袋,摆手放她离去。

    片刻后,李商誉那边也来了一人,在他耳边耳语了一番,才见他松弛下来,换了个姿势做好。

    看来桑盼已经交接完毕,李繁漪正了正身子,轻咳了一声。

    林胥侧眸看了她一眼,也坐直了身子。

    像是一声讯号,众人整襟,方才有些窒息的氛围总算消减了不少。

    白崇山终于开口,念起了朝廷昨日刚下的旨意。

    当他陈述到朝廷“恩准”的议和初步条件,李商誉那双深不见底的黑眸里,连一丝涟漪都没有,只有冰冷的漠然,仿佛在听一个与己无关、且极其乏味的故事。

    “归还西京”、“共御吐蕃”等字眼出现时,李商誉的嘴角,那抹永恒的讥诮弧度,似乎又向上弯折了微不可察的一分。他甚至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李繁漪面色也稍沉重了几分。

    这个态度并不美妙,她一些不太好的猜想又浮上心头。

    这时,侍立在李商誉身侧阴影中的一人动了。此人一身青灰色文士袍,面容清瘦,眼神却锐利如鹰隼,正是他的心腹谋士,自西南而出的柳先生。

    “白大人,”柳先生开口,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刻意模仿的、属于京城官场的文雅腔调,“贵使所言,恐未尽实情,亦未明大势。”

    他目光扫过脸色惨白的朝廷官员们,如同在审视一群待价而沽的货物:

    “吐蕃之患,确为燃眉之急。”柳先生话锋一转,脸上竟浮起一丝悲天悯人的虚假神色,“我家主君虽起于西南,然血脉之中,流着的终究也是李家血脉,眼见异族铁蹄践踏祖宗基业,荼毒子民,主君夙夜忧叹,痛彻心扉,实不忍见这锦绣山河,沦于豺狼之手!”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配合着他那阴沉的语调,却只让人感到一种彻骨的虚伪和嘲讽。

    与吐蕃合谋逼到东京边上究竟是谁的杰作,众人皆知,而今一招颠倒黑白,着实让人恶心。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如同淬毒的针尖:

    “然西南贫瘠,养兵不易。欲使将军挥师西向,为国驱虏,保境安民,朝廷需显诚意,以安将士之心,以补西南之匮。”

    他目光落在木桌的舆图之上,继而,抓来一支朱笔,用刺目的朱砂在永西路的虢州之地,划上了一个巨大的、狰狞的圈!

    帐内死寂。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