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女穿男之古代科举日常》 30-40(第9/16页)
他的地种着。”
范云思考几秒很快就接受了,人口多的家,一代代传下的地少,就得租地主家的地。
给地主交租,包括县衙那份,两头交,剩下的归自己。
只是村民们总共就三千多亩地,比想的少。
范云不由想,或许里长和族长也得几十亩地。
商议完,出来一看太阳已落山。
私塾放假日,大河村的祠堂开启。
陈里长让静静,说的清楚。
云娃自家的,他舅吴全家的,小河村爷奶范家的地,一十九亩。
“云娃说了,玉宁和学才家的地,还有春生家的,凑到五十亩,剩下五十亩,就咱们大河村村民分。”里长说完话,看向众人。
村民们念叨,学才家的不就是里长你家的吗。
里长一顿,他也知道挺不要脸的,但好处哪能往外推。
“你们也知道,云娃跟学才自小就玩的好,我这也沾孙子的光了。”里长如此说着。
村民们笑,羡慕之外还是羡慕。
至于那个叫春生的,都知道是小河村里长的孙子,这个也理解。
里长看都乐着,接着说道:“对云娃家,咱也不能啥表示没有,每年交三十税一就行。”
村民们都喜的露出一口牙,那这岂不是每亩能少交二十斤粮食。
看向范云一家,满脸感激与谢意。
老陈氏忙说道:“都乡里乡亲的,不需这样。”
没异议后,商量怎么分,村民们七嘴八舌着说啥的都有。
有说就该姓吴和姓陈的分,其他人可不乐意了,眼看生气要动手。
里长喊:“当着孩子们面,丢人。”
众人撒手看向里长:“丢人就丢人,哪有嫌粮食多的,填饱肚子最重要。”
田地、粮食面前,亲人也不行。
范云看着,将这一幕记在心里。
里长脸色并没变化,“那就干脆抓阄吧,一户出一人,加到五十亩地,就不再抓。”
都点头同意,事情定下。
范云长了一课,明明那天里长就说用这法子的,可今天争吵过后才说出来。
转念一想,要是一开始说,肯定还会有反对的,但各方法提出后,都有人说不行,那靠运气的也成了最公平的。
名单定了后,走出祠堂。
下午,范云被爹娘陪着和里长就去衙门,看着艾主簿记载,出来后浑身轻松。
晚上范云梦里,一碗碗面条围着他转,躺粮食堆里扑腾着。
大人进来看盖没盖肚子的,“这娃,不知道做啥美梦。”
把手脚往里弄弄,笑着出屋。
六月割麦税收之时,这次范云看着自家的粮食一粒不少,还越多了的场景,触感深深。
这不就是努力的意义吗,绝佳的动力。
书中自有钱粮,和改变一切的机会。
*
花开花落,秋季突听夫子说,黄河又决堤泛滥了。
学堂上孩子们根本不在意,一是听的多了,二是没发生自己身边。
只有范云下课后就去办公屋,打听问。
省内黄河在,温热平原,土地肥沃,可是缺点就是黄河脾气不定。
速度传播慢,六七月份的消息,这九月了才从县城内听艾主簿所说。
明明每年都加固堤坝,可是在水患面前,好似无用。
对未知的县城,未知的百姓,报以同情。
不过再听到没多严重,感谢黄河今年脾气没那么大。
孟夫子:“艾主簿意思是,朝廷要赈灾,要处理水患,还要再修河道,怕是又得提高人头税。”
范云一惊:“可是去年提了啊。”
见孟夫子不言语,范云闭上了嘴,朝廷的命令已下,说这不合适。
没两天,艾主簿带着衙役来村里。
人头税从一百二提到现在的一百六一人,村民们知道是朝廷赈灾,越发庆幸范云考中了。
没有多省下来的粮食,得更发愁。
现在钱花了,但冬春省着不用买粮食,直接相当于没多花。
越到青黄不接之时,粮食飞涨,家里上百斤麦子放着,天然的安全感。
小河村范家亦是,一百六算着,得交一千多铜钱。
要往年夏粮得卖大半才交得起,那冬天怎么过。
直拍着胸口感谢各路神仙保佑,感谢云娃子考上了。
交完赋税之后,村民们的话语又围绕家里长短。
范云身处其中,回忆起小时候,再对比现在。
就是一年年过着,根本不会察觉到变化,但若是一算,负担是加重了的。
是呀,自己已长大,一代一代人更多,带来的必然结果。
这天放学,见奶奶一家子来。
被拉着仔细瞅,忽略掉那黢黑的手指甲,忽略掉发黑的衣着和鞋,高声喊着称呼。
老李氏连声答应,从身上掏出糖来。
要是小时候见到这不知道放多久的糖肯定不嫌弃,可现在下不去嘴。
面上很高兴,打开喂给三娃四娃吃,转头问奶奶家里啥样。
老李氏说很多,老陈氏过来:“云云,去写作业去吧。”
范云点头说好,走回自己屋。
才怪呢,他回自己屋放下书包,等院子里家人都进屋了,直接悄悄走到墙后面。
听着了解,原来是借钱来了。
老李氏说大狗这都十五岁了,家里积蓄就一两银子,根本不够盖房说媳妇的。
“亲家,云云现在还小,真羡慕你们还等几年愁这事。”老李氏说着,更是叹气。
下地时候农忙时候都高兴,人多快,办事了这花钱的地方真是多。
大狗被说的红脸,心里却期待着。
老陈氏宽慰:“亲家,一个个孩子慢慢解决是了,可别说愁字,到时候这么些好孩子孝顺你。”
老陈氏笑:“亲家,你说的我爱听。”
开口借钱一回,听到问要借多少,老李氏直接说十两银子。
范三郎本坐着,一下子站起:“娘,十两银子,这么多钱。”
老李氏:“三儿,大狗是你大侄子,盖间屋,还得找媒婆,下聘礼,真不多。”
范三郎一脸不敢信,十两银子不多。
他直接问,村里人都咋传的话,老李氏点头说着,吴家人都又好气又好笑,这吹的也信。
“娘,县令就给牛做了奖励,没有啥百两银子的事,您这怎能信啊,说啥都信。”范三郎哭笑不得。
老李氏一愣,她真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