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170-180(第23/26页)



    幽州的情况比并州好点,刘虞生前治理的底子还在,公孙瓒也是个聪明人,他搞不定内政便向荀氏低头求助。

    如今边地各族之间都相安无事,百姓都能安心耕种放牧,各族之间的贸易也很是繁荣。

    连边地都能稳定下来,中原就更不用说了。

    在荀氏的治理之下,州郡百姓甚至能不用担心天灾安心过冬,这在前几年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神仙生活。

    曹操和孙坚一个在兖州一个在豫州,都是黄巾之乱后被战乱波及的最严重的地方。

    他们都是正常人,不敢说一心为民,但是在看到民不聊生的场面时也会于心不忍。

    这几天看着地方在他们的治理下从荒芜混乱变成井井有条,说没有成就感那是假的。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这是荀小将军应得的。

    ……

    张鲁以为他治下的汉中是大汉十三州最安乐的地方,汉中有天险可以御敌,不需要太多的兵力也就不用征太多的税,且汉中年年风调雨顺土壤肥沃,稻麦一年两熟,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可以说是丰衣足食安定富足。

    乱世之中粮食宝贵,汉中境内禁止酗酒。

    春夏两季牲畜繁衍,繁衍期间也禁止屠杀牲畜。

    遇到灾年尽可能多的修建义舍,由他们五斗米教或者殷实富户提供米粮供路人或者贫苦人家取用,以此来齐心协力度过难关。

    遇到有贪心的人不缺钱粮也要拿义舍的东西也没关系,他五斗米教设义舍是为了给五斗米教的教众积福,某种意义上那些米粮也是供奉给天上神仙的。

    神仙大度,不会在意快要饿死的人挪用他们的贡品,但是不缺钱粮只是贪心的话,也自有鬼神来教训他们。

    如今的汉中郡县不设官署,由教中祭酒来管理政务。

    官府里管事的官吏需要各种条件才能当,他们五斗米教的祭酒不一样,只要足够虔诚,教龄满一定时间都有机会被任命为祭酒。

    他们五斗米教比官府更有用,百姓会不听话会作乱,教众却没那么多想法,所以他到汉中后最先做的就是传教。

    时至今日,汉中几乎每家每户都信教。

    官府的禁令百姓可能不会管,但信众对教中禁令绝对不会触碰。

    他是师君,可以沟通鬼神,官府的处罚是什么所有人都知道,但得罪了鬼神会是什么下场谁都说不准。

    未知的惩罚最可怕,没有人敢冒这个险。

    在他的努力之下,没有官署的汉中比其他有官署的郡县更加太平和乐,就算哪天他直接暴毙也能傲然开口说他张公祺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但是现在,为什么汉中之外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荀明光大肆量田分地得罪人,那些豪强大族都是泥捏的不成?

    第179章 临走话别会

    *

    汉中消息闭塞, 张鲁以前只听说过荀氏明光小小年纪心狠手辣,杀起世家大族来更是毫不手软,并不清楚具体是怎么杀的。

    他在汉中经营五斗米教已经很费心, 反正中原的动乱波及不到汉中,他也没功夫去管外面的事情。

    直到战败后不得不进京请降,一路穿过关中亲眼看到关中的现状, 这才对那小将军的手段有了真正的认识。

    他真的是世家子吗?怎么看上去像是要杀光天下世家呢?

    不理解, 但尊重。

    杀世家也和他没关系, 那小将军虽然杀心重, 但是所有死在鬼头刀下的人都是罪有应得而不是滥杀, 他张公祺在汉中布道济民功德无量, 杀光天下世家也杀不到他头上。

    如果那位即将登基的新帝真的讲道理的话。

    要是不讲道理,那他也没办法。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家荀小将军乃天命所归,他实在没本事逆天而行。

    往好处想, 他投降的早,还及时给大军带路攻打成都, 最差也能功过相抵, 应该不用担心丢掉小命儿。

    张鲁随大军进京,看上去对汉中失守的事实接受良好。

    而在荆州,非常清楚均田令和科举取士对世家大族而言意味着什么的刘表恨铁不成钢。

    荀氏到地方后先杀豪绅,大部分州牧刺史也都是这样,新官上任三把火, 先杀一批刺头立威站稳脚跟然后才好干其他的, 他自己也是这样。

    荆州八郡他手中有七郡, 但是七郡加起来也比不上南阳一郡的富庶。

    他和荀氏的区别就是荀氏自始至终都很强硬,而他杀完刺头后为了站稳脚跟大肆重用本地世族, 江夏、零陵、桂阳、长沙等各郡的太守都是当地大族之人。

    正因如此,他才知道那些世家大族有多不好相处。

    人的贪心没有止境,他越让步那些家伙越得寸进尺,可是想在荆州立足又不能和地方豪强撕破脸,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荆州的豪强地头蛇不光寸步不让还得寸进尺,怎么中原和北方的豪强脾气那么好?荀氏都开始直接在他们身上割肉了他们就不知道反抗?

    世家大族最重要的除了传承就是土地,荀明光一道均田令将他们搜刮的来路不正的土地尽数收缴,一道科举取士诏让世家的百年传承成了笑话,那些跟貔貅似的只进不出的世家愿意吃这个亏?

    刘表不信没人想除掉荀晔,就荀氏现在干的这些事情,哪天传出消息说荀氏被灭族他都毫不惊讶。

    一人一族便想和全天下的世家大族作对,未免太过异想天开。

    然而事情完全没有朝着他预想中的方向发展,荀氏不光没有因为和天下世家作对而被群起而攻之,甚至还越来越声势浩大。

    同样是世家,怎么北方的世家都那么好欺负?

    硬气点和荀氏硬刚,那么多世家大族联合起来还能对付不了一个毛头小子?他们当年抗拒皇令诱杀朝廷命官的魄力哪儿去了?就这么认栽了?

    刘表大为震撼,如果让天下世家俯首称臣不敢高声语的是他那没关系,现在那么有魄力的不是他而是和他有竞争关系的年轻人,这让他如何睡得着觉?

    在益州被荀晔釜底抽薪掏空之前刘表一直以为他们没那么容易对上,荆州和益州加起来足有三分之一个大汉,他和刘璋还有的打,外人没那么容易插手。

    事实上外人不光容易插手,还能在釜底抽薪之后以雷霆手段给益州换个新主。

    新刺史,而非州牧。

    刺史最重要的是监察权,和州牧那种军政一把抓的实权大臣不一样。

    中央和地方是你强我弱你弱我就强的关系,汉武帝当年设立刺史为的就是不让太守专权,一郡的军政大权掌握在一个人手中实在太危险,必须将权力分散到不同人手中相互掣肘才能防止一家独大。

    汉武帝在位时尚且极力防范地方做大,灵帝可好,不光不防范还瞌睡来了就送枕头,愣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废史立牧让地方官能够名正言顺的割据自守。

    掌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