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280-290(第7/12页)
感觉出来了,陛下今天很好说话啊!
看来策略方向是正确的!
李盛继续查资料看看还有什么食材能试试,一边看一边感慨自己命苦,跟了三个铲屎官了,这还是第一次逼得自己开始学习养生膳方。
有本鹰鹰在,刘彻真是命好!
之前的河东郡守就没这么命好了,虽说是事出有因,但刘彻也看他不大顺眼,把他降职了,另派了人去负责后土祠的项目。
这位新任的河东郡守就很有运气,才接任没到一个月,后土祠附近挖出了一只宝鼎!
“鼎”的意义非同一般,作为一种礼器,它有着沟通人与鬼神、与天地、与先人祖辈的神圣含义。
挖出宝鼎后刘彻当然很高兴,大臣们也都顺着皇帝的意思,认为这是“周鼎”。
历经周朝、春秋、战国,秦朝数百年,代表天命的九鼎已经流离无踪,秦始皇也曾经去泗水里打捞九鼎,但徒劳无功,如今在刘彻执政时期挖出来一只宝鼎,大家都说这就是“周鼎”。
就有人当场开始拍皇帝马屁,道陛下您受命于天,圣德无疆,上敬天地,下承宗庙,先驱匈奴,后安黎庶,于是周鼎再次现身,正是说明陛下您的天命啊!
“陛下盛日月之光,专神明之敬,是以周鼎现世,积和圣朝!”
李盛在旁边就看着刘彻的嘴角一点点抬上去,嗯,果然朝廷里人才多,这个小伙子有眼力见,会说话!
但就在大家一片歌功颂德中,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他以为这不是周鼎,刘彻就很不高兴,你这人怎么这么扫兴?!大家也都暗骂这是个傻子,是不是周鼎重要吗?陛下说是,那不是也得是!
出列发言的人叫吾丘寿王,他行礼后解释道,他觉得这不是周鼎,而是汉鼎!陛下您的功绩又何曾逊于昔日周王?如今陛下当政有方,天赐华光宝鼎自现,这就是汉鼎啊!
这话一说,刘彻那都不是微笑了,简直是心花怒放嘴角上天了都。
于是群臣顺势大呼万岁,重新改口恭贺陛下得此汉鼎,实在是天佑大汉啊!
李盛看得目瞪口呆,他是真没想到啊,居然还有人才!
第287章
元鼎四年,卫长公主刘珺的丈夫,平阳公主唯一的儿子,平阳侯曹襄因病去世。
刘珺郁郁不乐,她与曹襄是青梅竹马少年夫妻,两人成婚以来,一向琴瑟和鸣夫妻恩爱,最亲近的枕边人因病逝世,她不免心情沉寂了许久,刘彻一向最疼爱这个长女,不放心女儿,召她进宫安慰了许久,见珺儿状态实在是不好,便亲自下令让她去甘泉宫住一阵子散散心,免得在长安城中总是触景生情心下苦怨。
“等这几日天晴了,让你母后去陪着你住一阵子吧,你母后最近旧疾犯了,总是头痛晕眩,去甘泉宫泡一泡温泉,散散心。”
“可惜你姑姑病倒在床,你多去照看照看。”
刘珺闷闷地应下。
其实从元鼎三年开始,曹襄就总是心口绞痛,最难受的时候甚至呼吸困难,医者道这是心疾,只能温养。
可这一年来明明已经好了很多了,今年春天,她们还一起出门踏青,曹襄还亲自做了一只纸鸢给她,可怎么就猝然发病?
平阳公主的丈夫,上一任平阳侯也是因此恶疾壮年早逝。
想到自己的儿子曹宗,刘珺心里未免又添了一层忧虑,祖父和父亲都是壮年而亡,想起这件事她就不安。
李盛对于这件事也问过系统,系统说是有些遗传的心血管疾病,发病与否也说不准,比如曹家之前的祖辈们也有寿终正寝的。
若是风寒之类的疾病,或是意外伤病,李盛还能救以救,可眼下这种,李盛是一点忙都帮不上。
他陪着刘珺去了甘泉宫待了一阵子,但心里也知道,这种失去至亲的痛苦,只有时间能慢慢磨平。
这一年,刘彻的一个兄长,中山王刘胜去世了,谥号为“靖”,即“中山靖王”,他的后代中最有名气的一位,就是三国时代的刘备了。
李盛得知这个消息,倒是感慨了一会,刘胜此人,年少时颇为英气明睿,待人有礼见事果决,很有些名声,时人称“汉之英藩,有信陵君、陈丞相之智识别”。
但在刘彻渐渐掌握大权,并且一次又一次打击诸侯王之后,刘胜就开始“乐酒好内”了,沉迷声色了,他沉迷美色的成果也相当可观,这位中山王刘胜,一生中有足足一百二十个孩子!
相比刘胜的谨慎小心识时务,他的同母弟弟刘彭祖就又是另外一种性情了。
刘彭祖性情刻薄阴险,如果属国内朝廷派来的丞相有任何不如他心意的地方,他就派人监视,甚至引诱他人犯罪,而后上书告发,“大者死,小者刑”,以这种方式震慑他属国内的官员,这样一来,没有人敢劝谏他,刘彭祖就可以肆意妄为,他还娶了他兄长江都王刘非的一个姬妾,生了儿子淖子后颇为宠爱,还想把这个儿子立为嗣子,还好,刘彻还是要脸面的,否决了这个提议,并且快刀斩乱麻,亲自下令立了刘昌为世子。
李盛想到这兄弟二人迥异的脾气秉性,不由得在心里暗道,怎么偏偏好人不长命,这等祸害奸佞之人倒是活得久。
不过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卫皇后在甘泉宫修养了两个月后便回到了宫里,她有一件要紧事要做:刘彻有意为太子选妃。
刘据已经十六岁了,也该选几个温柔贤淑的女子,早日绵延后嗣,太子有了儿子,刘彻才能早日安心啊。
这件事比历史上晚了将近两年,李盛对此其实有过猜测,他觉得历史上的刘据那么早就有了后妃生了儿子,没准是被霍去病的猝然亡故刺激到了。
看着霍去病只留下一个小儿子就撒手人寰,自己在元狩六年也是大病一场险些没命,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看看太子,连个骨血都没有,说不得一多想一害怕,就赶紧催着太子给他造个孙子出来。
这一世倒是还好些,但太子十六岁了,也该选妃了。
别看刘彻自己选后妃不在乎出身,但给儿子选媳妇儿,他可讲究了,出身要好,身体要好,最好家中子嗣繁茂,嫁进来能给他老刘家开枝散叶的那种,长相还得大气,脾气性情还要温婉和顺,能容人,能照顾好他宝贝太子崽崽
他在椒房殿跟卫皇后讲要求的时候,李盛就在旁边蹲着,听得直翻白眼,怕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刘彻都要挑剔一番。
而偏偏他们老刘家是真有皇位,真有资本对女方挑挑拣拣。
李盛听得都想怼人,但是卫皇后倒是脾气很好地一直微笑着认真听,还让自己贴身的女官记下来。
但两个月过去了,刘彻最后也没选出他满意的太子妃来,只是选了一个姓史的良娣,还有两个低位孺人。
这位史良娣,就是历史上汉宣帝刘询的亲祖母。
嫔妃选好了,但主角没在长安啊,刘据最近还在外面游学呢,刘彻也没耽误儿子功课,只是先把选出来的三个人交给皇后学学规矩,熟悉一下宫中生活。
李盛带着刘彻给儿子的书信飞往关东地区,听闻朝中在建后土祠,刘据还去观摩了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