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60-70(第19/27页)
攥成拳头,想想袁氏遭难之后无法无天的袁绍,荀氏小子回乡当个颍川太守完全不是事儿。
颍川离京城不远,那小子要是真的能将四战之地治理好还能给京城添个屏障。
荀氏子弟盛名在外不会胡来,荀氏子坐镇颍川比其他阿猫阿狗占据颍川耀武扬威好太多了。
“陛下聪慧,是老臣着相了。”
“太傅是关心则乱。”小皇帝笑眯眯回了一句,然后托着脸问道,“算算时间,荀小将军应该拿到印绶了吧?”
小将军弯弓搭箭的样子真是好看极了,他长大了也想学。
……
把持朝政的王司徒没有从中作梗,或者说,形势所迫,他想从中作梗也无人在意。
不管王允同不同意,颍川太守的人选都已经定下。所以乌程侯的信使抵达京城的第二天,天使便带着符节到颍川来走过场。
兵荒马乱的去哪儿都不安全,天使一行以为颍川几经战乱必然白骨满地饿殍遍野,万万没想到走在官道上看到的会是忙碌且充满希望的秋收秋种。
不到两个月的功夫,荀小将军甚至不曾在郡县招兵买马,仅靠从并州远道而来的温侯和原本驻扎在阳城的乌程侯合力清剿郡内贼匪,俘虏的贼匪就足有六万之巨。六万青壮再加上这六万青壮带来的老弱妇孺,总数怕是得有十多万。
这还是没开始正经招兵,要是再算上那些可以从军的良家子,颍川的兵力还能再翻一番。
贼匪出身的青壮不能立刻收为己用,十多万人的吃喝嚼用也不是小数,荀小将军当真舍得用郡县仓储去养那些不一定老实的俘虏?
来自京城的使臣们不敢想。
京城的百姓尚且惶惶不可终日,颍川境内的百姓竟无半分惊慌之色,等天使返回京城将路上的所见所闻告知天子和朝中众臣,满殿无一人出声。
而另一边,弃官离京的钟繇也一路无惊无险回到长社。
从最开始的震撼到看到什么都心如止水,中间只隔了不到一天。
年前应召进京的时候也是这条路,从长社到洛阳短短三百多里,路上遇到了五拨流匪和数不清的流民乞食。这还是他带足了护卫的情况,要是孤身上路,怕是刚出城就被抢的连衣裳都不剩。
局势越来越乱,他不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情况,但是却有种这次离京就不会再来的预感,因此将京城的家当都安排的妥妥当当才离开。
朝堂的乱象没比外面好哪儿去,再继续留在京城也无甚意义,如今最重要的是保全宗族,别自个儿在外打拼回头一看家族却惹出了灭门之祸。
他不是袁绍袁术,钟氏也没有袁氏那么大的家底儿,灭门的噩耗他真的遭不住。
问题来了,长社家中的族人到底怎么想的,袁绍许给他们多少好处能让他们跟没了脑子似的蹚浑水?
先前荀文若已经和他打过招呼,他也和族人说过愿意出远门的可以直接去并州为官,汝南世家的内斗和他们颍川世家八竿子打不着,钟氏子弟脑袋被门夹了也不至于晕乎到掺和进这种事情里吧?
想不明白,实在想不明白。
可是现在不是纠结的时候,他得先去新上任的颍川太守处认错,等解决掉头顶悬着的利刃再回家好好掰扯。
秋高气爽,微风不燥。
朝廷的任命送达颍川,新上任的荀太守有印绶在手底气更足,拿到任命书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之前敲定的各县官署人事安排妥当。
前些天任命各县官署官员要么以乌程侯的名义要么是暂任,有正经身份在身就不一样了,再任命官员就是名正言顺。
颍川治所在阳翟,不过荀氏的根基在颍阴,直接一步到位把颍阴老家当成大本营来发展就行。
大本营不一定非要设在郡治,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置,曹老板当上东郡太守后舍郡治濮阳而选东武阳,荀老板当上颍川太守后把大本营放在族地颍阴也没啥问题。
刘晔等人的到来是个好兆头,大概士人群体也跟风,没人出头的时候都窝着不动,一旦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面立刻全冒出来了。
荀晔:……
他还以为天下士人都认准了袁绍袁术,非得在袁氏俩兄弟那儿吃过亏才肯转眼看其他人。
合着不是非袁氏不可,就是单纯的信不过他。
今天的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的我让你高攀不起,哼。
荀小将军一怒之下怒了一下,磨着猪猪陛下非要看完整版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他要把两本书上提到的所有人名都记到小本本上,争取把所有能挖的墙角都挖掉。
只要能用的人足够多,那些投机取巧的家伙就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刘彻想想两个大部头里出现过多少有名有姓的人物,很想知道傻小子要统计多久才能统计完。
李二凤说他上次来的时候天天陪着傻崽熬夜,那次熬夜好歹在干正事儿,怎么到他这里就成了熬夜统计人名?
咳咳,经常熬夜的小孩儿长不高。
荀小将军再次雷霆小怒,然后遗憾的放弃记小本本的打算。
刚回到颍阴事情太多,晚上也得加班加点干活儿,实在腾不出时间来记仇。
官员异地任职是个好规矩,他当老板可以不守规矩,但是底下人最好还是按规矩来,不然将来出事儿不好收场。
外来士人来的越多他就越能放开手去流放之前犯过事儿的本地士人,人手不够的时候睁只眼闭只眼被迫凑活着用,现在人手够用就不用再难为自己,有案底的家伙都连人带家族去并州报道吧。
要么死要么抄家流放,二选一请随意。
好死不如赖活着,所有犯过事儿需要被流放的世家都选第二个。
钱财乃身外之物,先保住性命再说其他。风水轮流转,荀氏只是现在风光,说不准什么时候他们就能重回颍川夺回属于他们的一切。
荀晔不是看不出来那些家伙扭曲的愤恨,但是他相信并州的长辈有本事将人收拾的不敢再有小心思。
别以为转过头阴沉抱怨私底下骂骂咧咧他就不知道,有他们家猪猪陛下时刻盯着,所有要流放去并州的家伙的反应都记的一清二楚,他抄下来就能送去并州给叔祖做参考。
想不到吧,他地下有人。
晋升为老板的荀小将军伸了个懒腰,左边处理完的竹简厚厚一摞,右边没处理的竹简只剩下一点点。
那天他去官署帮忙处理公务的时候志才叔还担心他不会干,奉孝叔更是过分,直接在旁边端着碟果干幸灾乐祸,就差把“看热闹”三个字写在脸上了。
呵,他堂堂四位千古一帝的好大儿,会连最基本的政务都处理不来吗?
冷酷.jpg
奉孝叔来晚了,他豪气冲天打开竹简却被里面天书一般的内容砸的头昏眼花的糗状已经是过去,现在的荀明光是军务政务都能处理的全才。
他的处理结果可能不是最好,但是绝对能用,瞧不起他就是瞧不起他五个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