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摆烂,摆烂,摆烂!!!》 130-140(第16/32页)
”
……
阮仁燧坐在露天的马车上,凤花台在前头领路。
该拐的时候,它提前摆翅膀,该直走的时候,又迅猛向前。
有人注意到这一幕,特别歆羡地问阮仁燧:“小孩儿,你这鸟儿卖不卖?真有灵性——卖的话随便开价!”
阮仁燧还没来得及说话,凤花台已经火速飞回来,开始在他头顶上拉屎!
阮仁燧:“……”
一厢情愿的买家:“……”
一厢情愿的买家对着阮仁燧怒目而视!
阮仁燧若无其事地坐直了身体,蹙着小小的眉头,一本正经道:“我只是在跟陌生鸟一起走罢了,我根本不认识它!”
凤花台就又往前飞了一点,众生平等地开始往他头上拉屎。
阮仁燧赶忙在马车上摸了把扇子挡在头顶,同时勃然大怒:“你这家伙怎么好赖不分?!”
凤花台显然不会与他争辩,抖抖翅膀,美美地飞走了。
阮仁燧气呼呼地一咬牙,催促车夫:“走,跟上去!”
……
王娘娘和刘永娘坐在树荫下择菜,捎带着看阮仁燧站在梯子上,小心翼翼地托着几只刚长出来一点点毛的小燕子,很小心地把它们放进窝里去。
刘永娘有些不放心:“永年,你小心点啊……”
又说:“怎么能让小孩儿爬梯子呢!”
王娘娘倒是很放心——她知道这附近四处都是大内高手,孩子肯定掉不下来。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掉下来了,也肯定不会摔到地上去。
她就是觉得这事儿很神奇:“他还真是带回来一窝燕子呀……”
两只成年燕子,还有几只才被孵出来没多久的小燕子。
嫩黄色的嘴巴,大张着叽叽喳喳。
日光灿烂,照得园圃里盛放的月季花亮堂堂的。
一阵一阵地幽香,直往人鼻子里钻。
王娘娘专门把摘出来的青菜虫放到一边儿,招呼阮仁燧:“岁岁,来吧,拿去喂小燕子!”
阮仁燧快活地叫了声:“谢谢姨祖母!”
哒哒哒跑过去,将那几条胖青虫放在手心里,又再度登上梯子,一条一条,喂给了那几张嗷嗷待哺的小黄嘴巴!
那两只成年燕子蹲在屋檐上,清脆地朝他叫了两声。
阮仁燧蹲在梯子上,捧着自己的小脸蛋儿,笑眯眯地瞧着它们。
真可爱!
小燕子好!
王娘娘好!
岁岁好!
大家都好!
第136章 第 136 章 怎么会这样啊!!!……
刘永娘后知后觉地意识到, 面前这个叫岁岁的小孩儿身上穿的院服,还挺眼熟的。
“这不是龙川书院的院服?”
紧接着,她反应过来了:“岁岁, 这不是上课的时候吗,你怎么在外边儿找燕子窝?”
王娘娘听得讶异,随之看了过去。
“……”阮仁燧镇定自若:“课什么时候都能上, 但燕子的忙,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帮得上的呀!”
都没等对面两个人做出反应, 他就若无其事地在院子里找了只小板凳,拎着蹭到了她们俩面前去。
紧接着开始转移话题:“你们在择什么菜呢?”
刘永娘看出这小孩儿的心思来了, 只是也没戳破。
她笑着将手里边儿的紫苏叶子抖了抖:“岁岁, 你有口福啦!”
她说:“今中午咱们吃鳝鱼锅子——你姨祖母说要露一手,做荔枝肉来吃!”
又支使着他:“去剥蒜, 吃鳝鱼锅子,一要加紫苏,二要加大蒜,少了哪一个都不成!”
夏令鳝鱼赛人参,德妃喜欢吃, 阮仁燧也喜欢!
一听刘永娘这么说, 他马上就来了精神, 当下兴高采烈地应了:“好, 我这就去!”
今天这顿饭, 算是王娘娘专门设的答谢宴。
先前她搬过来, 刘永娘和宋巧手母女俩帮了不少忙, 她当时就盘算着请客,结果这两位差事倒多,不是今天要是这家梳头, 就是明晚要去这家做菜。
好容易两个人都腾出空来,最后定了今天。
起初是要找个正经馆子的,只是被刘永娘给拒了。
“大夏天的,出去折腾什么?咱们自己做着吃就是了!”
她很自信:“外头的馆子,未必就有咱们的手艺好!”
王娘娘心想:也是。
还是在自己家里待客更亲近,也更自在。
又与刘永娘各自拟定了一份菜单,最后合起来行宴。
刘永娘想着都是亲近的人,做些可口的家常菜即可。
计划着用黄鳝锅子做主菜,再配一道辣椒炒肉,一道腊肉炒扁尖,一道紫苏小土豆,再加一道甜酒冲蛋就齐全了。
王娘娘计划着做炒双脆,荔枝肉,烩虾仁,小炒脆藕,再加一道萝卜排骨汤。
刘永娘打眼一瞧,便啧啧称奇起来:“别的也就罢了,炒双脆可是很考验功夫的啊!”
双脆、双脆,顾名思义,就是两种特别脆的东西一起炒了。
普遍上公认的都是鸡胗和羊肚,爆炒出锅,咬在嘴里咯吱咯吱,脆而不韧。
若是凑不出这两样,也可以用腰花儿、鸭胗,甚至于鱿鱼片来代替。
只是要将这两样东西一起炒熟,必得提前花刀将食材切开,使其受热得宜,可以同时熟透出锅。
切多少下、多深,是否要事先单独烹制鸡胗,如何勾汁儿,样样都是学问,件件都是功夫!
能做这道菜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做好的,却很少。
刘永娘虽没做过这菜,但毕竟是业内高手,耳濡目染,知晓难度。
王娘娘神色柔和,笑得十分谦逊:“你也不必急着夸我,好与不好,都得等尝过之后再说。”
两位厨娘大展身手,阮仁燧像条殷勤的小尾巴似的,颠颠地帮着剥蒜剥葱。
刘永娘知道他还有个表姐,也在龙川书院读书,当下就说:“叫她也来吃呀,今中午做的菜多,现在天气又热,要是吃不完,放一顿也就坏了!”
王娘娘自无不应之理,打发人给小时女官送信,叫她到时候跟大公主一起过来。
结果到了中午吃饭的前一刻钟,大公主跟宋琢玉在王娘娘这儿碰了头。
宋巧手才刚结束了一桩差事,匆忙接了女儿过来,再知道女儿跟王娘子的侄孙女竟然是同班同学,实在是很讶异:“怪不得老话说无巧不成书呢!”
王娘娘跟刘永娘一起感慨了句:“谁说不是?”
宋巧手提了一坛三十年的花雕酒来,进屋去将其搁下,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