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110-120(第15/15页)
取用木材,自然也不是为了“保护环境”或是“防止水土流失”之类,仅仅是因为古代社会木材既是建造房屋的重要材料,也是造船、造桥的基本材料,自然要节约着用。
不过既然煤炭炼铁会生成硫化物让铁变脆,那先把煤炭炼成焦炭,再用焦炭来练不就好了。潘邓问道:“咱们之中可有人会炼焦?”
众人听了一片茫然,那作头问道:“这又是什么?”
只有一人像是听过,说道:“我前几年听过有焦炭一说,只不过做起来费劲得很,烟气也呛人,烧一回煤炭,得出来的焦炭少得可怜,怕是供不上咱们高炉。”
别的人像是从没听过此“焦炭”一说,纷纷问那人这是什么东西。
潘邓便也明了,想来这时炼焦技术还并不发达,他也不做过多深入,毕竟炼焦又是一项大工程,深入下去要花费不少时间,如今当务之急是先将甲胄和兵器生产出来,至于技术革新,可以慢慢来做。
反正他们的敌人用的铁器也是如此。
于是他说道:“既然如此,还是以原来的方法来炼铁,只是我曾听过有一法名为‘生铁淋口法’,你们可以一试。”
众人这些天刚刚按照府尹所说,用那“冷锻”之法做出一批甲胄来,又轻又坚极为出彩,自然知道府尹所传授的都是别人家族秘而不传的好法,个个翘首以盼,等着府尹开口。
所谓生铁淋口法,就是将熟铁制成刀具之后,将熔化的生铁淋注在刃口上,使其渗入。
这样处理后,刃部会形成由表及里的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或熟铁的复合金属组织。经过再次加热至高温并水淬,就能得到刚柔兼备的工具,既便于操作,又可以自行磨锐。
潘邓结合着如今的技艺将此法说了一下,众人眼神越来越亮,纷纷觉得可行,摩拳擦掌就要一试。
潘邓又对那听过炼焦之法的年轻人说道:“你曾经听过此法,与本府讲讲。”
那年轻人面上欣喜,小心翼翼凑到府尊大人面前,将他曾经听到的用煤炭炼焦炭的事说了出来。
潘邓听在耳里,差不多就是土法炼焦。他赞许地点点头,说道:“给你配几个人手,要什么材料就和管事说,也可以和李大官人说,建个炼焦炉。”
那年轻人愣住了,身边的人也都看他。他有些不知所措,“这……小人,小人才疏学浅……”
潘邓说到:“炼得成便成,不成也无妨,本府赏识有创新力的工匠,咱们东平府作院,谁若能有新法,改良旧法,府中皆有赏赐。”
他又看向那个年轻人:“若能循着方法大量出焦,赏一百贯。”
那年轻人嘴巴张大,脸上腾的红了起来,其他人也目露精光,一,一百贯!
还没等别人说什么,那年轻人拱手喊道:“小人必不负府尊大人所托!”其他人也像打了鸡血一样,马上就要再炼一炉铁水来!
不错,很有精神,潘邓点点头,又去了卫三郎那里,将他新做好的活塞风箱派人送到作院。
炼铁一事,温度升高除了燃料,炉高这两个元素之外,最容易进行改革的便是鼓风技术了。
此活塞风箱可大可小,小的就可用于农村灶台,在后世农村中很是常见,最早要等明代时期才会出现,一推一拉出两次风,比起宋代风箱来说要省力不少,风量也大。就交给蔡作头让他好好利用。
清早从作院看了工匠的工作进度,潘邓回到府衙之后又见小郓哥归来,驾着马车带回了套全新的的琉璃蒸馏酒器具,又有清透无杂质的琉璃。
“这一路上快要急死我了,慢慢腾腾的,这条路没走这么久过!”小郓哥从车厢里拿出大木箱来,里面装的是包好的琉璃器,比之前做过的蒸馏器要大得多。
“我这马车驾得平稳呢,路上见了大石头都绕路,肯定都没碎!”两人打开一看,果然完好无瑕,小郓哥得意洋洋,问道:“咱们要在东平府蒸那‘酒精’?”
潘邓笑道:“不是酒精,酒精只清洗伤口,没法消除病症,我待做一样消除炎症的药剂出来,正好你在,不如与我收些蒜回来?”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