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摆烂,摆烂,摆烂!!!》 110-120(第18/31页)
又问:“宝珠,你姨母写的是什么书?”
这事儿大公主就不甚清楚了。
只是叫两个小伙伴跟汪太太,三双眼睛一起注视着,她又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
当下就煞有介事地说:“姨母的书房里摆着墙一样高大的书架,她说要把上面所有的书都看完,才能把那本书写完呢!”
汪明娘:“!!!”
庞君仪:“!!!”
汪太太:“!!!”
三人不明觉厉。
好,好厉害啊!
等到分别的时候,大公主和庞君仪一板一眼地通汪太太行礼,感谢她今天的盛情款待。
庞君仪还效仿汪明娘,很热情地邀请她们:“下一旬休假的时候,到我家去吃饭,我都跟我阿娘说好了!”
大公主怀着点小小的焦虑,跟汪明娘一起应了。
她心想:汪明娘已经请过客了,庞君仪下一旬也要请,那下下次,怎么也该轮到我了呀!
可是我又不能领着她们进宫去吃饭……
再想到刚才在汪家的议题,又觉得很憋屈。
大公主烦烦地坐上马车,板着小脸回到了九华殿,好像被人欠了很多钱似的。
贤妃瞧见,还觉得奇怪呢:“出门的时候不是还挺高兴的吗,这会儿怎么耷拉着脸?”
她关切地问女儿:“去朋友家,玩的不高兴吗?”
大公主一把丢下自己背着的小包,叉着腰,恨铁不成钢地看着母亲。
“阿娘,我们家的人怎么都这么不争气?”
她气呼呼地在殿里边转了几圈儿,最后又绕回到贤妃面前去:“承恩公府的人都不争气,小叔叔和堂叔、堂姑也不争气!”
大公主痛心疾首:“要不是德娘娘厉害,今天我在汪家,脸都要丢光了!”
贤妃:“……”
大公主断然地一挥手:“不能再这样下去,必须要进行改变了!”
贤妃:“……”
不出意外的话,大公主会生气地在九华殿里跳一会儿。
再不出意外的话,还很可能会被贤妃打。
只是到底出了一点意外。
外头的侍从过来传话,低声禀告:“娘娘,瑶光殿的田美人顺利诞下了一位公主。”
贤妃下意识瞧了眼座钟上显示的时间,在心里边儿略微一算,便微微点一下头:“还算是快。”
又叫人觑着时间,把事先预备好的礼物送去。
因位分的区别,她是不好抢在德妃前头的。
大公主因这事儿而暂且忘记了皇室上进计划。
她问她阿娘:“我又有了一个小妹妹吗?”
“是呀,”贤妃说:“现在还不能去,过几天洗三的时候,我领着你过去瞧瞧妹妹。”
大公主畅想了一下,自己是大姐姐,以后屁股后边跟着岁岁,岁岁后边再跟着小妹妹……
她还挺高兴的:“等小妹妹长大一点,我也带着她玩儿!”
……
公主降生的消息传到了各处,太后娘娘照旧使人赐下。
规格跟阮仁燧这个皇长子出生的时候一样。
朱皇后也是如此。
在这之后,德贤二妃乃至于宫里头的其余嫔御,也都陆陆续续地打发人去送了贺礼。
吴太太喜笑颜开地瞧着那个小小的婴孩,耳听见小女儿阿好在外边儿问朱皇后:“皇后娘娘,我现在能进去了吗?”
朱皇后笑着说:“去吧。”
目送着那小娘子急急忙忙地跑进去,又问亲信:“陛下还在披香殿吗?”
亲信低声道:“娘娘,外头有人入内奏事,陛下已经起驾往崇勋殿去了。”
朱皇后略微一怔,转而心想:也好。
好歹是有政务在身才没来的,而不是明明无事,但就是不想来。
阴差阳错的,起码也保全了田美人的颜面。
……
阮仁燧像条小尾巴似的,黏在他阿耶身后,亦步亦趋地跟着到了崇勋殿。
他是来看热闹的。
看什么热闹?
已故荀相公的幼女往荀家去,意欲接自己的母亲离府,自行奉养。
荀家不许,现在已经闹起来啦!
……
徐太太要接自己的母亲离开。
因为她已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即便离开了荀家,即便不用那个光彩的姓氏,也一样有办法谋生,有办法养活两个孩子!
人生在世,总共有多少年可以蹉跎?
异母的兄姐们既然看母亲这个继母不顺眼,她们在荀家也待得不舒服,两看生厌之下,何必再强行扭结到一起去呢!
徐太太从前不说这个话,是因为势单力薄,现下既然借到了皇长子的力,再不脱身,更待何时?
荀侍郎听闻大惊失色!
原配子女跟继母相处得不和睦,这事儿并不罕见,舆论上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向来都是一笔烂账。
但是如若长子尚在,做母亲的却要离开,让幼女奉养,这是绝对要被御史台上疏弹劾的一桩丑事!
荀老夫人与已故的荀相公虽算是老夫少妻,但她也为荀家诞育了一双儿女。
最要紧的是,她为荀相公的母亲送终了。
礼法上,就算是荀相公尚在,只要她不去谋逆造反,也是不可以将她弃置的!
荀相公尚且如此,更别说是荀侍郎这个儿子了。
沂王县主是荀相公的妻室,荀老夫人也是荀相公的妻室,她们两人实际上都是荀侍郎的母亲。
弃养后者与弃养前者,在礼法和纲常上没有任何区别!
单单只是今天霞飞楼的事情闹到朝上,荀侍郎可能只会大失颜面,罚酒三杯。
但如若荀老夫人真的叫徐太太接走了,还是因为他不能善待继母的缘故,那这一关可就没那么容易过去了!
荀侍郎跪在地上,苦苦央求:“母亲,您现在离开,岂不是要置我于死地吗?”
荀老夫人默然良久,终于道:“从前,格非带着两个孩子搬走的时候,但凡你拿出现在十分之一的诚恳来,也就不会有今日了。”
荀侍郎听得脸上一热,面露惭然。
他嗫嚅着道:“当日之事,原是小儿年幼无状,事后我已经教训过他了……”
荀老夫人静静地注视了他几瞬,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你还是让开吧。”
荀侍郎怎么可能让她离开?
荀夫人让心腹陪房去拉徐太太,自己去拉婆母,低三下四地劝慰:“都是自家骨肉,闹起来,倒是叫外人看笑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