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姝色(双重生):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枕姝色(双重生)》 60-70(第7/16页)


    郭钦与贺阶对视一眼,低声道:“这墨渍看似污迹,实则是以特殊药材所书,遇水方显。”

    “可他这莲花又是何意?”

    姜采盈指尖轻抚过纸上的墨莲,凑近时,一缕幽香自宣纸渗出。她眉心骤紧,这香气…

    南海香皮纸,以沉香木内皮制成,可驱虫防霉但用料极贵,一般为贵族所专用。

    “卫衡,会不会去了南海赤姬国?”

    这念头如惊雷劈落,她猛地攥紧宣纸,指节泛白。前世卫衡染血的战袍、赤姬国漫天的烽火…霎时间印入脑海。

    “公主,您怎么了?”揽月情急地扶住她。

    她霍然起身,案上茶盏被衣袖带翻,碎瓷溅开一地,碰撞出激烈的响声…

    “郭钦,卫衡在南海赤姬国有一劫难,你们必须即刻前往赤姬国与他策应,否则”

    姜采盈胸口骤然绞痛,突然窗外夜鸦厉啼,只见黑沉沉的天幕上,星子竟一颗接一颗地……

    熄灭了。

    第65章 第65章

    十月中旬,边关的奏报终于抵达陵都城。

    夜秦人因旧怨而卷土重来,在我朝边境与百姓起了冲突。夜秦趁机发动战争,堰城郡守弃城而逃,堰城失守。

    祸不单行。

    与此同时,北方燕狄之乱起。拓跋王室率十万大军越过黄楚河,隐隐有开战之势。

    一时之间,大云朝四面楚歌。

    陵都城的局势也瞬间紧张起来。

    前些日子还在痛骂卫衡欺天灭祖,实乃衣冠禽兽的百姓们,这会儿又纷纷祈祷着拥有他的庇护。

    毕竟,除却淮西李氏外,如今大云朝中能够骁勇杀敌,指挥千军的大将就只有他一个。

    朝堂之上,卫衡的旧部一雪前耻,好似扬眉吐气了一般。前些日子对卫衡批斗讨伐者,此刻也纷纷垂下头去。

    谁能想到,朝中局势变换如此之快。

    龙椅之上,姜叡的脸色有些阴沉。

    他好不容易才将卫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可一场风波,他的风评已然全面扭转。

    但是他已经没有闲暇去算计那些。当务之急是要排兵布阵,应对夜秦之法。

    淮西李氏伏法后,他手底下拥兵数万大部分被重新收编到各个州县,零散不堪。京城的主力军,大部分在卫衡手中。

    剩下的,便是京城的禁军和巡防营的散兵。兵力尚且不论,这出征的将领又有谁能胜任呢?

    姜叡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群臣,大臣们众说纷纭,却都纷纷避开他视线。

    就连几个武将,察觉到他的视线后都下意识后退半步,仿佛生怕被点名。

    “怎么?”姜叡冷笑一声,指尖轻轻敲击御座扶手,“夜秦人不过是一群流寇,朕的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应战?”

    殿内静得可怕。

    夜秦虽为癣芥,可却能让伤了大云朝如今最善战的辅国大将军。可见,夜秦实力已经今非昔比。

    原户部尚书朱渊擦了擦额角的汗,低声道:“陛下,近年国库吃紧,大家也是怕若贸然开战,会让百姓们都处于水深火热中”

    “是啊是啊”

    众人找到一个由头,纷纷点头为他们的懦弱和自私开脱。姜叡的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片寒凉。

    这些平日里高谈阔论、自诩忠勇的臣子,到了关键时刻却只知道明哲保身此番心性与格局,倒还真是不如不如亚父。

    自他登基以来,姜叡叫了卫衡数年的亚父。可每喊一声,他的胸中就多了一份憎与怨。

    摆脱卫衡,处置权臣,从此还大云朝清平安乐,本是他为政一生的夙愿。可如今看来,即便卫衡欺君罔上,妄图一手遮天。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至少没想着退缩。

    在一片躲闪的目光中,兵部白玉栖站出来,“陛下,臣愿率军前往夜秦。”

    自从上次贪墨一案出后,白家在陵都城中的风评被害,在世家面前也隐隐有不能抬头之势。

    白玉栖正想趁着这次机会,为家族一雪前耻。

    可陛下却想也不想拒绝了,“白侍郎的忠正之心,朕心领了。只是带兵打仗是武将的事,你为文官,并不通兵事。”

    战场残酷,并非儿戏。

    “陛下!”一向木讷的白玉栖,此刻却再次恳切,“陛下,臣虽为文官,却自小熟读兵书,对排兵布阵之事颇有研究。且此次南下夜秦,有大司马带头冲锋,我也只是起到一个增援兵力的作用,想必不会贻误军情。”

    白玉栖此话,也算是在理。

    姜叡想了想,似乎也没有更好的人选。

    “好,驰援大司马之事,就交给白卿了。”

    “多谢陛下。”白玉栖行礼谢恩。

    姜叡的目光越过他,威严又稍显无奈的声音回荡在大殿,“诸位爱卿,可有谁还愿北上,阻挡北梁拓跋大军入境?”

    殿内空余回响,许久之后,才有一位年近耄耋的老将站出来,“启禀陛下,老臣愿往!”

    他的身后,有人轻声惊呼,“爹!”

    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

    姜叡循着声音望过去,忠肃侯府的何冉着红色官服,头发须白,精神抖擞地立于中央。

    “何老”姜叡心中动容,却又有些担心,“北方快要进入冬天,您如今年事已高,恐怕身体吃不消啊。”

    何冉高声道:“陛下,臣虽年老,可从前铁马铮铮之岁月,午夜梦回时仍历历在目。臣为武将戎马半生,早已经习惯各种恶劣战况。况且如今国家有难,身为大云子民,又岂有怯懦不战之理?”

    此话刚出,满殿臣子皆红着脸,不敢再说话。少帝沉默了半天,实在不忍。

    另一方面也有担忧。

    北梁的拓跋王室,近几年出了一位年轻的军事大才拓跋涣,他擅长用奇兵,以快速战消耗敌人。不到三年,就已经取代拓跋氏原来病死的王储,成为了北梁燕狄人的主心骨。

    何老虽戎马半生,作战经验丰富,但他行军布阵难免陷于陈年经验之中,恐怕在拓跋涣那里讨不到好。

    见姜叡有所犹豫,何冉再次开口,“陛下,臣如今虽少理朝政,可对军政要务却一直留意观察。拓跋涣刚刚统一了北梁内部的族群之战,元气大伤,短期内是不会轻易发动一次大战的。”

    “燕狄人此番盘踞在我朝边境,也不过只是在试探我们大云的底线。倘若我们迅速整兵,在人数上压倒他们,他们也会投鼠忌器。”

    见何老对战事颇有一番见地,姜叡稍稍放心,最终应允他挂帅出征。

    而对于何冉所说,要在人数上压倒拓跋王室大军,姜叡即刻发布了征兵诏令,号召举朝军民踊跃参军。

    一时间,陵都城内热议纷纷。虽有人畏惧战场生死,可毕竟事关国家,在一些文士名家的号召之下,征兵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