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170-180(第12/26页)

 他懂他懂他都懂,陛下不用再强调了。

    这话谈的,简直比在宫里还要累人。

    杨太傅抿口水润润嗓子,顺便给他们家陛下也倒一杯。

    他怀疑陛下这两天话越来越多就是觉得到颍川后有靠山了。

    洛阳虽是国都但却不安宁,相比之下竟然是颍川更能让天子放开了玩。

    来到颍川后自觉有靠山越发自在的小皇帝不想那么快结束,“太傅,朕说完了,您的想法呢?”

    那么大的事情不能只让他自己说,太傅的意见更重要。

    真的,这事儿只要太傅不松口,他就是再属意荀小将军也不会擅自禅位。

    看着他真诚的双眼,他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和太傅更亲,比亲爹和亲祖父都亲。

    杨彪被说的绷不住表情,板着脸板着脸还是笑了出来,“陛下已经念叨了那么久,老臣还有什么好反对的?”

    “那就这么说定了。”小皇帝重重点头,“今后朕给太傅养老,如果朕穷到活不下去,太傅把朕带走也行。”

    以后天下改姓荀,他这刘姓的前朝皇室待遇肯定比不过现在,不过太傅家大业大多养个他跟毛毛雨似的肯定不会介意他跟着蹭饭对吧?对吧对吧对吧?

    “好了好了,回去休息。”杨彪也准备收拾收拾睡觉去,“今天养足精神,明天去找荀仲豫和荀文若谈谈,到时还需要有陛下在场。”

    小皇帝喜笑颜开,“太傅放心,朕肯定不会拖后腿。”

    回来之前和张将军管将军约好了明天午后继续密谈,现在看来也不用秘密的谈了,待会儿让人去门口说一声,免得让两个将军扑个空。

    ……

    与此同时,荀氏府邸。

    张饶把下午发生的事情交代干净,看那老实巴交的模样根本看不出那么会搞事。

    管亥低眉顺眼的等待处罚,这次算他倒霉,下次他从别的地方讨回来。

    荀彧眉头微蹙,“陛下的反应当真是迫不及待?”

    张饶确定一定以及肯定,“陛下不光比我俩着急,还把我俩商量出来的法子都推翻了重新想新法子。”

    管亥瞅了他一眼,怕给荀治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没有反驳。

    什么他们俩商量出来的法子?分明是这人一直在自说自话。

    他耐着性子等着,想着等这家伙说完就告辞离开,结果还没等到他能说话陛下就到了。

    荀彧看看两位垂头丧气的将领,这事儿说严重很严重说不严重也能轻轻揭过,现在的问题不是这两位私下里说不该说的话被陛下抓个正着,而是负责别院巡防的为什么是黄巾出身的张饶。

    张饶和他的兵?巡防?

    郭奉孝你出来,你自己看看这合适吗?

    张大帅本人不觉得他负责巡防有什么问题,当贼和防贼没啥区别,当过贼的人才知道怎么能更好的防贼,也能知道万一有贼人打过来最该从哪里防守。

    让他来防守很合适,他们贼匪出身的正规军就是这么攻守皆宜。

    一人做事一人当,他知道他们不该在外面说不该说的话,治中大人罚他们两个就行,能不能不要牵连底下的弟兄?

    张饶期期艾艾认错求情,听的管亥像捏紧拳头和他干架。

    一人做事一人当!划重点:一人!

    真要按照他说的那样一人做事一人当直接罚他自己不就得了?怎么说着说着又变成罚他们两个了?

    非得拉个垫背的是吧?

    荀彧注意到两个人之间的暗潮涌动,没说要重罚,只是让他们回去好好反省,在不耽误正事的前提下把《春秋》抄三遍,半个月后送来给他检查。

    管亥眼睛一亮,“遵命!”

    他是正经上过学的人,抄书对他而言不在话下,荀治中一定是听出来了罪魁祸首是张饶才想出来这么个处罚。

    《春秋》全文不到两万字,半个月的时间抄三遍对他来说轻轻松松,对张某人而言就不轻松了。

    治中大人青天大老爷!就这么罚!

    张饶:???

    不是?抄书?要不直接打他三十军棍吧!

    《春秋》是啥啊?书多厚啊?里面的字好画吗?他半个月抄不完可咋整啊?

    治中大人!治中大人咱直接上军棍吧!抄书真的不行啊!惨叫——

    张饶反应过来后想申请换个处罚,可惜他慢了一步,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管亥捂住嘴拖了出去。

    换什么换?就要抄书!

    治中大人忙,他们马上回去抄书,不打扰治中大人休息。

    荀彧:……

    荀彧捏捏眉心,看看外面的天色,犹豫了一下还是准备去隔壁寻郭嘉。

    书童提着灯走在前面,听到他说去找郭嘉很是诧异,“主君,郭郎就在府上。”

    荀彧停下脚步,“何时来的?”

    书童回道,“傍晚时分来的,当时主君在忙,可能没有放在心上。”

    荀彧接过灯笼,然后又问,“现在还在兄长那里?”

    书童点头,“在的。”

    荀彧无声叹气,换个方向去他们家兄长的院子。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地面的烛火和天上的星子交相辉映,正是纳凉吹风的好时候。

    郭嘉想着大晚上的喝个小酒再应景不过,可惜荀家上上下下都对他严防死守,别说酒了连饭菜都不给他吃,说是太晚了再吃东西容易积食。

    喝的没有吃的也没有,那就只能干说了。

    荀彧找过来的时候,郭嘉已经说到禅位诏书由谁来写。

    荀悦朝他招招手,“文若来了。”

    “兄长,奉孝。”荀彧放下灯笼入座。

    “文若来的正巧,快来看看还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郭嘉把面前的几张纸推过去,人也过去给他解释上面的条条道道是什么意思。

    大汉朝廷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他们已经将朝中官员侵吞国库的罪行公之于众,正好趁热打铁把最重要的事情完成。

    仲豫兄说伯豫兄再过几日就会回到颍川,同时跟过来的还有个能掐会算的仙长,到时让仙长给他们测算黄道吉日。

    听说太史令观天象测吉凶也很准,不知道人在大牢还是在别院,如果在别院的话可以让太史令和伯豫兄带来的仙长一起选日子,俩人选一定能选出最合适的那一天。

    荀彧看完上面的流程,感觉这人也需要回去抄《春秋》,张饶管亥三遍他十遍,抄不完不准出门,“天子进京之后一应事宜由奉孝亲自安排,为何负责别院巡防的是张饶将军?”

    “因为他嘴上不把门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郭嘉狐疑的抬起头,“我记得天子来颍川那天和你说过,是我忘了还是你忘了?”

    荀悦抬眸,“奉孝应该是和我说的。”

    三个人:……

    郭嘉柔弱倒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