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250-260(第12/13页)
部一锅端了。
这会儿报信的骑兵已经上路了,一人三马,一路上快马加鞭,换马不换人,连夜往长安而去。
卫青的回程就要慢很多,毕竟带着一万五千的俘虏,还要赶着数十万的牛羊,大部队根本走不快,好在这会儿,李息、李广等人也带着大部队过来了,共合军十万,就算匈奴人打过来也不带怕的。
可惜,回程路上一支匈奴军队都没遇上,李广就很觉得很可惜,他这次没能直面军队,只是带人牵制左部,加上之前攒的军功,不知道够不够封侯,如果这时候能突然冒出来一队匈奴兵,给他攒些战功,那就万无一失了。
想到这,李广就觉得嘴里发苦,他历经文帝、景帝、当今三朝,已经不年轻了,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战事也打了不少,但是却一直没能如愿封侯,眼见这一茬年轻将领又都起来了,比他年轻的小将军都没封了侯爵,他每次想到这件事,心中就充满了愤懑,苦涩难言。
汉朝律法更偏重出战征讨的军功,而李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边城负责屯兵防守,匈奴人畏惧他“飞将军”的名声,每每他镇守边疆,匈奴人总会有所收敛,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李广也为此盛名所累,当领导的,总是更关注结果,既然李广守城守得好,那就多守城,自上一次大战后他奉命驻边,这已经七年了,他才终于又有机会出战。
而他的运气又总是不好,带兵出战的时候,要么碰不上敌兵无功而返,要么就碰上对方主力根本打不过。
想到这些烦心事,李广叹出一口气来,望向最前面的主帅卫青,这一位,才是天时地利人和,天命眷顾,鸿运加身啊。
卫青大胜的消息穿到长安,刘彻看完军报,当即仰天大笑,这么多年了,这口气终于出了,昔日高祖围困白登之耻、吕后受冒顿不逊之言,今日,他刘彻也算是为先祖出了这口恶气!
“好,好啊,卫青果然没有辜负朕,他劳苦功高,朕要好好地赏他!”
甚至都等不及卫青回长安再行封赏,刘彻当即就派使者一路快马前往长城边塞,就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所有将领、兵士全都归大将军统领,相当于是汉朝最高级别的军事长官,军权一把手。
要知道,“大将军”这个职位可不是常设官职,从高祖以来,藩王反叛内乱之事还少吗?
军权怎可轻付他人,自汉文帝以来,所有的将领,包括太尉在内,都是只有临时领导权,而没有军事调动权,而现在,刘彻是把所有的军事权利都交托给卫青,这是何等的信任?!
而卫青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了,他有战功,有能力,在军中有威望,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绝对不会背叛刘彻,他的亲姐姐是大汉的皇后,如今宫中唯一的皇子刘据是他的亲外甥,卫青的利益与刘彻完全一致,他是绝对的帝党。
“大将军”一职意义非凡,也就是从武帝一朝开始,后面的皇帝才开始设立大将军,而且大部分都是外戚皇亲出身。
天子使者念完诏书,冲着卫青拱手一礼:“大将军辛苦,待回了长安,陛下另有厚赐。”
卫青待使者也很客气,寒暄了几句,这使者就说起大金雕来:“陛下得知此时,心疼不已,诏令鹰扬卫先行离军,带着神鹰赶回都城,以免伤势沉重耽误了治疗。”
卫青自然遵命。
李盛在后面听着,无奈地望天,铲屎官就是大惊小怪的,还“伤势沉重”,他就是被削了一截羽毛而已嘛,连血都没流一滴,他还能飞呢!
但是为了让铲屎官放心,李盛还是很听话地窝在张次公怀里,被他一路带回了长安。
“哎呦阿曜,这可怎么办才好?这还能长出来吗?怎么这么不小心,那个右贤王真是凶狠,下次不许自己上去打人了,那么多人,你干嘛亲自动爪子?”刘彻捏着大金雕的右翅膀小心摸摸,连触碰都很轻。
李盛伸出另一只翅膀堵住他的嘴:你太啰嗦了!
他挣扎着从刘彻怀里跑出来,在未央宫正殿外面飞了一圈,然后安安稳稳地落在铲屎官怀里:诺,看到了吧,根本没啥事儿。
大金雕伸出右翅膀晃了晃,又伸出左翅膀比了比,冲着刘彻啾啾啾叫了两声:放心吧,会长成原来那样子的!
真是,李盛感觉自己都没啥情绪波动,倒是这群两脚兽一个个地跟应激了一样。
安抚好铲屎官,李盛一头扎进后殿他的豪华大窝里,找了个合适的位置,舒舒服服地睡觉了,梦中似乎有人走过来拿起他的右翅膀抹了点什么东西,凉凉的。
等晚上睡醒了,李盛发现翅膀尖羽毛折断的地方被抹了一层淡黄色的药膏,他也不敢飞,从后殿慢吞吞走过来,举着翅膀冲刘彻叫了两声表示疑问。
刘彻过来看了一下,又拿出药膏来亲自给大金雕抹了一次:“这是生筋续骨的好药,阿曜你注意别蹭了。”
李盛看了看翅膀上的药,想说其实这没啥用的,长羽毛主要还是要靠他自身营养,外加系统开挂。
但他看看刘彻有些担心的眼神,还是忍着这粘糊糊的药膏没甩下去,行吧,就当让你宽心了。
卫青很快就带兵回了长安,这次参战的诸位将领,均有赏赐。
公孙敖、韩说、韩嫣、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等都封侯,李广也如愿获封关内侯,再有军功,便可加封列侯了。
而主帅卫青,除了加封大将军之位,刘彻又给他加封食邑六千户,还要给他襁褓之中的三个儿子都封侯。
卫青道此战大胜,上赖陛下神灵,大汉国运昌隆,下托将军士兵们辛苦作战,勉力报国,怎能把功劳都算在他身上呢?他的三个儿子于国无功,于君无劳,怎可封侯?于是坚辞不受。
刘彻道将军兵士们当然有功,但他们都各有封赏,但你作为主帅,领兵出战,筹划方略,功劳最大,怎能不赏呢?你已经封侯,封无可封,那朕也只能封你的儿子了,恩荫儿孙也是常例,军功不可不酬,于是坚持要给。
两边一个非要赏,一个往外推。
最后卫青还是没说过刘彻,长子卫伉封宜春侯,次子卫不疑封阴安侯,三子卫登封发干侯,襁褓之中就封了侯爵,别说西汉一朝,就算是历朝历代,也少有这等皇宠恩荣了。
说起来,卫青还没有娶妻,三个儿子都是妾室所出的庶子,但谁敢说人家庶出命不好?
后世有句话,说命里带编,书不用翻,但跟卫青的三个儿子一比,这句话就逊色多了,人家这可是命里带侯啊!
第260章
“陛下宣大将军卫青觐见!”侍者在宫门大声道,卫青躬身应诺,随后大步进殿。
殿门口有不少刚出来的大臣,见了卫青都恭敬地躬身行礼问好,等卫青过去了,他们站起来对视一眼,眼中不乏艳羡。
就算是靠着姐姐卫皇后,这位大将军的路也未免太顺当了些。
十四岁的建章监,十六岁的侍中,二十岁的太中大夫,二十三岁的车骑将军,二十五岁的关内侯,二十六岁的长平侯,二十八岁的大将军,不到而立之年,卫青已经节制诸军,成为历代以来最显赫的武官侯爵,位列公卿之上。
“真是让人看了眼红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